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实效——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实效——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陈航

福建省长乐第六中学

摘要:在地理学习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评价课堂顺利的参考指标。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媒介,也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将整个课堂连接起来。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一些是比较抽象、难以掌握的知识,它既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领悟能力,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过程,如果使用得好,能够让老师们在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思考,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因此,研究课堂上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有效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新课改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对话,其中,提问是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上,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发展上,把重点放在了综合素养的提升上,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所以,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地进行问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启发原则是教师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活动,在“悱愤”产生时指出思路,突破了困难。孔子、苏格拉底这些古老的圣人都曾经极力提倡这样的教学方式。教材中不存在提问,学生只能利用自己原来的地理知识图式去构建新的知识,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是文字与图形的结合,因此,我们可以把文字解说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从而刺激学生的思考。

2.顺序性原则

顺序性是指问题在设计时应表现出难易的分层和前后的梯度性等特点。由于学生的地理基本知识与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因此组内的问题求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地理老师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难题。问题的设计要反映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地理老师要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攀登高峰,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始终能够集中精力,循序渐进地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说,在地理老师的提问中,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兴趣是最伟大的教师,当一个人的兴趣形成时,就会积极地去探索,去学习,他的学习领域也会扩大到他的宿舍和家里。趣味性原则,需要让地理老师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消除单调的感觉,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在提问的时间、问题的表达、评价的补充上,都要表现出一种艺术的感觉,让他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愉快的体验。地理学是一门文科与理科相融的课程,它既有自然地理偏向地理、又有文化倾向于文化的特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时机

一开始,学生对地理这门课没有多大的热情。为此,教师应深入发掘材料,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时候,能快速回答问题,证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高一地理上册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简单,很多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时间长了,他们会感到所学的内容很枯燥。因此,我在中学的地理课堂上,寻找一些与本学科密切相关且能引起他们兴趣的问题。比如,在《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之“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舰队向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发起攻击,火炮甚至没有命中目标,而这时,舰长的一名朋友正好路过,给他们作了一次演说。如此一系列的问题,势必会激发学生对文中的学习热情,急于在课文中找到解答,那么,如何结合教材,抓住“问”的契机,让课堂上的语文课变得有意义。恰当地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提问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有效性[1]

2.提问要有梯度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很难的问题,让全班同学感到困惑,这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消极的感觉:这个课程太难了,我怕我做不好。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提出一些有趣而又容易理解的问题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与好奇。看书就像爬山,脚下是平坦的地面,越是向上,越是陡峭,越是能让人接受。在一节课上,地理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攻克难点。例如,在讲到冬季和夏季印度洋洋流的时候,你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印度洋北部海域,夏季和冬季的大风分别来自哪里?能说出夏季有西南风,冬季有西北风。老师继续提问:从察北印度洋上观测到洋流和风场之间的关系,并从地球表层洋流的分布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把一道难题分成两道,从简单到复杂,一层一层地进行,便于学生思考[2]

3.问题要体现趣味性,富有生活化

 只要培养起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发的行动。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一石一物,一城等等,都可以用地理学的知识去解释。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也提到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在提出问题时,地理教师要尽量贴近生活,让他们感到地理是一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学科,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兴趣。例如,我们说某一座城市对某一区域有怎样的作用,教师可以针对该区域的特殊情况提问:假如你打算在本市建立一座废物处理场,那么你打算将它建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比较了解,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且能够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优势,运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来解决问题。我们期望高中地理老师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使其持续提升地理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乐于学,愿意学,以此来推动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董盛尧.运用有效提问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 000(002):P.35-36.

[2] 李维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有效性探析[J].文学少年, 2021, 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