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刘萍 黄水清

湖南省会同县第二中学  418300 

摘要: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方法,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和互动。因此,要调动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注重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个性化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并提供及时反馈和鼓励,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学生积极性

引言

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语文课堂时,应该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意义

积极参与的学生更容易专注于学习语文内容,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会更强,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的学习成绩。积极参与的学生更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会主动去探索、思考和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持续地保持学习的动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参与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更多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积极参与,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和故事引入

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入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音频等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创设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环境中。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是虚构的故事情节,通过情境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和故事引入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通过情境和故事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提问和讨论

在语文课堂上提出具有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以及互相交流和借鉴,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讨论中,教师可以担任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激发讨论、总结归纳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尽管这些教育经验听起来很简单,但有些语文教师却视而不见,忽略了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这一点。例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时,由于作者的情感表达非常到位,教师采取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教师不讲而是让同学们做一个小书评家,发挥学生的评论能力,对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进行评论。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口舌之争,就能理解其中的佳句和作者传达的感情,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尝试,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协助、交流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分享知识、互相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以《春》这篇文章为例,文章一开始就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当教师询问学生这句话在文章中的意义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意见并不一致。教师并没有固守学生的思维模式,而是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句话为整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通过重复的句子来表达作者“盼春”的迫切情感。相反,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带着疑惑继续讨论,这有助于从一开始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文的最后三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三个比喻句:“春天是新的,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这自然地说明了第一句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也感受到了结尾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而且明确了散文的主题,加强了中心思想,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文知识,对未来的作文也会有很大帮助。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努尔扎提·乌拉尔别克.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研究[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3.

[2]王茹.发现学习法在中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与研究[J].汉字文化,2021(S1):96-98.

[3]王洁欢,刘莎.5分钟小挑战游戏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实践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