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德——小学劳动观念养成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以劳育德——小学劳动观念养成策略

吴永明

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劳动是道德之源”。当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指引下,劳动教育的德育价值功能愈发凸显。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强调要求劳动教育“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仅是德育的重要条件,也是贯彻落实德育的重要方式。

一、劳动教育现状:认知与实践的割裂

1、劳动认知偏差:不爱劳动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普遍家庭、老师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较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家长、老师往往会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存在一定的轻视。学校也往往将体力劳动和劳动相关的教育划等号,劳动习惯的养成也就等同于一般的排桌子、打扫卫生等。在这种错误的劳动价值环境下成长,不知不觉中也会形成错误的劳动认知轻视劳动,认为体力劳动低人一等。错误的劳动认知严重降低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能。

2、劳动能力缺失:不会劳动

在传统观念与教育习惯的影响下家长也普遍缺乏引导小学生参加劳动锻炼的意识不少家长往往直接代替学生完成。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这样的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小时候不能动手用脚,大的时候当然一切事要别人做”[[2]]缺少了亲自参与靠劳动活动的环境,学生自然也不会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不会珍惜劳动来之不易的成果。缺少劳动锻炼不仅不利于劳动技能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二、劳动观念养成:认知与实践的统一

我们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达到劳动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达到培养有用的人的目标。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结合具体教育事例来阐述:

1、结合实际,改变劳动认知

劳动教育首先需要有正确的劳动认知,改变认知不能用“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式教育改变学生的劳动认知,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教育素材。

学生往往将体力劳动与劳动混为一谈,把“脏”、“流汗”等与劳动联想到一起。因此,我从疫情时的实际出发,选取了抗疫前线的志愿者为范例,上了一节微队课《战“疫”中的一抹“红”》,给队员们讲述抗疫期间各行各业志愿者的故事,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志愿者故事志愿者的工作无所不包工作的内容看似小但意义非凡

之后对队课进行提炼,,这些劳动全部都是需要牺牲的,需要付出艰辛汗水的劳动,其中既有体力劳动,大量繁杂的脑力劳动。但为了抗疫的劳动是无私的光荣的,有价值的。取材于实际生活的素材,为学生逐渐改变劳动认知打下基础。

自此,班级开始对“一人一岗”制度进行班级化改进,模仿志愿者设立了许多“志愿岗”,从图书收发、食堂点心的拿取发放,班级讲台的整理,电教设备的开关等等,全都在班级征集“志愿服务员”。

个别岗位和工作以往也都有设立,但对不少同学来说只是一种“负担”。现在,学生在认知上发生了改变,也进一步细化了劳动的内容。学生明白,可以通过自己有意义的劳动,让整个班级获得方便与幸福,劳动是一种光荣的行为

正确的认知是劳动习惯养成的基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认同劳动活动背后折射出来的精神意义。当学生逐渐改变了认知,理解了劳动活动和劳动精神,劳动也就变成了一种内化自觉的行为。

2、丰富内容,唤醒劳动热情

教育工作者应当将学生从“打扫”、“课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行劳动教育。

我校有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特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包馄饨之类的活动,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劳动内容因转变了劳动地点和时间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唤起了劳动热情。

在活动中,我会先根据劳动技能进行分组,还可以邀请家长志愿者来参加活动。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既能够增加亲子关系,又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劳动。孩子在活动中习得相互帮助,增进彼此的友谊这种劳动教育中,学生能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提升他们对劳动的兴趣,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

此外,利用家长资源,也是发挥劳动教育德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如一位家长想将自己的爱好插花介绍给班级学生,但担心插花是只有女生才感兴趣的内容,我则打消其疑虑,邀请其来讲授《插花的艺术》。事实证明,当“课堂”的内容和教授者发生改变时,一样会产生“陌生化”效果,唤起学生的劳动热情,“课堂”效果远远超出了家长的预期。

当学生的劳动场所发生改变,劳动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劳动教育的效果也发生了转变。

3、巧用“竞赛”,激发劳动意识

教育工作者还应及时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以“心”来反哺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知行统一

学校的各种劳动评比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经常会出现清扫过的地面没多久就又脏又乱的现象。通过讨论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同学卫生习惯不佳,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大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较少,容易产生不是我的职责,就不需要保持良好习惯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我教育学生,班级的卫生不是靠值日生、专人专岗来负责的,作为班级的一员,首先必须要处理好自己的卫生。因此我改变了大扫除的流程,在大扫除之前,在奔赴各自的“岗位”前,都先将自己的桌子、椅子彻底打扫,谁做的又好又快才能继续,学生会自觉地激发出劳动意识与热情。提出要求先处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处理好了,其他专岗和值日生打扫的时候,就会方便又快捷,这样就在班级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氛围

大扫除并非每天都有我趁热打铁,在班级开展了“一站到底”的活动,不定期、不定次数检查,如晨会、放学时,随机让学生“起立”,保持“静止”,桌肚里不整洁的、地面有纸屑的就要“坐下”,看谁能“一站到底”,一直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学生会有各种小奖品。

将竞赛和游戏元素融入到劳动教育中,激发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也有效改变了学校劳动实际中个人与集体的割裂现象。

当下,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将德育本身的育人目标与劳动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要素有机结合,使德育在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取向,充分实现“以劳育德”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0.3.27(1).

[2]陶行知. 陶行知文集(上)[M]. 2008.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9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