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魅力音乐课堂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构建小学魅力音乐课堂策略研究

刘杰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陈庄中心小学,邮编253000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不再局限于“唱歌、跳舞、打乐器”,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多元素质、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重点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内容的拓宽和深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问题和优化策略,构建魅力音乐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小学魅力音乐课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为小学音乐教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魅力音乐课堂;策略

1积极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辅助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并提供更多互动和创作的机会给学生。例如,有一些音乐软件可以模拟乐器演奏,让学生在没有实体乐器的情况下练习和表演。这样的软件不仅可以让学生增加乐器技巧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在线上和线下互相分享自己的表演成果。此外,引入互联网资源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音乐资源,如音乐视频、音乐作品欣赏、音乐历史知识等,通过观看和倾听现场演出、名家讲座或音乐作品,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音乐,并且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在线讨论或线上合作项目,让学生共享音乐学习的经验和成果。通过与同学的线上互动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促进,同时也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2开展情境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问题情境、直观情境、实践情境等情境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初步感受音乐的过程以及吸收知识经验。应该说,在小学音乐课堂只有纸页形式上的课本不足以唤起学生和教师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及深入思考。通过情境营造,可以帮助学生发生思维联系,增强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音乐。问题情境是从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已建构的知识出发,通过运用一个又一个教学问题,引发学生层层探讨,深入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少数民族吗?”“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有什么特点呀?”“怎么判断一首音乐是不是民族音乐”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音乐概念,发掘学习中的知识深度,丰富课堂内容。直观情境是运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形象的方式将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给学生全方位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音乐教学更加逼真、生动。而生活素材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从心理上缩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用生活和日常中熟悉的物品作为课程教学的可视、可听、可玩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例如,可以用筷子、拉丁舞鞋等物品来绘制不同的和弦形状、训练节奏和动静转换,并制作板材供学生操作。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掌握了此外,他们将更好地理解此类音乐技术。

3引入多样乐器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多元魅力

引入多样乐器体验是构建小学魅力音乐课堂的重要策略。一方面,引入多样乐器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和热情,增加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小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常常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体验获得的。通过多样乐器的使用,学生可以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不同种类的乐器,能够丰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多样乐器体验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元性,认识到音乐不仅是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乐器。小学生的生理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乐器的要求是简单易学、形象生动。例如,在教学《快乐的DoReMi》时,教师可以选取简单易操作的打击乐器(鼓类)、口琴、电子琴等,进行这三个音节的发音,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的差异,丰富学生多元的音乐体验。同时,教师应该注重与教材内容的结合,让乐器使用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号手之歌》时,引入小号演奏,让学生在欣赏歌曲时,体验小号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而提高学生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感受。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组织乐器体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收获。例如,设计小组合作演奏活动、乐器DIY制作活动等,让学生在乐器使用中体验协作和创造的乐趣。

4联系日常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社会、感受生活,拉近音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现生活之音。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小游戏引入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唱歌比赛、猜歌名、歌曲接龙等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演唱,建立友谊,在欢声笑语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例如小学音乐中有很多歌颂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大自然中的景物、动物,还可以利用音频播放大自然中的声音,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开启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体验融入音乐旋律中,自然接受音乐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再如在教学表现人间真情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学生在家中帮父母干活、和家长一起做公益的视频或图片,用真人真事拉近音乐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诠释的内容感同身受,从而诱发出学生真挚的情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素材制作教具,让学生用废酒瓶盖制作小串铃,在空饮料瓶内装上米粒、沙子、绿豆等制作沙锤,在竹竿上加上彩绸制作响棒等,然后带领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表演,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乐器发出声音时,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表演会更加卖力,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表现力。教师还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慰问演出、歌唱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合评估的方式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情况,需要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而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针对性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演示和评价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在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能够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能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根据学生在实际演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在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程度。此外,听取学生的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使学生能通过演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技巧,同时基于其他同学和教师给予的评价和反馈,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总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学生在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有助于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教学安排,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6结语

构建小学魅力音乐课堂,应该注意多元化乐器体验、构建实践教学,培养音乐素养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这些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的多元魅力和灵活魅力,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教师仍需继续探索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音乐课堂内容,提升音乐课堂魅力,让音乐之花在小学生心中盛开。

参考文献

[1]李倩.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山西教育(教学),2022(3):31-32.

[2]柏连华.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魅力[J].求知导刊,2019(2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