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浅议新时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

白莹

陕西省商南县初级中学  7263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由于初中生心理问题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现下教育对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并且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心理健康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心理方面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会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析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困难期”、“危机期”、“反抗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致使他们感受到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在情感情绪、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厌学、失足等。班主任作为中学思想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厌学是目前普通中学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他们普遍比较聪明、有特长,但很多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因基础差学不进,没有耐心和恒心,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2、行为方面。竭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当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时往往选择其他方式获得心理的满足,如上课捣蛋、行为自由散漫,自控能力差,做事不顾后果,有强烈的反叛意愿,与长辈的期望及要求唱反调,与学校的纪律规定对着干,意志调节能力差,明知道某种行为不好,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去做好。

3、早恋方面。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深刻认识的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到来,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与倾慕,加之电影、网络、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描写的刺激日益增多,更容易引发他们对异性交往的向往甚至性冲动,因此易陷入早恋、困惑、苦恼甚至失足。

4、挫折适应问题方面。忍耐力较差,缺乏吃苦精神;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弱,决心大、行动小;做事只顾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遇到问题后先让父母去解决,推脱责任,常有意把挫折夸大,或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优化学习策略、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理想信念、度过青春期,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心理问题是一个很潜在的问题,并不能直观地观察出来,甚至很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但学生个人认为自身并不存在心理问题。一些学校虽然在心理咨询室设施、场地、人员方面都已经全面落实,但是,有关心理问题普及不够,没有引起学校教师及学生的重视,或者在宣传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颇,致使学生认为进入心理咨询室很不光彩,导致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学校领导方面要高度重视,真正落实心理咨询室建设相关方案,转变心理咨询建设的观念,制定细致的规划与计划,从制度、课程、心理咨询室三个方面着手。要加大心理咨询室建设资金的投入,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学心理咨询室,配置完善的设施。

.

(二)、压力应对教育

初中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压力应对教育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学会识别压力源,并教授他们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同时,教会学生健康生活。健康生活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生活教育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教育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青春期心理教育

青春期是初中生面临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青春期心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种问题,如性发育、情感困扰等。教育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召开青春教育主题班会,教会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加强性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丑的、善的,什么是美的、高尚的,正确处理好与异性朋友的关系。

(四)、家校合作共同解决

教育就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教育工程才能更加完善和美好。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教育是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班主任应该注重于学生家长的沟通,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据此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与支持,只有家校共同合作,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内心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内心阴暗或者存在不足的一面。为此,学校与教师方面,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家长在生活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在发现学生心理可能存在问题时,要及时与学校联系,促使学生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教育与引导,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通过实施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