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3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余 润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 400067)

内容提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之间通过竞争获得经济资源以拉动本地区内经济增长和完成地方官员的政治晋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良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恶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具体影响效果取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强度。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 地方政府竞争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标志着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均达到新高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路径,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遵循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规律的内在要求,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经济增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在“经济锦标赛”和“政治竞争锦标赛”的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之间通过竞争极大的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但过度的政府竞争行为也导致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略经济增长的质量,使得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限以及不同竞争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学术界对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讨论。张华(2014)以地方政府竞争为切入点,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发现在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下,环境规制会促进本地区及相邻地区的碳排放,引发环境规制竞争的“逐底效应”和“绿色悖论”现象[1]。刘建民等(2015)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有明显的“竞次”效应,且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增加,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恶化[2]。何爱平与安梦天(2019)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出发,发现地方政府竞争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原因是地方政府间的经济赶超、官员的晋升激励,导致地方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更快地发展经济[3]杨海生等(2008)同样从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的角度出发,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在环境政策中存在相互攀比式的竞争行为,其目的是争夺资源而不是解决环境问题,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4]。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从而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谢国根等(2021)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会抑制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5]。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不一定为抑制作用。周业安(2003)指出经济领域的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当地方政府选择保护型或掠夺型策略时,会增加地方间贸易的交易成本,从而损害经济增长[6]。随后,周业安等(2004)通过研究不同的地方政府竞争策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在资本、区际贸易环境和制度环境三方面的竞争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7]吴振球和王建军(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8]。储德银等(2020)将地方政府竞争作为税收努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变量,发现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加剧,税收努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会逐渐降低[9]。陈国福和唐炎钊(2022)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同样得出地方政府竞争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并且可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10]。还有些学者则指出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非负即正的线性作用,孙杰刚和杨军(2023)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地方政府横向竞争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即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的增加,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再促进的关系[11]

可以发现,上述文献在研究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一是认为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会抑制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二是认为地方政府通过选择合理的竞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三是认为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在于指标选取、实证模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度量方法存在差异。上述文献大多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的数量和方式的影响,或者只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某一方面,譬如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而缺乏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立足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测度我国3

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2013-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非线性关系。

二、理论分析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效果取决于竞争的激烈程度。当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较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处于良性竞争状态,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积极的促进的作用,表现在投资吸引、创新驱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首先,良性的地方政府竞争能够促进投资吸引。地方政府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减免税收、提供政府补贴等方式来吸引外地和国内投资,推动本地区产业的发展。竞争环境下,地方政府需要更加努力地提供投资的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以争取更多的投资。这种竞争激励地方政府加大投资引进力度,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地方政府竞争能够推动创新发展。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推动本辖区内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能够促进辖区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能够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第三,良性的地方政府竞争能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竞争环境下,地方政府需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吸引人才、留住企业和提高生活质量。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水平等措施满足市民和企业的需求,通过竞争,地方政府能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虽然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竞争程度逐渐激烈,竞争方式恶化,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忽略经济增长的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一,恶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取更多的投资和产业项目,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大量的投资和财政支持,导致资源的过度投入和浪费。在竞争过程中,地方政府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等方式来吸引投资,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这种盲目的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恶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竞争环境下,一方面,一些经济相对强大的地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吸引投资和资源,进一步加强其经济实力。而另一方面,一些经济相对弱势的地区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政府则可能陷入竞争的劣势地位,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和发展机会。从而形成强者愈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局面会导致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削弱整个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第三,恶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可能导致政策乱象。在竞争的压力下,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投资和发展项目可能会出现政策的频繁变动和不稳定性,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政策适应成本,也阻碍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政策的不连贯性和改变频率可能会削弱企业的信心和投资意愿,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阻碍。最后,恶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当地方政府不具备竞争优势时,会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通过支持投资少、回报高但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来实现经济在短期内的快速增长,从而出现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经济泡沫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过于激烈的竞争使得地方政府难以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最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抑制作用。

三、政策启示

第一,推动地方政府形成良性竞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鼓励地方政府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高地方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第二,改革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将经济发展的质量作为重点考核目标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其他考核指标相结合,如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能力、环境保护等。第三,完善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使财政分权更加合理,有效避免地方政府因为财政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张华.“绿色悖论”之谜:地方政府竞争视角的解读[J].财经研究,2014,40(12):114-127.

[2]刘建民,陈霞,吴金光.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272个城市数据的异质性与动态效应分析[J].财政研究,2015(09):36-43.

[3]何爱平,安梦天.地方政府竞争、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03):21-30.

[4]杨海生,陈少凌,周永章.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政策——来自中国省份数据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06):15-30.

[5]谢国根,张凌,赵春艳.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1,37(05):124-128.

[6]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01):97-103.

[7]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01):56-65+206.

[8]吴振球,王建军.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998—2010——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家,2013(01):38-47.

[9]储德银,费冒盛,黄暄.地方政府竞争、税收努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政研究,2020(08):55-69.

[10]陈国福,唐炎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双循环驱动因素和政府竞争的影响机制[J].经济问题探索,2022(01):1-14.

[11]孙杰刚,杨军.地方政府竞争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问题,2023(11):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