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视角的业财融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3
管理会计视角的业财融合分析

许丽

威海中免贸易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264200

摘 要

随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出台,在当前时代下管理会计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业财融合对财务和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让企业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财务部门的职能,主动摒弃以财务会计为主的管理模式,向经营型、价值型转型,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质量。本文通过管理会计视角对业财融合工作进行分析,找到业财融合落实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业财融合的方法,对企业管理会计开展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管理会计;业财融合;分析

-1-

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论文 第-1-页

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紧密配合,让财务和业务实现一体化管理,让财务参与到业务环节第一线,参与经营决策、管理控制、业绩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对资源的协同管理及对流程的优化控制目标[1]

管理会计视角下的业财融合作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重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首先,在目标层,通过业财融合让企业的财务关注企业业务的情况,让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目标实现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以此确保企业的工作流程能够得到优化改善。财务参与到业务事中控制,为业务流程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在执行层要求企业的财务和业务之间实现紧密协作,包括在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环节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并借助信息系统的方式让企业各环节工作能够进行全方位配合。

一、企业业财融合的瓶颈

第一,信息系统未实现融合。部分企业在执行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由于数据没有得到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导致企业的业财融合体系中要求无法得到严格执行,业财融合目标无法达成。

第二,人员管理非实现融合。企业执行业财融合,要让财务和业务人员的思维理念实现融合,特别是财务人员要重视业务的要求。但是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素养不足,财务无法为业务提供支持。

第三,采购环节未实现融合。很多企业在财务流程中,仅由采购部门人员确定供应商及明确采购时间,容易导致采购流程顾此失彼,没有站在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采购,产生库存积压等问题。

第四,销售环节未实现业财融合。部分企业在销售环节中,财务未全面配合其中,产生了企业的客户需求分析不及时、应收账款管理不当等一系列问题。

第五,业绩评价不关注业财融合。开展绩效管理要考虑业财融合的要求,但是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未实现业财融合工作流程的要求,无法站在财务角度考评业务流程。

第六,内部控制未实现业财融合。部分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环节中,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工作流程未实现一体化管理,业务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整改,不利于帮助企业优化管理的问题。

三、管理会计视角的业财融合建议

1、信息系统的融合

在业财融合的视角下,企业要加强财务与业务之间数据接口建设。在信息系统的融合方面,要让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有效衔接,并建立一体化管理措施,让企业工作层实现有效整合。例如企业可以通过ERP信息系统将企业的财务核算、往来管理等建立一体管理。通过建立财务与业务之间统一的信息交流以及沟通平台,让各项数据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衔接,帮助企业的财务及时了解企业业务特点。当销售下滑时,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分析销售下滑具体原因,帮助企业掌握是由于市场环境不佳还是由于销售人员管理不足的问题。通过信息系统让财务数据更加合理,让财务能够及时掌握业务流程的特点,并实现对业务环境的有效分析及控制,达到资源整合的目标。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系统能够将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以及有效衔接,帮助企业让内部不同环节信息实现高效的共享,最大限度利用企业各类资源达到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目的[1]

2、人员管理的融合

第一,强化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在管理会计视角下,财务要参与业务环节,就要了解业务工作的特点,能够站在业务的视角看待问题与思考问题,解决由于财务与业务立场不一致产生的矛盾。财务与业务要强化沟通,财务站在业务部门的角度分析管理流程的要求,形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机制。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要明确的自身定位,结合企业的发展制定决策,并通过加强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沟通,让财务理念传递给业务,让业务支持财务流程的工作。

第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首先,财务人员要能够参与业务工作环节第一线的控制流程中,结合企业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对问题的总结能力及分析能力,掌握企业工作流程的优化方法以及措施。其次,具备业务洞察能力。财务人员要能够结合各项业务情况和发展情况,分析企业工作的方向,结合流程的不足对业务数据进行分解与预测,并通过分析企业工作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工作提供支持。同时财务要分析业务流程的特点,结合业务环节的工作要求,为业务环节的开展提供建议[2]。再次,财务人员要了解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在会计指导下实现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要主动利用各项信息系统为业务提供支持,能够了解信息系统并使用信息系统,包括ERP等系统,能够借助信息系统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让财务与业务建立配合机制,对工作开展支持。通过让财务主动参与业务流程,达到控制风险的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3、采购环节的融合

在采购环节企业要适应采购要求,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执行采购,让财务参与采购流程监控及采购环节管理,以确保企业采购环节的工作能够得到规范控制,达到降低采购支出的目标。

第一,合理确定长期供应商。企业在纵向价值链的管理活动主要是将采购的产品送至客户,在这一过程中上下游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的采购下,企业选择供应商主要是由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由其确定供应商。但是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谈判,可能会忽视供应商的信用政策等方面情况。企业在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财务部门全方位分析采购活动的情况,参与到采购流程决策过程中,全方位关注采购价格、交易费用、仓储费用等方面的要素,追求实现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共赢,转变仅由采购部门开展采购的问题。企业的财务部门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对供应商进行分析,并对重要的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大规模批量采购的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二,建立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在传统采购模式下,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企业的销售需求进行预测基础上,与供应商开展交流并开展采购。这样的模式容易导致企业采购原材料过多,超过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要转变采购模式,让财务参与到采购流程中,让财务监控企业采购工作的开展。采用精益物流的采购模式,要转变采购仅是对存货补充的问题,结合企业的销售开展采购。

第三,合理利用商业信用。为确保企业的资金充裕,企业要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通过使用商业信用方式,与供应商有序开展合作,结合供应商授信情况合理选择支付给供应商款项的时间,能够有效控制由于对供应商管理不当导致款项支付周期不合理产生的风险。

4、销售环节的融合

企业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的流程中,通过关注客户的特点,与重要的客户形成战略联盟关系。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价格、服务、声誉等方面的内容,判断竞争对手与企业相比的优势和劣势,为销售管理提供方向,结合企业销售流程控制特点制定措施,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第一,建立对客户的零距离管理机制。传统管理模式下,企业在与客户进行合作过程中,主要是由企业销售部门开展管理。这样的方式拉远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企业要结合客户需求调配企业内部的资源,确保企业的财务参与到销售流程中分析客户需求,并结合客户需求合理确定采购的产品及企业未来资源配置方向,包括经营模式、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方向,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第二,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是由企业销售部门负责,部分企业的销售部门为了提高自身业绩而盲目赊销,盲目赊销产生的呆坏账会让企业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为确保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更加严谨,企业应该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由财务参与到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中,对客户的款项进行授信与催收管理。首先,分析客户的信用。企业在执行授信管理环节中,为确保对客户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由财务部门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形成合理的信用政策。其次,强化对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企业的财务部门要针对款项情况进行及时分析与跟踪,包括分析企业款项是否存在逾期的问题。通过及时分析客户情况,确保企业的款项能够及时收回,避免由于企业款项催收不及时产生的风险。在催促环节,企业的财务要通过电话催收、邮件催收、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催收。

5、绩效考核的融合

在传统的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要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形成考核指标,但是相关考核指标可能无法准确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确保绩效考核工作和企业管理流程合理,实现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规范控制,在执行业财融合下的绩效考核,企业要全方位考核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包括分析企业的财务工作开展情况、销售环节执行情况等方面要求,并将财务与业务之间配合力度纳入到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分析是否通过业财融合体系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以此作为考核重点。

6、内部控制的融合

第一,让财务与业务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措施。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与业务之间各环节工作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与一体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不仅要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业务指标的信息,满足企业信息使用的多样化需求,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企业工作流程的目标。企业在内部控制流程中,通过明确关键控制点,能够实现财务对业务流程的跟踪,并让财务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控制[3]。通过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控制,能够有效防控管理流程中风险,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有效监控以及规避风险的目标。在业财融合下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消除传统内部控制模式下忽视业务流程控制的风险,促使企业的管理流程更加严谨。例如在企业的销售环节,建立控制措施,当企业客户的应收账款到期时,由财务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要求业务部门催收。

第二,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企业要在业财融合下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哪些流程需要适应业财融合的体系实现转变。与此同时企业要优化业务流程各环节工作,结合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要求,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帮助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结语

在新时期,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财务与业务的数据实现一体化管理。企业的财务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转型和变革。业财融合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要素,通过业财融合能够让财务与业务紧密配合,才能达到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磊.业财融合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转型研究[J].中国产经,2020(12):145-146.

[2]李浩.企业财务管理中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2):16-18.

[3]袁芹.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转型策略探讨[J].中国产经,2021(5):118-1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