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信息化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陈俊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高级技工学校 云南文山 663099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在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教学属于中职院校的基础科目,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都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就业中,借助信息技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计算机教学中,做好教学改革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计算机教师,也应当从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等多角度入手,对教学改革的核心进行全面了解并将其与日常教学有效结合,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仍然会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信息化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展开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引言

我国中等职业(简称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教学目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职业技术人才为教学目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提升中职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但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当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学生计算机知识储备比较薄弱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从生源角度来讲,大部分是在中考中失利或者没有参与中考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计算机能力掌握上也有明显不足,多数学生只停留在玩游戏、浏览信息上,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缺少足够的了解,并且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教师来讲也有一定的教学挑战性。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时,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教师的教学方法在选取过程中也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问题,若难以符合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就会缺少主动性,可能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1.2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过慢

通过分析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尽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院校的教学理念也进行了改革,但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明显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步伐,从而无法让学生获得最新、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受到教材出版速度的影响,在经过编纂、审核、出版等一系列环节后,教材内容显然已经落后于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更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其二,中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院校都在学生入校之前便设定好了所要开设的课程,而在上学期间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因此在这期间,社会中出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都不能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从而造成学生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其三,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中,有个别教师由于综合专业能力欠缺,使其课程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

1.3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中职院校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意识到,中职院校的发展是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目标的根本要求。在人才培养方向的制订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应当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就业中也发挥学习的优势。但是,中职院校教学模式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一些教师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时,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无法应用到具体的课堂上,学生难以学习到深层次的知识,也因此会出现阻碍就业、阻碍自我发展的现象出现。

2信息化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

2.1教学内容的调整

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操作技能,来辅助在校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解决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信息素养。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学内容应与所学专业挂钩、应与学生的基础能力挂钩,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中职人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应遵循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授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首先考虑学校软硬件配备,硬件能力跟的上,软件及时更新,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相应水平的工具和教材,才能让学生在计算机实操中发挥潜力。其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科学地选取适当的教材。必要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教学内容应当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侧重点,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

2.2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可以让中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1)构建“互联网+慕课”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以慕课为主,并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利用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线上活动,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完成线上的学习任务,更好地结合自身特点自主完成计算机课程学习。(2)构建“互联网+微课”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微课可以对学生的认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实现碎片化的学习管理,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3)构建“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完全实现“先学”基础。另外,利用“互联网+翻转课堂”可以实现“空中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计算机在线课程。课后,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本次课进行评价和反馈,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高度关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高分低能的学生必然不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只有理论实践均得以提升的学生才能够获得企业的青睐。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将实践环节和生活互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意义。教师也要将培养高技术应用人才作为课堂教学标准,使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真正展示出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上机实验的形式,让学生用轻松愉悦的学习方法夯实基础,锻炼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必要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每个学生能力的提升。

2.4建设多元评价系统

科学有效地评价是对学生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感受认同感和成就感。通常情况下,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评价方法细分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首先,自我评价,是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深入判定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表现。这个过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内生动力,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其次,他人评价,是指除学习者以外的人进行评价,例如同学互评或教师评价。本文以教师评价为例,认为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评价艺术,以适度有效的表扬和委婉含蓄的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应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立体化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各项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保持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和教师都处在网络资源丰富的当下,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社会需要互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以及方法的传授,能够让学生调动各个感官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学生也会有效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个人发展和信息技术互相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邦委.“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0):140-142.

[2]林涵.刍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26):85-87.

[3]王宪艳.“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2,24(14):139-141.

[4]武月.中职课程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