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研究

南娟娟

延安实验小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随着中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在学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

关键词:红色文化;延安精神;德育模式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培养具有红色精神的新一代,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革命斗争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包括红色遗址、红色文献、红色艺术作品、红色故事等多种形式。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崇高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一代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德育的内在联系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纪念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革命歌曲、电影、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资源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观红色文化遗址、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学习红色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这种亲身体验和感受能够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支撑。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德育课程,满足学生德育需求,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的措施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体系,推动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的实施

学校应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红色文化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这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红色文化元素,如通过语文课程讲述革命历史,通过阅读课程阅读红色文学作品,通过艺术课程学习红色艺术作品等。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激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红色文化。

(二)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少先队是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是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重要阵地。学校应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红色情怀。通过少先队的活动,如主题班会、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歌曲演唱等,少先队员们可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红色文化。也让他们有机会将红色文化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传播方式既直接又有效,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少先队也是红色文化的活化石,它将红色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使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以延安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在历史的长河中,延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它包含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品质,是我们党和人民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优良品质的重要参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以延安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中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人民服务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以实践活动为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路线等地,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成就。通过亲身参观,学生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具有红色主题的电影、纪录片等作品,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现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结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是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的新一代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体系,以少先队为载体,以延安精神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途径,推动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的实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感受延安精神,从而培养具有红色精神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杜长英.小学德育中的延安精神渗透及路径建构[J].天津教育,2019(10).

[2]相顶燕.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优势构建学校德育分层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16).

[3]戴晓敏,李玲.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建学校特色德育模式的研究[J].黄河之声, 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