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容易忽视的教室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1

低年级容易忽视的教室安全

唐萍 曾玉

成都市龙泉驿区友谊小学

安全一直是学校的核心关注点,操场有监控、楼道有巡视、厕所有警示牌,但作为学生所呆时间最长的教室,却有很多忽略的安全细节。老师在的时候会有人时刻提醒,但课间休息时往往是孩子们最自由,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让门窗没有伤害。“呜呜呜,老师,手红了。”听着哭声,我赶紧去查看,一年级的孩子随时都会发生意外。孩子带着哭腔告诉我,他在追前面的同学,前面那位同学顺手把后门关门,然后他的的手就被后门夹了。我看着发红的手指,进行了简单处理,好在只伤在了表皮。但这个安全隐患却不能侥幸。大多数教室前后均设有一个门,门宽约1000mm,门洞约2400-2700mm,大部分的门为避免与过道人员相撞,都是向内开。但学生在开门关门中造成夹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课间活动时,前后门打开,学生进出门速度较快,碰撞更是无法避免。我们班级是一年级,前后门就成了危险点之一。为了避免相撞与夹手,我在门框边贴了防夹手门缝保护条,并反复进行安全强调。同时利用设立了门窗管理员,下课监督同学不去关门。为减少相撞情况,我规定进教室职能走前门,出教室只能走后门,特殊情况时前三排前门出,后三排后门出。执行一段时间后,门口碰撞的现象有了很大好转。

我们教室窗户为常规的推拉塑材窗,一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用互推窗户比试力气。对此我反复进行安全教育,每次开窗关窗都亲力亲为,但课间仍有学生在玩耍时去推窗户,导致夹手碰头。因此,我利用班会,用黄瓜代替手臂,模仿了用力推窗所造成严重后果。当学生看到破碎的黄瓜,更形象直观的明白身体受伤时的后果。

让课桌椅不再捣蛋。几年前,班级发生了一件让我终身难忘的安全事故。课间活动时,两个学生在教室追逐,由于一年级,学生总是喜欢用追逐来消耗体力。拥挤的教室摆了53套桌椅,分成了四个大组,8列排放,教师下去都要侧着身子。学生离开座位时,部分又忘了把椅子推进去,前面一个人跑,后面一个人追,前面跑的那个同学就不小脚被椅子绊了一下,脸撞到了桌角。那孩子脸上马上就鲜血满面,后来进行了缝针治疗。事情虽然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孩子那条疤却永远也无法消失。近两年,教室的课桌大部分已变成圆角,但依然坚硬无比。因此,如何让这些边角不再危害孩子,依然是一个难题。

不久前的一次意外,也再次给我敲响了教室安全警钟。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书包越来越重,课桌下面一般设有置物篮,书包统一放在置物篮里,水杯也放在置物篮的右边。但有一位学生觉得每次要拿东西都要蹲下去翻找,他就把书包挂在椅子后背,恰好他又坐在最后一排,椅子有足够倒下的空间。课间时,教室后面就有同学嬉戏玩耍,突然,他的那把椅子就倒下了,恰好砸在了另一位同学的脚背上,在书包的重压之下,那股力造成的疼痛感很快化成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们立即对孩子进行安抚,并带去医院检查,好在只伤在了表皮,脚肿了,但医生说再重一点脚背都可能砸断。从那以后,我对书包的摆放要求更加严格,同时椅子上不能悬挂任何东西,避免椅子倒地,也避免路过时被牵绊。

不让电生事变。教室里的用电主要涉及电灯电扇和黑板展台的电脑装置。学校每天都会提醒老师关开关,也有人专门进行检查。但这里却有几个被忽略的危险。一年夏天,天气非常闷热,学生一进教室就把风扇开到最大档。小学生总是充满奇思妙想,不知谁第一个折纸飞机往电扇里飞,还比赛谁飞进去的更多,很快就有同学的纸飞机飞进去了。有人欢呼雀跃,但快速的风力立刻把纸飞机粉碎了,粉碎后的纸屑开始快速四散开,“啊,眼睛疼!”细小的纸屑费劲了眼睛,眼睛立刻红了,眼泪不停的滚下来。后来经过护理庆幸并不严重,但这种侥幸不能忽视。

另一个被忽略的用电安全则来自教师。我们常常把提醒对象放在学生身上,却忽略了部分老师安全意识不高。教室有好几个插座开关,有时候老师喜欢在教室充电,设备则是小蜜蜂、手机等。这些看似安全的东西,则会因为教师遗忘,而造成安全隐患。

这些细微的安全隐患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其一,落实每周安全隐患排查。教室安全排查要每周进行登记,一旦发现隐患就要及时上报。

其二,做好常规安全教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人人都是安全维护者,每节课的老师都应当做好安全提醒。

其三,充分利用好各种工具进行安全教育。我们的安全教育平台有鲜明的案例,生动的视频,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其四,班主任做好班级制度管理。细化安全职责,设定安全监督员。为了让同学们能熟记教室安全,我将这些安全编成了儿歌:

教室安全记心间,书包水杯放脚边。

前进后出不拥挤,关门关窗轻用力。

文明休息不追逐,危险行为要止住。

开关有电要远离,电扇点灯不触及。

安全是整个学校的生命线,学校也会在安全上做各种落实,但总有一些细节难免忽略。我们希望安全事故不要发生在任何地方,我们也希望每个孩子都平安成长,这些愿景都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学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家长有充分的配合态度,社会有足够的关心,愿我们一起努力,让教室成为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