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卷烟无证经营的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浅析如何加强卷烟无证经营的治理

刘艺

三门峡市陕州区烟草专卖局   472100

摘  要:随着各地零售点合理布局的制定,无证经营势必出现反弹现象,本文从无证经营的危害、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旨在通过强化宣传、严控货源、加强监管以及挂钩诚信管理,加强卷烟无证经营治理。

关键词:卷烟市场;无证经营;加强治理

随着《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各地重新制定了新的零售点合理布局以适应市场现状,特别是对幼儿园、中小学周围零售点合理布局进行了重新限定,势必导致无证经营现象“死灰复燃”,影响国家及消费者利益。因此,烟草专卖行政机关需加强对卷烟无证经营的治理,强化对卷烟市场的管控力。

1无证经营的危害

    卷烟无证经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降低烟草专卖公信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几个方面。首先,烟草专卖许可证是实施烟草专卖管理的基本保障,烟草专卖行政许可制度是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性组成部分,行政许可制度的设定目的就是准允一部分符合法定要求的个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将不符合经营条件者排除在外。无证经营卷烟人员在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下,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引起其他从业者盲目效仿,冲击烟草专卖制度,降低社会公信力。其次,无证经营卷烟者进货渠道复杂,极易成为违法行为的发生地,成为销售假、非、私卷烟的主要链条之一,消费者易从无证户处购买违规卷烟,但消费者在卷烟鉴别的专业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次,无证经营商户从非正常渠道进购卷烟,在销售中出现低于市场价销售现象,影响持证户价格执行,造成持证户盈利水平降低,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2无证经营形成原因分析

2.1合理布局限制性

为提高卷烟市场的管控能力和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含金量”,各地在零售点合理布局中,对距离、商圈及合理容积等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限定,零售许可证办理更符合当前市场现状,呈现出更加合理的趋势,一些经营者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无法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受利益驱动,造成无证经营现象的产生。

2.2无证经营隐蔽性

无证经营户多分布在建筑工地、学校周边以及酒店、宾馆、网吧等娱乐服务类场所,经营时间不确定,经营场所较偏僻,部分经营场所与生活区设立在一起。随着专卖执法力度的加大,无证经营者销售行为由明摆转变为暗卖,且多销售给熟客,仅依靠日常市场检查难以发现,无证经营者心存侥幸,隐蔽经营。

2.3经济利益驱动性

随着行业内部的规范经营、行业外部的依法打击,并全力推行“明码标价”,卷烟零售户进货渠道得到有效规范,卷烟销售量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卷烟零售利润日渐提高。在从事卷烟经营方面,不需要技术支撑,对其他商品还起到带动消费的作用,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存在“门槛低,盈利快,风险小”的特点,在强大的利益驱动面前,无证经营户铤而走险,逃避法律监管。

2.4联合惩戒作用小

无证经营户一般卷烟库存较少,经营数额小,在执法中查处无证经营案件后,由市监部门或市监部门根据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责令停止经营烟草制品零售业务,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同时根据“两高”司法解释,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可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的行政执法中,无证经营的数额一般较小,无法构成刑事犯罪,且在行政处罚后,退还无证经营者的先行登记保存卷烟,对无证经营者来说,违法成本较低,起不到震慑效果。

2.5监督机制不完善

对无证经营的监管,烟草专卖行政部门无法行使处罚权,主要由工商行政部门进行监管和查处。而在日常工作中,无证户监管依靠烟草与工商部门联合行动,联合执法具有临时性、突击性的特点,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在监管中易出现死角,导致监管成效不明显。

3对无证经营治理的思考

3.1加强法律宣传,营造守法经营良好氛围

     一是线下利用日常市场监管,向管理相对人、消费者及社会公众讲解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并借“3·15、6·29、12·4”等宣传日活动,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真假烟鉴别、违规经营卷烟法律后果及投诉举报渠道等,让普法宣传进社区、进街道、进乡村,切实发挥宣传效用最大化。

二是线上利用微信、抖音、美篇等自媒体,在线上制作微视频、规范经营小课堂,利用以案说法、一图知法律、直播等互动形式,拓宽宣传受众面,使普法活动更接地气,提高法制宣传活动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发挥群众对无证经营、违法经营卷烟的监督作用。

三是充分结合诚信互助小组,发挥自我管理作用,利用商户诚信互助小组会议契机,向商户宣传合理布局新政策,引导商户守法经营,避免发生取缔及取消经营资格现象,由持证户转化为无证户现象。同时,积极发展商户线人,讲明举报奖励政策,利用商户对市场环境熟悉的特点,积极举报无证经营现象,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3.2严控货源来向,斩断无证经营进货渠道

一是加大对持证户向无证户供货的打击力度。一些持证户为周转资金、降低库存,低于指导价向无证户提供货源。因此在对无证户进行查处时,必须追溯卷烟来源,对指向辖区持证户的严肃处理,采取行政处罚、限制货源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并将其纳为重点监管对象,提高其守法经营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无证户卷烟购进。

二是加大对假非私卷烟流入的监控。加强与交通、邮政等职能部门的协作,从道路运输、物流寄递等环节加大监控力度,切断运输链条,防止制假转移,形成假非私卷烟“进不来,造不成,出不去”的格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协作的屏障作用,切断无证户货源通道。

三是加大制假转移的监管。联合地方政府、电力等部门,加大废弃厂房、窑洞,山区林场、果园等制假转移风险区域以及三相电使用情况的排查,深入分析制假转移渗透风险隐患区域和涉烟违法犯罪高发区域,紧盯有“前科”、有关联的重点人员,严防制假活动落地,对辖区内卷烟市场形成冲击。

3.3强化后续监管,提高无证经营查处力度

一是建立无证户信息档案。根据专管员对辖区无证户的了解,按照经营模式、办证意愿、违规次数以及是否符合办证条件等分类建立无证户信息档案,对无证户进行客观分类,并实时更新,全面掌握无证户经营动态,为无证户差异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夯实无证经营治理基础。

二是差异化管理无证经营户。根据无证户信息档案,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监管措施,对符合办证的无证户实行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原则,及时、依法为其办理许可证;对不符合办证条件且态度良好的无证户,坚持“教育+引导”的方式,做好说服教育,引导其自动退出;对屡教不改、顽固不化的无证户,集中检查、集中治理、集中取缔,建议工商部门采取最高标准进行处罚,迫使其无法无证经营卷烟。

三是持续巩固联合协作机制。在协作基础上,持续强化联合协作,秉持“信息互通、线索移送、联合办案、共同打击”的原则,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相互通报,建立信息工作交流平台,实施沟通协调、信息互访、案件移送等制度,共同分析市场情况,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交流案件办理经验,为规范卷烟市场经营秩序提供强大合力。

3.4挂钩诚信管理,增加无证经营违规成本

一是内部数据衔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无证经营案件重视系统录入,保证案件信息录入准确、及时,以便在后续无证户进行行政许可申请时,有据可查,有案可依。对屡次无证经营行为严格依法依规办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增加烟草专卖行政许可“含金量”。

二是外部信息共享,形成协作监管合力。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机制,共享信息、共用结果,将无证经营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在相关信用网站予以公示,让其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参考因素,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充分利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联动机制,提高对无证经营的震慑力度。

三是完善数据支撑,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信用共享平台,将无证经营信息及时上传、实时更新,借用数据库信息支撑,将无证经营纳入烟草和市监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提高历史无证经营户的监管频次,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开,增加无证经营的违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