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语境下俄语课堂教学生态模式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信息化语境下俄语课堂教学生态模式构建分析

刘 鑫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样就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也逐渐地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课堂信息化语境下,外语学习使得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还需要教师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对教学理念进行充实和完善,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与课堂教学工作加以良好的整合,从生态学的角度入手来针对信息化的语境下的大学俄语课堂生态模式进行创建,从而确保培养出更多的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语境;教育生态;俄语课堂;生态模式构建

0 引言

结合当前教育生态学相关原理,针对信息化语境下的俄语课堂教学体系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生态教学体系。结合俄语课堂教学生态论证理念,总结出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俄语课堂学习生态环境的创建所具有的现实作用。针对生态学视角下的俄语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学体系的创建要素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俄语教学环境加以完善和创新,逐步地充实俄语信息化语境下课堂教学内容,为俄语教学工作的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1 信息化语境下俄语课堂教学模式解析

1.1 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学上所谓的“限制因子”其实质就是学生学习限度因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以及所涉及到的学生学习态度等这类生态因子都可能转变为限制因子[1]。在实践工作的开展中,应当积极地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对各类生态因素转变为限制因子加以控制,切实地促使教师扭转之前老旧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课堂学习环境。

1.2 适度原理应用

适度原理其实质就是指教育生态的各个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某个极端上,对于周围生态环境都会形成专门的适应范围的上下限,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主体在可控的范围内得到良好的发展,判断教育生态彼此是不是适合,这就需奥教育生态学遵从最适度的原则。诸如:在俄语课堂教与学的生态环境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内容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超出了生态因素自己的适合范围的上下限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还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

1.3 协同进化原理

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之中,物理环境和规范环境中所涉及到的各类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往往都会对生态课堂教学的平衡状态造成诸多的影响,并且也与大学俄语课程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就实际情况来说,生态因子往往都会存在于多个不同的层次结构或者是某个层次结构的多个方面,诸如:所有的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不同,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良好的调动,切实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良好的保障[2]。可以组织师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逐步的充实,特别是俄语听说同步能够为师生的互动提供良好的机会。信息化语境中,大学俄语课堂环境十分的复杂,创建良好的俄语语言学习环境还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学校也可以配备使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教师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辅助,促进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2 信息化语境下俄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俄语生态学教学平台

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完成俄语课程设计工作,首先需要将俄语教学所涉及到的多个教学但愿当作几个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生态联系所存在的认知。因为俄语知识的教学中所牵涉到的各个教学环节都涉及到与外界联系的完整的自然过程,为了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生态化的教学活动之中,还需要教师对俄语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尽可能地将俄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诸如:语言课本系统学习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俄语学习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较高与俄语学生基础能力较差矛盾等。俄语学习中所涉及到的众多知识点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就会导致俄语学生学习会遇到诸多的问题,学生对学习丧失良好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在当前我国发展形势中,俄语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语境中话语行为的研究还需要重视基本原则的运用。

2.2 生态化教学个性特征

站在理论的角度来对课堂教学的完整型、协同性、真实性进行综合分析,创设出适合的俄语课堂教学环境,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来创建俄语教学生态系统,并且教师需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联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当前非生态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规避不良因素对于教学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辅助。

2.3 俄语课堂生态化教学构建尝试

就俄语课堂教学体系的创建来说,以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的俄语人才为目标,生态学逐步地成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

[3]。所以,在进行教学体系的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良好的俄语应用人才培养生态教学体系能够发挥出促进俄语战略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的作用。俄语生态学原理并不是简单的生态学教学,而是结合各方面设计情况来对俄语学习对象进行规划设计所产生的结果能够满足生态学原理的课程需要。结合生态教学体系情况以及群落生态学、自然过程以及机理和区域生态网络的发展内容,对于信息语境下俄语教学的生态化发展进行预判,从而形成完整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生态教学系统。

2.4 强化生态规划设计和应用

2.4.1 生态系统及群落生态学教学

俄语教学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其是将人文生态系统当作基本对象的专业课程,人文整体系统是由多个不一样的性质的生态系统组合而成的,不管是自认生态还是人文生态都属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生态系统,所以俄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往往就对俄语学生实施综合教育,课堂是推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还需要教师合理的进行教学规划。

2.4.2 自然过程及机理教学

俄语其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部分,在教师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涉及到与外界存在关联的自然过程体系[4]。切实地实施课堂信息化、网络化的创建,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生态化教学的训练活动之中,充分地对俄语知识加以感受。

结语

在俄语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创建开放完整的教学内容、多元化共进的教学过程、信息化灵活的教学方式、生态化俄语课堂的营造呈现,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公共俄语教学的实施策略,是培养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促进学生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才能不断满足现代信息化教育与生态俄语教学的需求。大学俄语信息化语境下生态课堂的重构,就是让生态系统内的各生态因子如教师、学生和俄语学习环境和谐融合,协同推进。另外,完善俄语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俄语课程教学生态化和多元化,指导信息化语境下俄语课堂教学生态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俄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大学外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卓蕾.基础俄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4):111-113.

[2]闫秋菊,李成.俄语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与效果分析[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10):134-140.

[3]伊力米热·伊力亚斯.高校俄语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181-182.

[4]杜传静.浅谈俄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12,(2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