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校园足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校园足球

丁传宏

阜阳市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摘 要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最有吸引力的体育运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足球的发展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近些年来国家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唯一进入世界杯决赛还是在2002年,这已经是17年前的事情了,而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已经是世界杯常客了,近几年泰国、越南等小国在亚洲杯及世界杯外围赛中的水平也不容小觑,我清晰的记得2013年6月15日,中国男足1比5输给泰国队的当时场景。当然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基础薄弱是原因之一。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普及不能只限于城市地区,农村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开展措施

引 言:现在农村学校由于场地、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限制,踢球的孩子逐渐减少了,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在农村学校大力推广足球运动,让农村的孩子喜欢上足球并踢上足球,为他们终身锻炼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本人作为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村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优势劣势

优势

1.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大力支持,学校的体育场地也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学校土地不像城市学校那样紧张、拥挤,所以农村学校的足球场地设施相对城市学校来说是占很大优势的,基本上都拥有一块足球场,场地建设也是不错的,场地比较宽裕。

2.农村孩子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远离城市,娱乐项目很少,相对单调的课余生活状态,足球运动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健康发展起来

3.农村补习班、兴趣班相对少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小,这样有更多时间参加足球运动。

劣势

1.上级经费投入少,设施条件差,设施不完善

2.专业足球教师严重不足。一般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多为篮球、武术、健美操等等,会足球很少,有的对足球一窍不通,连颠球都不会,足球训练及教学是专业知识性较强的,需要专业的足球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小受到正规的学习,少走弯路,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家长不支持学生踢球:一方面害怕耽误学生的文化成绩,家长认为读好书是唯一的途径,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家长愿意花钱给孩子报补习班,不情愿学习踢足球,认为踢足球是不务正业,有那些踢球时间,还不如去补习班补课,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家长认为足球活动伤害比较大、危险,学生容易受伤,因此不支持学生参加足球活动。

4.升学渠道不畅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些学生学习必经阶段,在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对接,造成了学生小学阶段踢得非常好,结果到了初中就不踢了,原因是学生进入的这所初中不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资源,而足球开展比较好的那所初中是其他区的,不接受非本学区内的学生,有足球特长、而非本学区内的的学生,想上想不了,只有到就近的学校上。

5.足球比赛太少。一年之中只有市、区教育局组织的两次比赛,队员得不到很好锻炼,他们的技战术也就没有很大的提高,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感觉。

二、合理并有效的开展校园足球的措施

1.健全校园足球各类各项制度,确保校园足球正常进行。

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保障校园足球正常开展,学校要从制度方面着手,健全相关的制度,比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和责任》、《校园足球活动安全防范制度》、《校园足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等 等,让农村学校的领导重视足球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及训练比赛经费、硬件设施等问题。

2.加强体育教师足球专业方面的培训,提高足球专业素质。

学校要做到“请进来,送出去”,“ 请进来”是邀请专业足球教练到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技术指导和强化训练小学生足球队;“送出去”尽可能的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足球培训,使其足球素养得到提高。2016年10月,我校邀请C级教练员姚舜祥到我校指导学生训练,学生受益匪浅,有很大的收获。2017年4月,我校安排了丁传宏老师参加了中国足协组织的D级教练员足球培训,并顺利取得D级教练员证。2018年7月参加了全国校园足球卓越教师青岛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

3.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沟通家长并得到其支持。

学校应通过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足球文化,如黑板报、手抄报、演讲、学校报刊、学校微信号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及其家长、学校教师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课余、节假日等时间积极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使学生在校园足球运动中学到足球知识、足球技术及体育相关技能等素质,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为了让老师和家长全力支持学校开展足球活动,学校通过每周一次例会和每两周一封家长信的形式,不断向老师和家长讲解开展足球活动的意义。让家长知道光学习好不行,还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说:“体育和竞技对训练孩子的一些重要素质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让老师和家长认识到开展足球活动不是教育以外的事,而是教育的核心,让学生在学踢足球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4.购买校园足球意外伤害险,打消家长的顾虑。

足球运动是高对抗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障足球队员的安全,打消家长的顾虑,也是为我们的足球教练员解决后顾之忧,为此必须给每一位校足球队的队员购买一份校园足球意外伤害险,使我们的校园足球能顺利的开展。

5.为保证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以后上学,“有球踢,有学上”。

建议当地的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给这些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形成层层对接,让教学资源优秀的、有足球特色的学校接纳这些学生,这样形成一个很好的衔接,才能保证学生踢球不间断,训练质量不下降。

6.联系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学校,进行交流比赛。

提前联系好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利用星期六、星期日,租大巴车带学生到他们学校踢比赛,也可以邀请他们来我校交流。这样大大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以赛促练,开拓学生的视野,技战术同时也会提高的。

7.每周一节足球课是保证。

我校已将每周一节足球课纳入到常规的体育课中,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认真落实,要求体育教师上好每节足球课。在进行有关足球内容的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术和体育修养。在足球技术、战术学习和足球比赛的过程中,一方面倡导和发扬团结拼搏、努力进取、相互协作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足球比赛的各种规则。

8.开展课外的足球训练与足球社团。

保证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校男、女足球队要进行一个半小时的专业训练,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有关足球的技术战术,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得以演练和提高。学校要组织开展校园足球社团活动,使更多的喜欢足球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大幅度提高足球的普及率。

9.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比赛及活动。

要做到足球教学和比赛相结合,以比赛为动力,调动学生练习足球的热情。如:学校可以设置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对抗赛、学校之间的邀请赛等。还可以设置足球个人技术如颠球、射门、足球游戏等一些专项的比赛等。定期举行校园足球节,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足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底子还很薄,基础还很差,在农村更是如此,今后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参照国内外校园足球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行校园足球在全国的普及,加强重视和投入,改革现行教育机制,重视农村校园足球建设,大力把青训扎扎实实的做好,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我国足球整体运动水平提高,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中国足球会有辉煌的那一天!

在此本人向那些至今仍热衷于最基层的足球青训教练,特别是农村学校足球教练表示致敬!

参考文献:

(1)罗远标、韩学民:《再论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严大方:《对小学足球教学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2(6).

(3)王小云:《农村初中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文理导航.2012,25(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