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成效、结论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3

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的成效、结论与展望

张伟利

浙江省象山县社区学院

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以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涂茨镇旭拱岙村为实践样本,以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建设需求为导向,以“一路”“一堂”“一校”为载体,探索社区学院助力营造“文化源在乡村”的“文化+”新场景的方法路径。

一、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重塑了乡村特色文化,提升了乡村“软实力”

宁波开放大学象山学院主动对接未来乡村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把专业成果写在“定点帮扶”路上,开展校村共建、助力文化振兴,将文化建设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旭拱岙未来乡村建设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在共同参与乡村的设计和建设下,旭拱岙村持续开展地方文化研究、乡土作品创作和廉政、非遗文化等多元主题展览,谋划乡村音乐节、非遗文化节、田园丰收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建设集文化宣讲、艺术培训、社会实践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青少年美育场所。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方面,荷花池、水上舞台、渔村大道、亲子乐园等项目相继建成,与原先的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休闲公园等连成一片,实现乡村旅游消费的提质扩容。旭拱岙村的嬗变让一位来自沈阳的游客赞叹不已:没想到象山的乡村这么美,这么有文化,居住生活的地方就是景区,这里的村民好幸福。

象山学院组织师生多次入户进行走访,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邀请村老支书、老党员、老渔民等代表召开乡村文化建设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对未来乡村文化场景建设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深入的挖掘,归纳整理出村史风情、道人山传说、家族文化、渔村风情等特色资料,并于文化长廊处展出,又多次邀请县渔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指导,最终决定在文化礼堂辟出一方空间设立耕海牧渔馆,全面系统地将村落历史变革、村容巨变以及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展示出来,打造一个展示村情村史、传播文明村风的新平台。

(二)丰富了农村文化供给,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象山学院帮扶团队积极对接镇、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开展“文化惠民·满意在民”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整合软件、硬件资源,旭拱岙村文化服务内容不断完善,实现“日日有服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创新”。村文化礼堂逐步成为乡村文化聚合地、乡村艺术集散地和乡村文旅创新地。

文艺团队搭起来,群众文化也热起来了。在象山学院特色文化队伍的引领下,旭拱岙村自发成立了规模超百人的文工团,包括舞蹈队、腰鼓队、合唱团、越剧团等,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80多场次。村庄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村民当主角参与并享受文化体育活动带来的“精神盛宴”,在文化礼堂、小广场等场所,“草根演员”随处可见,越剧、京剧,你方唱罢我登台……村民谢亚娣说,过去村民一聚在一起就赌博,外面打工赚钱都不去;现在没人赌博了,很多人参与到唱歌跳舞中来,借阅图书的人数明显增多,村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走进旭拱岙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马路、整齐的房屋、开满鲜花的庭院,村民悠然自得地漫步在村头公园;崭新的儿童乐园、文化长廊,无不显示出村庄的“殷实”。党支部书记葛聪敏介绍,这些都是近几年来取得的成就。“现在村民对村里工作很支持。我们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庭院、文化礼堂,村民都自觉配合。”据“学习型家庭”评委会反映,如今旭拱岙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已经基本形成,村庄“文明指数’和村民‘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三)“小乡村”办起“大学院”,促进了乡村人才振兴

象山学院借助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优势,依托旭拱岙乡村治理学院,采取线上与线下、集中面授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菜单式”“模块化”选课,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确保培训的高质量完成,积极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发挥主力军作用。

按照“校区在乡野、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吃住在农家”的办学思路,象山学院在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项目的基础上,面向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产、学、研”系列教学,打造了“3×3”(三堂专题课,三堂现场教学,三堂体验教学)教学内容,形成以旭拱嬗变为引、乡村振兴为魂、社会治理为延伸,佐以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学院与县委党校、泊戈洋现代农业示范园、农科院所等形成“教学微盟”,为“三农”干部、乡土人才、职业农民提供党性教育、电商管理、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

学院把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将课堂搬到田间、搬进产业,将旭拱岙及周边村“网红打卡地”融入课程安排,重点打造了水蜜桃基地、彩色稻田、“二十四节气”点心工坊,吸引大批学员、游客前来体验,带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旭拱岙村发展壮大、做优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当地群众依靠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产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四)营造了“双友好文化场景,推动了“一老一少深度融合

针对农村老年人普惠教育,象山学院联合镇卫生院在旭拱岙村每月开设一场针对性的健康讲座,常态化提供体医融合健康训练课程,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居民主动参加,去年以来共开展运动干预11场,受益中老年村民230人次。

象山学院还引进丹东街道社区老年大学“夕阳红越剧社”、塔山志愿者协会等社会资源,为村民特别是老年人、未成年人定期开展“舞动夕阳”“关爱幼童·共谱成长”“走进田园·收获快乐”等一系列活动。“夕阳红”托起“少年梦”。村里的幼儿户外拓展基地自营业以来,累计吸引本村及周边村300余名儿童和亲子家庭来体验。通过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群,同时聘请老党员、老农民等讲课,不仅宣传了当地文化、增添探索自然教育等教育多元化形态,同时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孩子们的人文历史的熏陶。

二、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深挖特色文化内涵,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传承乡土人文精神,延续优秀农耕文化,让农民群众身有所憩,心有所寄,梦有所圆,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富,是为乡村注入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建设未来乡村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共富;强化数字赋能,体现文化浸润;呈现未来元素,实现文化价值。具体来说,就是打造好未来乡村“育人育才”应用场景、未来乡村“品质生活”应用场景和未来乡村“全龄友好”应用场景。

1.构建未来乡村“育人育才”应用场景,培养数字乡村“引领者”

以未来乡村、数字乡村建设需求为导向,基于“学历+技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互联网+党建+思政”育人新模式,依托乡镇成人学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育教学场景,搭建农民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立交桥”,实现农民“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愿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开展精准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优化农民培训数字化学习资源,加强再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重大政策开展宣讲活动,既帮助学员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又将新思想和党的声音传进乡村、企业与田间地头。

2.构建未来乡村“品质生活”应用场景,塑造数字乡村“新风尚”

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教育的作用,融合传统文化、技能培训等方面内容,持续推进品质生活进农村文化礼堂行动,以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精神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礼堂“用”的热度和“育”的深度,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协同建设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通过“建体系、建平台、建队伍”“送课程、送课本、送课堂”,培育各类学习共同体,打造农村居民“15分钟学习圈”,促进“社区教育和文化礼堂共同体”建设工作。围绕未来乡村建设制定农民学习清单和主题活动,通过“助经营、助教育、助学习”,不断拓展工作维度和深度。

搭建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多功能开发的融媒体平台,用融合创新的传播手段和互联网话语方式,让基层村社文化礼堂的创新学习“飞入寻常百姓家园”。

3.构建未来乡村“全龄友好”应用场景,消除数字乡村“代际鸿沟”

聚焦“一老一小”,着力打造乡村“一老一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全龄幸福学堂,构建“全龄友好”新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学、幼有所教。

构建服务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公益平台,大力促进农村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进文化礼堂,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科普知识、环境保护、传统文化、手工创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农村青少年校外生活,提高青少年综合素养,推动实现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让更多有学习能力和意愿的农村老年人获得相应的学习机会。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老年学习和文化活动场景,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的前沿阵地。针对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建设一批有关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的课程视频资源,资源适老化、系列化和特色化,提升智能技术应用培训的准确度,让老年人喜闻乐见。

围绕农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智能技术所遇到的高频事项和应用场景,聚焦实际问题和突出困难,广泛开展惠及老年人的智能技术应用培训,促进老年人更新观念,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教育支持服务,共享智慧社会带来的便利性、快捷性和智能性,将“智慧助老”学习场景打造成为数字社会标志性成果。

(二)今后的展望

1.创新乡村社区教育赋能乡村建设的行动模式

在人口集聚度较高的未来乡村,设置从青少年课后服务到老年教育学习的全龄段“未来学堂”,培育终身学习基地,与乡村建设整体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投用。统筹辖区内的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公益性社会设施、文化设施、公共用房、乡村庭院等空间资源,形成社区学习服务圈,让乡村社区居民从小爱乡、亲乡,打造普适和规范、共性和个性、城市和社区辩证统一的学习品牌。

2

.完善社区教育参与乡村文化场域重构的长效机制

社区教育既是教育活动,也是文化活动。要通过乡村社区学院等平台,广泛搜集、整理地域文化资源,如古建筑、古物件、古文献书籍,或是访问乡贤耆老,记录乡村历史记忆。在此基础上面向不同人群开发诸如地域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手工艺、歌舞戏剧等课程,唤起村民的文化记忆,从而使原本逐渐消解的乡村文化场域重新得以激活。同时,实现乡村文化场景的学、研、创、产一体化,培育具有乡土味、传统味、纯朴味、田园味、友好味、未来味的新型乡村文化。

3.探索未来乡村社区教育链与文化产业链的融合路径

探索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新机制,加大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一村一品”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振兴赋能,鼓励村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技术结合并加以创新,探索传统文化产业化的路子。一方面,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尚,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同步发展,以经济效益提高村民参与文化振兴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文化发展的可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