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谈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双减”政策下谈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李洵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初级中学 邮编:63674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初中体育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双减”政策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一体化教学的创新模式,旨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文章将关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如何在“双减”政策的框架下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体育,一体化教学,学、练、赛、评

引言

“双减”政策对初中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其中初中体育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学,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适应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将以“学、练、赛、评”为核心,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实现初中体育一体化教学,以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体育的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初中体育调整

  1. “双减”政策的出台及其背景分析

“双减”政策是指减负和减少学科作业的教育政策,旨在缓解学生过重的学业压力。这一政策的背景源于对当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过度竞争的关注。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日益增加,教育部门意识到过度注重应试教育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双减”政策出台,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

  1. 初中体育课程调整与“双减”政策的关联

初中体育课程调整是“双减”政策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减少学科作业和考试,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时间。在调整中,体育课程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领导力等综合素质。通过与“双减”政策的关联,初中体育的调整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促使他们在学业和身体健康之间取得平衡。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理念与意义

  1. 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理念

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理念强调将学习、训练、比赛和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体育教学体系。这种理念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还注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领导力、沟通能力等素质。

  1. 一体化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通过将学科学习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学生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升学科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一体化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为练习和比赛通常需要团队合作。此外,通过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使其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一)学科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合

  1.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初中体育教学需要将学科知识与体育技能进行融合,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首先,教师需要整合课程内容,将体育技能的学习与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融入数学知识来讲解篮球得分的计算,物理知识来解释篮球抛投的原理等。通过这样的整合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体育技能,并且在体育实践中也能学到相关的学科知识。

  1. 学科知识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学科知识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是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的核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与体育技能结合起来,在实际体育运动中进行应用和实践。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理知识分析比赛场地的地形和气候对比赛的影响,体验整体策略的制定和运动技能的应用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能够提高体育技能和比赛素养。

(二)赛事组织与学科评估的结合

1.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需要更注重赛事组织与管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赛事计划,包括各类体育赛事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这有助于提高赛事的组织效率,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其次,管理方面需要强调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各类体育赛事。通过建立良好的赛事管理体系,监督裁判的公正执法和保障参赛选手的权益,可以有效提升赛事的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

此外,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子计时、计分系统等,提高赛事的科技含量,同时也能够更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表现。通过对赛事的全面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精神。

2.学科评估在赛事中的运用

将学科评估与体育赛事结合起来,有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首先,可以通过赛事的组织和实施,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这种综合性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助于为个性化的学科指导提供依据。

此外,学科评估也可以在赛事后进行,通过对学生在赛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估其团队协作、领导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养。这样的评估不仅有助于体现学生在体育赛事中的优势和不足,还能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建议。

(三)练习与个性化评价的结合

1.制定个性化练习计划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体育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兴趣培养。制定个性化练习计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

个性化练习计划的制定步骤:a.调查学生兴趣和特长:在开学初,进行学生兴趣和特长的调查,了解每位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喜好和擅长项目。b.设定个性化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与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体育发展目标,包括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改善等方面。c.制定针对性练习计划: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目标,设计具体的练习计划,包括每周的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方法等,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针对性地提高。

个性化练习计划的实施:e.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发展需求,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环境中获得进步。f.引入游戏化元素:制定练习计划时,可以引入游戏化元素,通过比赛、挑战等方式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合作精神。g.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2.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体系

个性化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全面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反馈。

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建立:a.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定期测试、项目作业、实际比赛成绩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b.兴趣与兴奋点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特定体育项目中的表现,发现其兴趣点和兴奋点,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c.学科交叉评价: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科交叉评价,促使学生在体育中发展多元素素养。

个性化评价体系的实施:d.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引入互评机制,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评价促进彼此学习和成长。e.定期反馈与沟通:在个性化评价过程中,定期向学生及家长提供详细的反馈,包括进步方面和改进建议,促进家校合作。f.荣誉与奖励体系:设立荣誉与奖励体系,鼓励学生在个性化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激发积极性。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创新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以适应“双减”政策的要求,促进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贺越先,孔庆涛,王建,郭修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体系构建[J].体育学刊,2022,29(02):93-99.

[2]丁驰中.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89-90.

[3]闫杰.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供给侧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