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

马  维

(中共阜阳市颍泉区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现实需要,体现出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做到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就必须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程序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切实管用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长远之策和根本之策。

1.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生成逻辑

1.1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有效支撑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理论实质上,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基础上对自身的深刻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自省与纠偏,从而求得的自我超越与发展。完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实践中对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原创性发展,更是谋划制度规范体系的长远性规划。

1.2历史塑根: 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的发展演变

一百多年来,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交出了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谱写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磅礴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主动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针对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系统设计了自我革命的实践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为党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

1.3时代塑局: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现实诉求

2023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以六个如何概括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所面临的独有难题。真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既需要有自我革命精神的有力支撑、自我革命行为的自我完善,还需要有自我革命制度的长效保障。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与党的制度建设实效性与长效性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制度来推动党自我革命的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长效化,才能真正做到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真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2.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目标导向

2.1政治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武器。党内法规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的政治目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党的长期执政和完成党的初心使命服务。

2.2法治目标:推进政党治理现代化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史性地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由基础性提升为决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必然对党内治理的法治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也适时地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时代命题,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2.3社会目标: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以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社会革命,也必然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来为社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武器。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新境界。

3.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路径选择

3.1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中央为核心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正确推进的根本保障。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集中优势,才能保证制度建设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统一。

3.2关键之举: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

3.2.1问题导向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的关键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和解决党内存在的制度性问题,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才能使制度规范体系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真正解决党的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3.2.2需求导向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紧密结合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求,建立与时俱进的制度规范,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紧密对接,才能使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具备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3.2.3明确重点任务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才能保证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3.3动力之源: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

3.3.1拓宽民主渠道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广大党员提供表达意见和参与制度建设的渠道,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3.2加强民主决策程序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关键环节。通过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形成广泛共识,提高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符合党内民意和社会期待。

3.3.3推行民主管理是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有效方式。通过加强党内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党内民主机制,提高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可行性和可信度,为制度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3.4紧要一环:加强制度顶层设计

3.4.1完善法规体系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党内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确保党内法规与宪法和国家法律的一致性,形成科学、系统的法规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供扎实的基础。

3.4.2推进法治化进程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强党内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向法治化方向发展,注重法治思维和法律思维的引领作用。

3.4.3健全解释和执行机制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点任务。加强党内法规的解释和执行工作,建立健全的解释机制和执行机制,确保党内法规的正确解读和有效执行,提升制度规范的权威性和实施效力,强调逻辑思维和实践运用的一致性。

3.5重点任务:与人民监督协调配合

3.5.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基础动力。洞察时代变迁,准确把握人民的需要,只有满足时代和人民需要的自我革命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自我变革。

3.5.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外在监督机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向人民报告工作情况,听取国家权力机构、专门协商机关、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批评建议,确定自我革命的重点及难点任务,监督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入开展。

3.5.3坚持由人民评判,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最终评价标准。党的自我革命的评判主体是人民,党的自我革命成效如何,最终应该交由人民来作出评判,人民具有最后发言权。为此,需要建立民意调查与测评机制,推进党的建设评价方法创新,构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效能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3]吕永祥.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价值、构成与完善[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3, (1).

备注:2023年阜阳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

作者简介:马  维(198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