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企业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矿业企业经济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闵小君

新疆金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摘要:国家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能源和原材料的支持。矿业企业的投资主体是能源、原材料及其他非再生能源。其发展对推动我国资源集约利用,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生产率,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能源的出现,给矿企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在分析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后,提出发展关联产业,降低采矿企业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内容,以此促进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矿业企业;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引言

矿产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矿业公司是以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处于国民经济产业链的上游。本文对矿业企业的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矿业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引导,矿业企业的外部环境逐渐受到限制。矿山企业在国民经济链中居于上游,受到下游企业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在经济快速成长的过程中,矿物资源及其他原料的紧缩性,导致矿物资源价格上升,采矿业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当经济陷入萧条,采矿公司就不得不减产;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将使企业的经营绩效大幅下降;在这个时期,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益。

(二)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信用和汇率等因素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借款利率对负债成本的影响很大,降低利率降低采矿企业筹资成本降低企业盈利能力提高是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总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对我国矿业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我国矿产资源的出口也在不断提高,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出口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税收政策对采矿企业的导向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来实现的。相对于采矿业的经济效益而言,税收同矿业企业经济利润呈反向变化。税收可以为国家经济带来倍增效果,但国家对能源密集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较小,或制约了其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

全球经济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型社会为矿业企业的全球化提供了条件。矿业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必须得到提高,随着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矿业企业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已走出国门,缓解了矿产资源耗竭对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业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来源,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消费的全球化,矿业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在需求方面也成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内部动因。

二、提高中国矿业企业经济绩效的政策建议

(一)制度保障

《宪法》将矿产资源归为国有资产,但是从总体上讲,国家仅对其进行经营,而对其实际的利用与发展则由当地政府来决定。但由于其特有的产权结构,使得产权关系不清,使得企业家在提高经济绩效和实现产业转型方面缺少足够的动力;同时,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很难在国企中推广,因此,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要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其进行产权界定。

一是,健全矿业权管理体制。明晰的产权关系可以帮助确定特定的矿产资源责任。为防止矿产资源被过度开采,防止悲剧发生,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全面规划,并提高其使用效益。推动活跃的市场交易,为矿产资源产权的交易提供便利,通过公开、有竞争力的市场,以降低市场需求,赋予企业内涵。

二是,在资源决策民主化。政府要建立一种既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能避免在资源发展中出现的过分垄断与腐败现象。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当地政府对其有权进行拍卖。由这种有能力的企业经营,并对其实施后的监管,可以保证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既能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矿产资源须遵循价值规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减少政府对矿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干预。

(二)政策推动

国家对矿企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要充分利用其政策导向和重点的优势,引导资源向高品位的采矿企业聚集,推动矿产资源的健康发展。支持矿业行业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将经济要素等稀有资源向部分战略型和矿业型企业聚集,并向增值较高的行业倾斜,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投资回报;对高能耗矿山进行治理,减少企业投资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根据矿山企业的发展阶段,制订并执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开发初期就给予相应的税费优惠,并将企业的成本高于其所带来的效益;矿山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弥补了资源和环境成本;由于矿产储备持续下降,采矿公司面临转型,相应产业政策扶持,促进我国矿产资源有效利用。

(三)企业升级

采矿行业人力资源建立长效的机制,用制度来提升职工的素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矿山企业通过合理的薪酬、合理的待遇,满足职工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吸引并保留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二是员工职业培训。矿企在生产过程具有风险性。通过不定时地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和生产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减少事故发生率,构建职工安全防线十分必要。

第三,为制订发展规划。为每一名员工制定定期的、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计划,拓展其职业技能,尽早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降低结构性失业。

企业资源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因素。在当前新能源的开发下,矿业公司的发展受到阻碍,想要获得经济的创新发展,还需从内部人力资源入手,融合外部经济策略,选聘专业管理人员,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对企业而言,不能只关注矿产企业的生产,而忽略了产业转型、资源与发展潜能。

三、结束语

要改善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制度安排。政府的政策激励,对资源进行导向。对不同规模的矿山企业,要有差别的资本扶持策略。将技术引入与自主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注重对人才培养,开发崭新行业,开发关联产业链。为矿山企业延伸产业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烨,彭璐.资源型企业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J].改革与战略,2010(10):161-164.

[2]林晓曦.新时期国企经济管理创新性策略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