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多管齐下方可破局——参加娄底市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深层次研修班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作文教学现状堪忧,多管齐下方可破局——参加娄底市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深层次研修班有感

刘湘泽

湖南省娄底市涟钢中学(娄底市第五中学)   417009

2023年5月6日至7日以及7月6日至7日,全市高中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齐聚美丽的湘中名校娄底一中,参加由娄底市教科所组织的普通高中青年教师学科技能与素养深层次研修培训。市教科所共邀请了陈立军、李芳、李远莉、马继德等四位省内专家型教师,进行了共计六场精彩的专题讲座。整个培训活动部署周密、环节紧凑、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特别是陈立军、李远莉、马继德三位老师的作文专题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启发我重新审视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现状如何?不可否认,作文教学困扰着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考语文分数占比达百分之四十的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理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在学生心中引起重视。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语文老师们近乎“祥林嫂”般地反复强调作文的重要性,“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做摘抄、记素材、随性布置写作任务;另一方面学生漫无目的地完成任务式的摘抄,机械式的记背作文素材,应付式地完成作文。如此教与学,写作状况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大大小小的各类考试中,阅卷老师常态化地给“保险分”的做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导向:怎么练都只有四十二分,何况费时费力,还不如把时间用到见效更快的学科上。长此以往,当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写”进入倦怠期后,作文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学生的写作也会变成低水平的重复。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的作文教学也是乏善可陈。抱怨的多,付出的少。抱怨学生审题不清、立意不准、思路混乱、表达凌乱,却绝口不停自己在写作教学上的敷衍态度。反躬自省,在写作教学上简直可以用“胡乱作为,不得要领”来形容。虽然每周坚持自由练笔,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自我表达,有批改、有反馈、有激励,但仅此而已,面向高考的议论文写作,涉及甚少。偶尔的专门作文课,也是完成任务式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定目标,不成系统,不得要领。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虽有话可写,但思维含量低,应试写作能力差,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徘徊,直至老师和学生的耐心消磨殆尽。

作文教学果真不可为吗?非也!“怎么教”是策略问题,“教什么”则指向内容。陈立军老师的《高考作文序列化训练重点及实施策略》,李远莉老师的《如何进行作文的序列训练》,马继德老师的《高考作文进阶的关键六招及备考策略》给出了答案。三位老师深耕教学一线,经验丰富,提炼出一套从素材积累到审题、立意、构思,直至写作成文的完整的序列化训练策略,如陈立军老师将写作序列中的各环节以“任务清单”的形式予以细化和量化,以考定教,抽象的专业术语经由她总结提炼后,顿感明确具体;李远莉老师的“八字归纳开头法”“追问法”“巧借谐音,组建分论点法”,数“法”并用,“法法”相扣,令人耳目一新;马继德老师的“关键六招”,“招招”实用,接地气、可借鉴、能推广。三位老师的讲座也有共性之处,均无一例外地提到影响高考语文成绩的关键因素是作文,提醒老师和学生都要擦亮眼睛向前看,切莫让月考作文分数蒙蔽双眼;无一例外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可分解细化的过程,方法很重要,信心是保障,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操经验;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全面把握学情的重要性,应区别对待班级学生的作文,切勿一把标尺量到底。三位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讲座给了我极大的触动,也更加坚定了我的认识:作文教学大有可为。

作文教学应该如何推进呢?结合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立足现实,掌握学情

所谓学情,是学生作文写作的素材储备、写作技巧、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情况。立足现实,摸清基础;基于学情,制定策略。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对作文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差别性训练,对个性化问题提供针对性指导,避免一刀切。

二、讲究章法,有序推进

叶圣陶有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得法”,即符合课程目标,基于学情的教学方法,这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并非杂乱无序,而是有章可循。往大处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高中三年写作须达成的总目标,再到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往小处看,就写作一篇完整的作文而言,可分解成审题、立意、构思、写作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做到以任务驱动学习,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三、研究范文,交流互鉴

一方面研究高考优秀作文,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提炼其中的优秀之处,选择性地融入到写作当中,先借鉴模仿,再吸收创新;另一方面研究联考和习作中的优秀作文,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学生习作的评点方式可以多样化,将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在师生交流、学生自查、生生交流的过程中深化交流互鉴,内化写作知识。

四、坚定信心,不言放弃

这既是对学生的寄望,更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对于日常作文点评,尽量做到以正面鼓励为主,多寻优点;对于不足之处,多提办法少批评。只有教师信心满满,学生才可能不轻言放弃。

三位老师的作文教学讲座以及教科所专家的点评让我坚信作文教学其实大有可为,与其“乱作为”或者“不作为”,不如务实有效地开展常态化的写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畏难情绪,按照写作序列化训练规律,定计划、强耐心、重实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