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幼儿数学教学途径提增学习趣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优化幼儿数学教学途径提增学习趣味性

李晴芳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幼儿园       673599

摘要:幼儿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如何让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是当前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增强幼儿的参与体验,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吸收知识,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升趣味教学的效果。文章主要论述了趣味教学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运用措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助力幼儿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趣味教学;幼儿;教学活动;

一、 重视生活化教学,增强趣味性

首先,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幼儿对相关知识感兴趣,再逐渐增强幼儿的趣味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家庭生活模拟”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从生活角度出发,为幼儿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点滴。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用餐情境,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应的动画视频,并让幼儿想一想自己在用餐时是否有剩饭问题。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从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也可以为幼儿设计“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趣味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出一名幼儿扮演售货员,让其他幼儿“购买”喜欢的东西。同时,教师可以从趣味教学出发,让其他幼儿以轮换的方式担任售货员,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趣味教学活动中能够学习到一些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其更好地了解与认识社会。

其次,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正处于观察和模仿的阶段。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更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从现实中寻找素材,使教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真实地表现自己,帮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助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教师为丰富幼儿的生活阅历,可以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能够将幼儿还未经历或者经历不全面的社会事件以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出来,这有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阅历,从而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使幼儿能够参与到更多的角色扮演游戏中。例如,在开展“火车站”游戏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幼儿展现火车站的真实场景。当幼儿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开展“火车站”游戏,这不仅会保障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又如,在开展“理发店”游戏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幼儿展示关于理发店内部场景的布置以及发型的一些简单种类,等幼儿对理发店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再为幼儿提供一些关于理发店的游戏材料:自制的推剪、镜子等,之后带领幼儿开展“理发店”的角色扮演游戏,这能够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便于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更多的社会场景,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

最后,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虚拟情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例如,在进行“娃娃家”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幼儿播放家庭生活情景。幼儿观看之后,会下意识地模仿影片中的角色。比如,扮演爷爷奶奶的小朋友会逐渐意识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学会体贴温柔;扮演孩子的小朋友学会自己收拾玩具与整理物品。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生活技能,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感悟,并学会生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辅助位置,应从旁观者的角度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并时刻提醒幼儿注意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确保角色扮演游戏的顺利开展。

二、 实施游戏化教学,提高趣味性

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依旧过于传统,不仅很难给予幼儿趣味体验,而且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应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进行课程教学创新,以避免乏味的教学模式影响幼儿的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为相关游戏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围绕幼儿特点设计方案,带领幼儿一起参与到活动中,以提升相关教学活动的效果。比如,“宝贝泥土”游戏活动,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告诉幼儿该游戏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引导幼儿在游戏前具备合作意识。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泥土好可爱”绘本阅读活动,让幼儿自行寻找生活中的泥土,分析与总结泥土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水、小桶等工具,并与幼儿一起参与到“宝贝泥土”游戏活动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对泥土的认识,而且能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游戏。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在游戏化课程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将幼儿进行科学分组,并遵循“男女搭配”的原则,将男女的数量做到均衡,可以尝试将性格内向沉闷的幼儿与一些活泼开朗的幼儿搭成一组。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角色选择。比如,为幼儿播放相应的动画短片、为幼儿展示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当幼儿选择完角色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并在游戏过程中承担起引导职责,以提升角色扮演游戏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还应该基于不同幼儿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合理性的游戏化教学方案。比如,开展“碰碰球”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让高年龄段的幼儿带领低年龄段的幼儿一起进行游戏,并一起思考如何将“两球相撞”,以激活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由于幼儿受到自身经验以及经历的限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时,应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重视趣味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以激发幼儿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此,文章主要提出以下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从现实中寻找素材,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与幼儿的生活产生紧密联系,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表现自己,让幼儿在互相交流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基于幼儿的个性,选择适合所有幼儿的游戏。提升趣味教学的运用效果,从而提升幼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舒蓉.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大班幼儿趣味科学教学研究[J].智力,2022(22):183-186.

[2] 马宝成.趣味教学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运用[J].新智慧,2021(3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