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不同类型有螺环境灭螺效果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4
/ 2

扬州市不同类型有螺环境灭螺效果评价分析

沈艳青  徐云  胡睿航  袁帅通讯作者)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 目的探索扬州市不同类型有螺环境的灭螺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的新港南滩铁路桥东与西两处有螺环境作为研究现场,探究喷洒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灭螺+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的灭螺效果。结果灭螺后新港南滩铁路桥西与新港南滩铁路桥东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均有所降低,钉螺情况改善较好,灭螺后14d的活螺框出现情况均优于灭螺前,P<0.05。结论运用喷洒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灭螺+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能较好地改善研究地点的钉螺情况,灭螺效果较好,环境改善情况较优。

【关键词】钉螺;灭螺效果;有螺环境

钉螺的主要分布地区为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生活在杂草丛生的河湖、沟渠、池塘等处,钉螺属于水陆两栖生物,幼螺喜生活于水中,而成螺则喜生活于陆地潮湿的草丛下。而钉螺作为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导致的疾病,在中国主要流行日本血吸虫病,当人们的皮肤与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直接接触,就会感染血吸虫病,此类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血吸虫病的主要表现为:入侵部位发生皮炎,并伴有发热、全身皮疹、腹痛腹泻、肝区压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患者还有可能出现腹水、胃食管静脉出血等症状。因此需尽快采取灭螺措施,寻求快速、高效的灭螺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规避血吸虫病发生[2]。本文探究扬州市不同类型有螺环境的灭螺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环境选择

选取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的新港南滩铁路桥处有螺环境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从桥西与桥东两处进行环境抽样。

1.2 灭螺药物及器械选择

灭螺药物选取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生产厂家: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农药登记证号:PD20142015 净含量:1000g/瓶),喷洒浓度为2g/m2。灭螺机水泵选取百力通WP20型号。

1.3 灭螺方法

1.3.1 荒地

荒地灭螺方案:(1)将有螺环境的杂草齐根割除,铲除调查地表层土壤6-10cm,割下的杂草采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进行喷洒,喷洒完毕后原地挖一深坑集中掩埋;(2)再次对有螺环境的地面进行药物喷洒,应用无螺环境的新泥对地面进行覆盖,压实,并保持厚度在50cm以上。

1.3.2 沟渠

沟渠灭螺方案:(1)先将有螺沟渠排干积水,将侧面以及渠基的杂草割除,将6-10cm的表土铲去,对割下的杂草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进行喷洒,喷洒完毕后原地挖坑深埋,之后对沟渠侧面及渠基上面的地表进行药物喷洒;(2)在沟渠上覆盖黑色地膜,沟渠四周运用无螺环境的土壤压实,确保其不透风。

1.4 统计学处理

对灭螺前后活螺框的出现率、密度以及下降率进行探究,其中活螺框出现率(%)=(活螺框数/调查框数)×100%。活螺密度(只/0.1m2)=捕获活螺数/调查框数[3]。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灭螺效果

灭螺后新港南滩铁路桥西与新港南滩铁路桥东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均有所降低,钉螺情况改善较好,灭螺后14d的活螺框出现情况均优于灭螺前,P<0.05。见表1。

表1  比较灭螺效果

组别

灭螺前

灭螺后7d

灭螺后14d

活螺框出现率(%)

活螺密度(只/0.1m2

活螺框出现率(%)

活螺密度(只/0.1m2

活螺框出现率(%)

活螺密度(只/0.1m2

新港南滩铁路桥西

4.21(122/2900)

4.52

1.57(36/2300)

2.63

0.98*(4/410)

0.12

新港南滩铁路桥东

5.44(49/900)

5.67

3.58(19/530)

2.12

0.69#(2/290)

0.07

注:*代表灭螺前与灭螺后14d,新港南滩铁路桥西的活螺框出现率比较(*χ2=10.243,*P=0.001),P<0.05。#代表灭螺前与灭螺后14d,新港南滩铁路桥东的活螺框出现率比较(#χ2=12.088,#P=0.001),P<0.05。

3 讨论

血吸虫病的危害较大,主要包括:(1)对钉螺:血吸虫侵入到钉螺,会影响钉螺的正常代谢、生长、繁殖以及生存,感染血吸虫的钉螺寿命较短,而感染性钉螺的死亡率则表现出增长的趋势;(2)对人体:血吸虫病会使患者受到感染,导致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持续性高热的症状;(3)当患者感染血吸虫病以后,血吸虫病菌会侵袭进入患者的肝脏,导致患者出现血吸虫性肝硬化[4]。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作为灭螺效果较好的喷洒剂,其具有分散快、使用方便等优势,而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灭螺法能改变钉螺的生长环境,对土层内的钉螺及钉螺卵进行杀灭,两种方法共同使用,发挥了较好的协同作用,能更好地实现灭螺。

本文研究发现,在进行喷洒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灭螺+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后,新港南滩铁路桥西与新港南滩铁路桥东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均有所降低,钉螺情况改善较好,灭螺后14d的活螺框出现情况均优于灭螺前,P<0.05。这是因为研究人员首先根据灭螺区的实际地形,制定出相应的灭螺计划,适用于多种复杂的灭螺环境,具有操作简便、维持时间长、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显著优势。需要注意的是,灭螺期间正值多雨季节,因此调查框内会存在数量不一洼地,并存在少量积水,若仅采用单纯的药物喷洒灭螺法,会降低喷洒至地表的灭螺药物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灭螺效果。而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灭螺则能较好地改善单纯药物喷洒的缺陷,黑色地膜覆盖能利用自然日照与黑色自带的吸热、吸光性,有效提高膜内温度,在膜内空间形成高温缺氧的环境,从而达到灭杀钉螺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运用喷洒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灭螺+新泥或黑色地膜覆盖,能较好地改善研究地点的钉螺情况,灭螺效果较好,环境改善情况较优。

参考文献

[1]杜玉忠,范秀红,黄少光,等.广东省英德市不同类型有螺环境灭螺效果评价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1,27(6):544-546.

[2]佘广松,马玉才,汤洪萍,等.江苏省邵伯湖南端滩群切滩整治工程灭螺效果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2):212-215.

[3]林长坡,於雪琴,戴燕丽,等.两种塑料地膜在血吸虫病水网型流行区的灭螺效果评价[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4):577-580.

[4]陈露露,李旭,李波,等.三种化学药物灭杀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福寿螺的效果研究[J].湿地科学,2023,21(1):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