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研究

吉祥

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镇中心小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6150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数学课堂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无论是教学效率还是教学质量都有提升和突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缺乏创新性,“教师讲、学生听”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所以,探究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非常有必要,这也是本文撰写的出发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一、引言

随着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各个行业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并不是由个人决定,更多的是团队合作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应运而生,人们很少选择自己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更多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以达到共贏的效果。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正逐步在教育界盛行,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广泛应用。正因为社会需要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才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全面的课程改革,并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合作精神。

二、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性

(一)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新课改的持续推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被公认有效的主流学习方式,它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单向讲解变为双向合作,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新课标中也清楚地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学习主动权,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普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处理和应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顺畅,课堂上的教学也会更加有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会大大的提高,课后的学业负担相应减轻,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综合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二)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需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和问题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团队为基本单元,成员通过相互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既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同时,建立有效的学习小组,则是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和先决条件。要想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学习团队,首先教师要熟悉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个性差异,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达到平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成自己数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产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

(一)科学安排合作小组成员,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组员是数学小组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所以,教师应当对创新性的方式进行运用,使得数学小组组员得到科学分配,对数学学习小组分配的科学性予以保障。首先,应当匹配适当的小组人数,可以从全班学生的总人数出发,对人数进行平均划分,不能出现过多和过少的情况,研究者进行的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过,最适合小学生的小组组成规模是4到5人之间,如果拥有太多的人数,会使得课堂氛围出现混乱的情况,学生会利用小组合作时间相互之间聊天,如果拥有太少的人数,会使得组员相互间面临着太少的交流,没有办法有效达到充分讨论的目标,与此同时,如果设置了太多的小组数量的话,教师管理起来也不太容易。所以,教师应当科学分配小组数量和小组组内的成员数目,从而使得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能够获得最佳体现。其次,设置的小组中的成员应当有参差不齐的水平,每个小组成员水平在相互弥补下得到均衡体现。由于每个学生拥有差异化的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可以让表现优异的学生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带动,继而全方位提升所有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如,在对“四则运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全方位运用,使得有着优秀成绩的学生能够对成绩相对不高的学生产生带动作用,并且引导他们公平竞争,从而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上去,推动大家更愿意探索数学知识。

(二)组内合理分工合作,促进小组合作的科学性

在对数学小组数量和其中的人员数目进行了明确之后,教师还需要从组内人员具体情况出发,合理安排相应的任务。任何好的团队都需要相应的分工合作设计,每一个小组内都需要选择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这个组长应当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优秀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其他成员也要设置相应的任务安排,要从他们的具体长处和不足出发,安排与之对应的职位,这能够使得学生相互学习,继而使得学生的共同进步目标得到落实。比如,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人轮流担任副组长的职务,如果其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可以进行一周的组长试用实践,这样可以促使组内其他成员在学习数学中更加有积极性。在每个小组中,学生有负责记录的,也有负责收数学作业的,还有负责整理发言的,只有设置明确的任务分工,才能够使得小组成员相互间的合作共赢目标得到促进。

(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构建高效数学学习课堂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织安排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定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方向,使得学生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进一步明确,让他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是为了让他们一块玩耍,而是为了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上去。基于此,教师需要提前规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从而最大化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于知识点的归纳和知识网的构建,因此,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自由进行探讨,对所学习过的知识的重点进行分析,如果学生有着比较差的理解能力,小组成员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其提供帮助,推动小组内所有成员对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最大程度接纳。比如,在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这两个形体的面积和周长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等进行分析,在此之后,教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出发,重点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之前所学习过的知识点,即长方形和正方形,推动学生将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构建起来。这样不单单可以使得他们能够进一步记忆数学知识点,也能够在知识的连贯性影响下更愿意学习数学,继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君.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3(04):236-238.

[2]郭晓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理科爱好者,2023(04):146-148.

[3]刘舒.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31):99-102.

[4]丁元凯.问题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优化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36-38.

作者简介:吉祥(1984.10.11),男,彝族,四川昭觉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