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媒介素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智能时代中职学生媒介素养研究

周程辉

中国政法大学

一、引言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智能技术革命,技术应用于现实生活场景多样化,媒介素养反映人类治理人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识别和定位人与技术的关系,维护人类主体地位。中职生有强烈好奇心且价值观尚未形成,在学习和实践中对媒介带来信息资源利用,表现出信息空间延展与信息成长效用矛盾。研究中职生现状必然不能忽略学生的媒介素养,接触把控媒介讯息的能力,理性分析和批判负面信息的能力,发展自身的批判思维的能力。基于背景,思政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习得技能,成为学生外部适应社会环境的核心素养。

二、媒介素养提升必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最早是由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李维斯与丹尼斯·汤普森在1933年提出并倡导,初衷是保护公众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影响。经过多年努力,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对媒体素养进行了界定,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1]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突显媒介素养教育,打通政治思想教育的纸面文章走向实践运用,弥补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问题;在批判与鉴赏过程中减少负面文化对中职生的影响,发挥中职思政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审美熏陶、爱国情操等作用;培养学生对家国天下信息的敏锐感知力,提炼分析,助力成为有用的社会公民。

三、中职学生媒体素养方面的现有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 74.4%;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52亿,占网民整体的52.6%。网络购物用户规模8.41 亿,占比80.0%。学生沉迷手机、给主播刷礼物、游戏充值等现象引发社会对未成年的媒介素养的担忧,中职学生若未能形成与其匹配的媒介素养,使用网络媒介中易暴露出问题。

(一)网络接触偏向于娱乐

中职学生媒介接触频繁,娱乐化倾向严重,较少使用手机为解决学习问题,甚至利用知识共享时代的红利,习惯性复制别人的文章来完成作业,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聊天、游戏、追剧、短视频。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成就感较低,网络世界能提供现实世界体会不到的快感,网络游戏的段位和排名这些外显符号更能让中职学生获取自我认同和价值。随着新职教法颁布,学生可以通过升学进去高中或者职业本科再深造。中职禁止手机进入课堂、家校协同机制等方面目前各地教育局作了相关规定,学校的管理制度配套应运而生普职分流政策下,中职学生素质较之以往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初中时代叛逆期消逝,部分中职生渴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方向。

(二)网络使用道德意志偏薄弱

“如果父母没有相应的网络素养教育,他们就没有能力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应该是自己孩子的最佳保护者,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使用互联网络,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2]

中职生成长成才中关键因素是家庭教育。在数字化进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个数字鸿沟代际问题。在学校家庭背景调查中,父母缺位现象的家庭学生较多。成长时期中父母监管不到位或者是父母缺位,或者是父母自身媒介素养认知比较薄弱,早期没有正确的媒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亲子关系在使用媒介过程的矛盾冲突较大。中职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名目张在的说脏话,但是在网上轻易说出辱骂性质的言语,同学之间是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缺乏一定的道德约束力,在缺乏自律自制的前提下,较强的从众心理,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下,部分学生群体遭受严重网络校园霸凌给心灵带来一定重创。

四、中职思政课堂提升媒介素养可行途径

喻国明教授曾说:“公民的媒介素养是一种学习型的养成,虽然它本质上属于‘终身学习’的范畴,但是媒介素养的学校教育却是其中的最为重要的第一环节。”[3]目前学校课程体系未设立媒介素养专门课程,缺乏完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借力思政课堂,搭建以新闻事件背景的真实情境中,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样性经历学习过程,在主动学习中发现身边的信息,实现知识迁移。

(一)创建媒介素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课程内容“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比如抖音直播李佳琦、游戏直播张大大等,这些新职业诞生依托于新媒体生态圈的发展,自媒体互动中走近他们,思考新职业的职业内涵是否发生改变。在游戏和购物生活中,学生正确利用媒介表达见解,理性消费,成为真正意义上媒介主人。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创作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网络海报、网络短视频、网络音乐作品等,并将学生网络媒介创作成果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深化健全思政课程实践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堂教学与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追寻同辈榜样新闻背后故事,发现成长密码

建构课堂知识传授与融媒体平台互动的教育新机制,形成学生参与媒体专业知识信息研讨的良性互动理念。中职生虽然已经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但考虑问题的角度仍然较为单一片面,对于问题背后隐藏的根源本质挖掘较浅,在新职教法的影响下,在媒体上看到中职生成才的信息屡见不鲜,但总有学生认为那是别人的故事,缺乏对于新闻事件的多元评价与反思能力,很难从中获取力量。学生如何全面理性地看待事件和现象,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与训练。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发展职业生涯立足本人实际”,由于升学考试失败,学生对自身评价局限于过往,无法用新的眼光审视自身,用情绪裹挟失败。当客观冷静去看待新闻报道,情感与理性碰撞和纠缠后,学校公众号上同辈的学习经历,让你看到来时的自己,新闻里面的别人不是一下子成为人物,假以时日,学校公众号的新闻人物就是自己。任何方式的成才都在于自身愿意去尝试和改变,在新职教法政策驱动下,选拔考试内容因地制宜,符合目前学生的水平,文化课和技能课并重,发挥优势。

(三)掌握科学思维方式,习得新媒介技能

人工智能被用于制造、传播虚假、煽动性的内容,造假内容的表现形态越来越多样,包括文字造假、图片造假、声音造假、视频造假等等。在“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课程教学中用虚假广告减肥药案例导入,学生辨别真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药短期内药用效果明显,长期必给身体带来危害,只有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营养饮食和运动才是保持健康不二法门。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大多数情况下,以一般现象(真象)表现出来,但有时也以否定、歪曲的形式(假象)表现出来。把虚假广告现象作为认识现实入门的向导,对媒介传播出来的任何信息不能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上,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媒介传播信息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唯有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明确判断和衡量是非。课堂预期目标是能够对新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批判性吸收从而完善自我成长。

五、结语

智能时代到来,引导学生看到人工智能改变生活,在就医、交通、城市治理等生活场景中应用,以及在自身职业发展和工作中潜力,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在媒介社会中健康成长,在媒介环境下学会思考,在媒介化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笔者关注这一课题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01):116-118.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家庭教育》,2002 年第 11 期,第 17 页。

[3]喻国明《从青少年抓起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中国青年研究》,2003 年第 7 期,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