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3

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探究

韩志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星发电有限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正成为时代的主宰,成为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企业来说,信息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管理者们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通过战略调整,使得企业在这场变革中赢得主动。本文主要从信息化的含义、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影响的关系。

关键信息化企业发展战略信息技术数据价值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起初仅仅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收集,到现在可以基于互联网实现各类的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应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现代企业需要对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行提升,信息技术也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只有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才能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者,都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企业在这场变革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1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的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物流、财务、客服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使用、了解各类动态业务状况,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2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2.1企业信息化的真正目的

许多企业管理者都会认为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还不全面,因为信息化的投入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应该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能快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响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要看企业的价值定位是什么,以及企业的战略是否与信息化战略相匹配、相协调、相吻合。不同的企业战略定位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定位也是不同的。事实上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投入的成本往往会大于所获得的效益,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节省成本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上个世纪后期,在经历了数次金融危机、石油危机之后,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架构已经初具规模。2001年中国加入了关贸总协定,在迅速填补国际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挑战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在一些行业,也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分工和经济规律,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中国阴谋论”。对于一个与其他国家意识形态不同的经济体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清楚的知道该怎样面对迅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做出及时的响应。同样,作为中国现代化企业的领导者们,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怎样作为,才不会被变化的市场所淘汰。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制定出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或将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5年甚至10年。

2.2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因素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原有旧的经营方式、管理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的大变革。它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对固有的管理、思维模式的挑战和革命。要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企业内部从上到下思想高度统一,领导层高度重视,制定方针和政策;中层管理者深刻领会,融会贯通;基层工作人员克服困难,执行力坚决。只有这样,企业的信息化才能够成功实施。例如公司组织形式的重组、管理方式的变革、业务流程的再造、部门职能及利益的再分配等等,势必要与一些习惯势力产生摩擦,如果没有领导坚定的支持,并身体力行,这些变革是很难推动的。同时,信息化在初始化阶段,要把许多基础数据录入电脑,并要随时应对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量是巨大的,过程是枯燥的,成绩却不是怎么明显,人们持观望的态度用疑惑的眼光审视着每一个关系到自已的各个细节,这时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选择了信息化,就是选择了变革,各级企业管理者应做好充分准备:

(1)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是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变革,企业将难以持续发展;

(2)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工作,要深刻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根据所处行业发展的趋势,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

(3)信息化建设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除了投入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支持以外,企业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必须持续的关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关键环节和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计划修订工作,确保信息化建设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

(4)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工作,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发扬艰苦作风,不怕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同时,企业也应当在各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让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建设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相比之下,在诸多因素当中,最重要的还是企业领导者,也就是一把手的支持。企业领导者必须把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效益问题挂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认真思考信息化建设方针和政策,为大家指明方向,才能够让下面的员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从而以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

2.3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信息化建设的指导

企业该如何制定信息化的战略呢?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想清楚信息化建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已经阐述,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对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企业战略理解的过程。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最高级的组织战略体现的是企业的整体战略,是企业未来几年发展方向的规划和目标。接下来企业需要对主要的业务流程进行分解,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在进行业务分解的过程中,会整理出一个个支撑这些业务的具体目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应用蓝图”。最后,为了实现这个应用蓝图,由IT技术人员进行架构分析和设计,最终制定出企业的IT战略。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不是技术人员心血来潮,凭空想象出来的,而必须根据具体详实的企业发展需求而制定的。企业的信息化目标,最终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3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3.1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基本的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将企业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例如企业的行政审批、资源分配、信息共享等事务,依靠信息化建设,将这些环节自动化、无纸化,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第二,IT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和社会其他方面提供了信息化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使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工具获取广泛的数据资源,从而改造自己的设计、生产、营销、客户管理,以及内部的财务核算与结算,人事培训,信息分析、备份和储存等等,使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水平得到了提高。以国内著名通讯企业华为公司为例,华为集团建立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信息网络远程处理系统,将其销售到全球的通讯产品运行中的故障情况及时传入深圳总部的信息中心,进行实时远程处理,为其产品的售后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例子说明,不仅传统产业需要信息化,即使像华为这样的一流IT企业,也需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武装自己,使自己保持强中之强的地位。

3.2数据--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俗说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科学地发展企业是摆在每一个领导者面前的课题。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真实、及时、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左右领导者的思维判断,从而影响最终的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依靠的就是数据资源。谁拥有及时、准确的数据,谁就能更清醒的看清市场形式,更准确的把握行业的未来走向,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与战争年代打情报战相类似,现代的商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是数据资源的争夺同样激烈。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始数据,另一类是加工过的数据,也称为“数据挖掘”。原始数据的获得比较容易,只要拥有一套基本的信息系统,将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处理,就可以提炼出企业想要的数据资源。原始数据大多来自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将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形成有价值的数据资源,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使用。对于“数据挖掘”,则是在诸多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基于科学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某种结论。“数据挖掘”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例如对于某项商品的市场销售预测分析,原始数据只能提供销售状况,而“数据挖掘”则能够提供给决策者,未来几年是应该继续投入,还是应该转型研发新产品,如果是研发新产品,应用方向在哪里。当然,能够支持“数据挖掘”的信息系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规模上,都需更高的层次。总之,如今的数据资源已经不仅仅是个统计报表,它会对企业的经营甚至发展战略的制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和信息系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数据是信息系统加工的对象,是信息系统的灵魂。如果没有信息系统,数据将体现不出自身的价值,有可能一直被埋没着;如果没有数据,信息系统则好比没有汽车的高速路一样毫无意义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数据资源所表现出的价值,也体现了信息系统建设的价值。

3.3信息化使得企业更好的融入国际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社会融入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国内市场已经不再是企业固守的唯一收入来源。那么,如何在保持国内行业市场传统优势的前提下,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成了企业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潜力,保证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内部管理而言,伴随着企业国际化开拓之路而来的,必将是企业目标市场范围扩大对经营方式和工作效率提高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软实力。信息化就是提高企业软实力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结语:

信息化不只是在企业内建设一个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在电脑上查查资料、看看文件等,这些只能说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不是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本质。要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看待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最大的发挥作用,才会对企业更有价值。此外,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次性投资,也不是IT技术人员独立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企业上下,特别是领导者的充分重视,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成功实施。总之,信息化虽然并不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效益。但信息化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能小觑。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还是要做大做强走出去的国际型企业,信息化都将对企业的管理和结构产生重大的变革。只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规范的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应该会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陈春亮,曹燕杰.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15):21-22.

[2]黄恺.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1(2):43-46.

[3]胡泊.炼化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1):161-162.

[4]马列.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9):167-168.

[5]杨同仕.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与发展思路探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3,36(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