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4
/ 2

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张丽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摘要:体育课在当代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探究理念;初中生物;实验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正面临着从传统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重要时期。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1. 探究性理念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原则

1.1自主性

初中生物实验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要想真正把握仍然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内化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并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或是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等,以借助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1.2合作性

初中生物实验中常有一些实验内容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合作探究,所以,在探究实验中教师将一些难度较大,个人无法完整的生物探究实验各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解决问题的原则,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探究中,同学互相学习了实验技能,使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1. 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2.1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探究生物实验

问题是引领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而在生物探究实验中,教师同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以借助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问题的创设并非盲目的,而是应当紧扣实验的主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究性的实验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概念和原理

以“观察植物细胞”探究实验教学为例,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到课堂上“学生,我们都知道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你们知道植物细胞长什么样吗?它们有哪些结构和功能呢?”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并要求学生观察所看到的细胞结构、形态。在学生实验观察中,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你看到的细胞壁有什么特点?”“细胞核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等,以将学生带到深层次实验之中,展开探究,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2.2鼓励动手操作,展开探究生物实验

实验操作是理论知识的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生物思维的有效路径。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探究实验中加入一些实操类型实验,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验证知识,感知生物现象,深化学生知识理解,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以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保证生物实验效果。

以“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为例,在基本的实验原理、过程等信息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种子、土壤、水等实验材料。在实验操作之前教师需要讲解实验的目的、步骤,之后,要求学生展开实验操作,而学生需要通过播种、浇水,并设置不同的实验对照组(光照、温度)等,之后,学生需要每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并绘制出种子生长曲线图。在经过种子萌发的周期之后,每个小组需要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讨论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的差异、原因。如此一来,学生在操作中逐步验证所学知识,对于其中的认知冲突点,也可以通过再次操作以及他人的指导下加以调整,进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探究精神。

2.3整合日常生活,展开探究生物实验

初中阶段生物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在生物探究实验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内容引入其中,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使抽象的生物概念直观化。

例如:在讲解“发酵工艺”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实验——自制酸奶,在课前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都喝过纯奶、酸奶,那么纯牛奶是怎么变成酸奶的呢?”,以引起学生思考,将学生带到探究实验操作之中在掌握基础酸奶的制作原理、工艺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牛奶加热至适宜温度,加入泡打剂,搅拌均匀后分装到一个小杯子中,最后放入保温盒中发酵即可。几天后,学生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酸奶带来了,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奶香。学生在亲身体验发酵工艺魅力的同时,还通过品尝、对比不同群体制作的酸奶,对影响发酵的因素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1.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探究理念融入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够确保生物教学目标的顺利实验,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在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生物兴趣,并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以实现对生物知识的自我建构,以最终促使生物教学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莉莉.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5,(05):91.

[2]徐继福.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0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