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探究

周敏慧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在世界上愈来愈有话语权,人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从而使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愈来愈高,弘扬工匠精神、培育能工巧匠是高职院校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培养目标的契合性、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和导向功能的同构性是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依据。将工匠精神的目标追求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将工匠精神的道德要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将工匠精神的鲜明品格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

引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实践地和传承地。

1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素养,是工匠们严谨的作风、纯洁的品德、精益的技能及将每一个产品当作艺术品的职业精神。从宏观的层面来分析,这种职业精神涵盖了工匠“爱岗敬业、严谨认真”的态度,强调了工匠一丝不苟与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从中观的层面来分析,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与精神力量,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以及专注、热爱并持续耕耘的职业伦理,能够帮助人在工作过程中达到精神和审美的双重境界。而从微观的层面出发,工匠精神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精神,与从业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紧密相关,是从业者对职业岗位的精神关照及思想态度。

2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所拥有的价值

2.1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如果人们有良好的自主意识,就会快速、积极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实践中,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应当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思考、实践,但学生的反馈不够积极,部分学生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极少数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待强化。面对这种情况,工匠精神的融入能帮助教师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如工匠精神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展示工匠在达成目标后的内心独白,激发学生渴望成功的动力。对于成功的渴望可以激发学生自主产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2.2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首先,工匠精神能够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使大学生明确大国工匠的内涵及标准,以此要求及衡量自身,促进大学生在校学习及发展中不断的进取。其次,工匠精神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倡的反反复复打磨思想,通过工匠精神与专业素养培养的融合,为大学生开展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活动,既关注大学生理论教育,也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其中获取丰富及有针对性的专业内容。最后,工匠精神培养大学生职业精神,大学生通过了解工匠精神,通过工匠精神与专业素养的融合,可对自身专业发展及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信息掌握,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岗位发展与建设中,达到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实践中的价值。

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时代新人培养

3.1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坚定创新创业信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一,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案,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创新创业课程的比重,合理安排创新创业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同时,制定严格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考核标准,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其二,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全面,对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的技能进行全面培养,如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理论课与实践课要合理搭配,解决注重理论课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3.2注重思想引领,创造工匠文化

首先,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将职业、行业要素以及企业文化制度融入学校文化制度中,通过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工匠文化的氛围。其次,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工匠文化宣传教育,加大“匠心、匠德、匠才”的舆论宣传力度,宣传面要覆盖学校的各个层级,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微信、QQ、微博、钉钉等社交平台进行职业素养、人文精神宣传,使工匠精神的精髓深入每名师生心中,凸显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传承的社会价值,营造劳动者追求精益求精的风气。最后,高职院校要激发师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大力塑造工匠精神的内涵,可通过大国工匠的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3.3优化课程教育方法

工匠精神与专业素养内容的融合,应重视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增强教学的设计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工匠精神及专业素养实践的平台,使大学生从中获取这些内容,增强专业学习主动性,促进大学生对工匠精神与专业素养的内容掌握。例如:改变以往教学实践运用灌输教学的问题,多运用现代化技术、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为大学生呈现工匠精神的案例内容,引领大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案例,从中获取工匠精神的内容,提升大学生专业综合水平。同时,也重视延伸课程教育载体,使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实践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也延伸到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及网络教育等载体中。尤其网络教育,可拓宽专业教育的层面,使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获取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的内容的同时,也进行相对应的实践。

3.4将工匠精神的道德要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工匠精神倡导诚实守信,主张坚守道德底线,始终保持诚实和正直的态度,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工匠精神强调务实勤奋,要求人们乐于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切实努力实现工作的卓越;工匠精神鼓励团队合作,强调通过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整个团队的进步。将工匠精神的道德要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可以引导学生时刻以“匠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追求卓越、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自觉树立起以社会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念,带着使命与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劳动创造、建功立业;可以引导学生恪尽职守、诚信守约、秉公履职、无私奉献,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脚踏实地争创一流。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实践活动等,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实践工匠精神。第二,吸引和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教师,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第三,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同时,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结语

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素养,而这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所要求的。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中,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而形成更强的文化力量和奋斗力量,培育出一群有着充实精神和心灵的高质量工匠。

参考文献

[1]张文,谭璐.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新内涵、价值及培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上),2020(7):73-75.

[2]刘颖,郭雅洁.困境与突破:职业教育人才培育中工匠精神的反思与重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92-94.

[3]沈叶.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分析及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9(2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