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实践

周 霞

龙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同时还强调了一致性,包括学科知识的一致性和学、教、评的一致性。本文将结合“确定位置”教学实践,谈如何基于学情把握教学方向,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路径,在学、教、评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教-评一致性;确定位置;深度学习

“学-教-评”一致性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教学实践中,我倡导课前预学进行评价,剖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精准实施教学。下面我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基于“前测”的学情分析

“学-教-评”一致性视角下,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进行科学设计。对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多少?迁移能力有多强?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更加准确地、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我对全校五年级的450名学生进行了学情前测。

经过前测评价分析,我们发现:有26.7%的学生只能描述大致方向(如:东北方向);有57.8%的学生只能描述出大致方向、距离;有11.1%的学生能描述方向(角度);还有4.4%的学生,无法用语言描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只能描述大致方向或者距离,并不能准确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二、基于“评价”的成长路径

“学-教-评”一致性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结合课前的预学情况展开评价,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对原有认知进行补充完善,教师则针对性调整教学,达到调整、优化教学活动的目的。

(一)前测导入,回顾旧知

前测1:关于方向与位置,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请通过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借助方向板清楚地表示出一个位置的八个方向。借助学生绘制的方向板复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在复习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方向板的作用,为后续借助方向板描述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评价交流,探究新知

IMG_256IMG_256前测2:茫茫大海上有一艘船,因机器故障需要紧急救援。请在图中画一画、量一量,标出相关信息,并描述出故障船只的准确位置。

IMG_256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有同学是这样描述的,根据他的描述,能找到故障船的位置吗?”“谁来评价他的描述?”面对学生“不同”的描述,教师不当裁判员,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预学情况的基础上,有效调度学生原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实现生生互动。学生在充分交流和评价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将自己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不仅明晰了问题,还在自由平等的学习、互动评价中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学习力的提升。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学-教-评一致性”视角下,评价不仅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在作业中也要发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作用。为此,结合情境、围绕目标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救援信息一发出,附近有这么多救援团队都愿意参与营救?他们都向值班员汇报了他们在灯塔的具体位置,最后在灯塔的南偏西40度,距离灯塔五千米的救援船收到了本次救援任务。这是哪一艘船呢?

2.C船顺利到达故障船的位置,完成了营救任务,准备返回灯塔。你能帮船长确定灯塔的位置吗?

本环节是新知识的内化巩固阶段,为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及在确定位置的基础上探究行走路线,明确观测点的变化,继续选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进而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四)比较联系,延伸结点

回想四年级学习的“确定位置”和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发现:数对是用列数和行数确定位置,今天学习的则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通过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实现知识串联。看似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回到根本上,其实都是在用两个量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继续探索更多的类似确定位置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基于“学-教-评一致性”的反思小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教-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主体是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次设计整节课都围绕着一组素材进行教学和评价,让学生去寻找故障船只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立场,实现深度学习

传统的教学主要关注“教师教什么?”而“学-教-评一致性”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哪里?怎么学?”的问题。在比较探究环节中,呈现学生作品进行充分地讨论、分析、评价和修正,在交流中体会到确定位置的方法,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建构属于自己的认识路径,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

(三)评价设计,动态调整教学

在本设计中,课前设计前测任务,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后设计评价任务对学习目标进行检测,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调整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学生从已有经验到新经验的建构,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目标继续前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推理意识、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卫英.经历空间观念建构的全过程——《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与评析.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20.04.

[2]商红领.内外贯通 探本求源 感悟一致性——“整数、小数、分数的一致性”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数学版).2022.03.

[3]胡宜娴.教学评一致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策略.青海教育.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