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合作学习新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小学语文探究性合作学习新探

邱文菊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关营中心校068352

摘要:探究性合作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不错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除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文化知识外,还要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合作学习模式为媒介开展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合作学习;新探

引言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语文课堂中得到高效应用,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成效。合作学习的应用旨在引导学生在多元合作、综合学习、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从多样化的角度思考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探究性合作学习方式,能丰富学生的合作学习内容,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充分开发自身的天赋和特长,实现充分的发展。

1小学语文实施探究性合作学习的意义

1.1调动学习热情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前者倡导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当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探究性学习的落实往往是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实现的,学生不用再被迫听讲,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积极参与,从不同的渠道中获取知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只增不减,能动性也被充分调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2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竞争与合作,因此合作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意义重大,小组内部有合作,小组之间有竞争,学生们共同合作学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合作学习过程中,注重协调师生关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互动交流学习,使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合作与竞争共存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2小学语文课程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活动较为模式化。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在更加灵活自由的空间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探讨与互动交流,从而提高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速度,提升课堂自主认知的质量。然而,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合作教学的意义。所开展的互动学习活动也比较形式化和模式化,甚至忽略了合作过程中的灵活性与互动性,从而影响了小学生交流探知的效果。另外,有的教师也没能从班级学生的视角出发进行合作认知活动的规划与设计,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学目标对各组学生提出互动探知问题,让他们用交流讨论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此种方式不仅会让小学生产生从众心理,难以让他们探索出语文知识的深层内涵,还会阻碍其学科多维思维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3小学语文探究性合作学习策略

3.1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

虽然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但在新课改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适时转变传统理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和学生学习的特征创新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常规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合作学习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春夜喜雨》一课教学时,本课文本具有突出的诗歌特征,诗歌相对来说比较受小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以反复诵读和相互讨论的方式理解诗歌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中的短视频,播放相应的配乐,为学生创设“夜雨”的情境,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沉浸到情境中,深刻感受诗歌中表达的淡雅情绪,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组内诗歌诵读,通过大声朗诵进一步放大诗歌表达的情感,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逐渐形成语文学习兴趣。

3.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课堂提问一直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对课堂教学往往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在提问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并将学生引向解决问题的捷径,是教师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教学策略,通过情境将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形象地呈现,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求知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知识发散,设置丰富又有趣的情境。情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主线的情境工具,旨在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定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教学目标优化问题设计,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布置探究任务,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产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始终以此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具体应用。

3.3注重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在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后,教师要科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转述”时,首先,笔者设计了合作游戏,每组六个人,前一个人通过动作、表情、肢体语言将内容依次转述给另一个人,要求最后一个人猜想转述的内容,看看哪个小组的转述更加准确。其次,限定了转述的语言、方法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擅长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转述的训练体系,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4建立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关键手段。建立评价机制是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开展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机制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以及个体成分的成果。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景阳冈》一课过程中,教师给小组布置情景剧表演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进行角色分配、道具与舞台背景的布置、练习与彩排,最终在教师与其他各组同学面前演绎“武松打虎”的精彩故事。教师通过教学观察,对各个小组的整体以及小组成员个人的表现、其合作学习的态度、对小组的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经过多次课堂教学展示和个体分析,识别出各个小组成员不同的短板与长处,以此评价成果,提高其他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个体的长足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应专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采用探究性合作教学模式来挖掘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体验中去探索、去实践,促进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2):160—162.

[2]吴郑亚.基于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21):73—76.

[3]赵欣欣.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126—1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