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词语积累的教学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3

初中语文词语积累的教学与实践

胡丹丹

 (523120)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实验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因为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词语积累在语言积累中又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环。语文课堂可以从分类积累、词语游戏、词成句段、锤炼词语四个方面注重词语教学,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词语,规范语言运用,力求使学生的积累运用向着更良好的趋向发展,解决“无米之饮”的难题。

【关键词】词语积累   教学   实践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便是积累语言这“米”。每个语文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反复传授做饭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并且能对蒸饭、煮饭、炒饭说长道短,但他们仍然是无法做出饭来。

    可见,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反之,没有这样的积累而大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出“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长期不断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类积累、加大库存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但学生苦于中华文化大量的汉语难以记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将词语分门别类,以便同学们进行分类积累。分类积累是学生知识的概括过程,既可提高脑库的容量,又便于记忆运用。

1.同格式的词语积累

【AABB】例如:忙忙碌碌、朝朝暮暮

【AABC】例如:喋喋不休、鼎鼎大名

【ABAC】例如:挨门挨户、碍手碍脚

2.细节描写的词语积累

例如:描写人物外貌、心情、动作、神态的词语等。

3.环境方面的词语积累

例如:描写春夏秋冬的词、描写风霜雨雪的词。

4.成语积累

积累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关人容貌体态的成语、寓言故事类的成语。

只要抓住语文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得当,坚持积累,持之以恒,一段时间下来,相信无论是对于教还是学,都会有一定效果的。

二、词语游戏、激活思维。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积累词语也一样,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灵活新颖的方法,开展多彩的活动。

1.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字游戏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积累,传承经典,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老师写出“常胜将军”,学生就往下接:军令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再如“接龙眼”,老师写出“一马当先”,学生就接出“一”字开头的成语:“一干二净、一筹莫展、一箭双雕”。

每堂课前五分钟的成语接龙促使学生下课就主动聚在一起进行“智慧较量”,同时能激励学生多读成语词典,做到有备而来,战无不胜。

2.睹物说词句

身处教室内外,万物皆为说话的对象。如:看到的教室里的窗户,就可以说说与窗户有关的词语:透明无暇、窗明几净等。看到下雨了,可以一起说说与雨有关系的词句:细雨如丝、瓢泼大雨、阴雨蒙蒙。也可以联想到一些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词语游戏既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自觉地记忆感兴趣的语言,逐步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从而提高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为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好铺垫。

三、词成句段、活学活用。

把几个联系并不紧密的词语组成一段通顺的短文。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须透彻,还要有细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1.连词成句

在教到《伟大的悲剧》这课时,我发现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利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或是从中拎几个词出来让学生用它们组成一段有意义的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把词语记住了,而且还记住了它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用其中的五个词语写一句话。一个学生写到:“面对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达达前来挑战,我并没有畏缩不前、闷闷不乐,而是坚持不懈的认真听讲用功复习,准备期末考试与他一决雌雄。”这个句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连词成段

我在黑板上写上:聚精会神、不屑一顾、目中无人、飞速、满脸疑惑五个词语,要求学生将五个词语连成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话。并且提示大家连成段与连成句的不同,要将各句子放在同一语境中并注意字数要求。一个学生写道:我听见叫声,飞速地跑过去,哥哥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手中的蜻蜓。我觉得十分奇怪,平时目中无人的哥哥怎么会对一只蜻蜓产生兴趣?“不就是蜻蜓吗?有什么好看的?”我不屑一顾地说。哥哥却满脸疑惑“蜻蜓的翅膀怎么是彩色的呢?”看了这样的描写,我不禁喜上心头。

所以说,词语积累虽是语文的基础,但绝不是简单死记硬背,而应是理解中记忆,训练中落实,运用中深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锤炼词语,语不惊人死不休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两句中“绿”字和“闹”字的推敲、运用,就是古人锤炼词语的典范例子。词语锤炼既要使词语准确形象,又要鲜明通俗。

怎样算是生动的语言?能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兴趣、品质等特征,这样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语言,就是生动的语言。要使语言鲜明生动,生动脱俗,尽可能地选用那些具体形象又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达情意,尤其要重视对形容词、动词的锤炼。

1.在阅读中赏析锤炼词语

例如经典散文《春酒》中: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师:这是一个比喻句,可是我觉得她说跟“蜜蜂”似的这个比喻不恰当。如果我把它改为:肚子吃的鼓鼓的,跟皮球、跟小猪不是更能突出这个”鼓”更可爱吗?

生1:我觉得用蜜蜂恰当,因为采蜜通过努力才会有所收获,这里通过比喻写出了她喝春酒回来有收获的样子,所以她很满足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像蜜蜂,而不是像好吃懒做的猪。

师:真是丰富的联想。 “我”喝完春酒的样子就像蜜蜂采蜜有所收获完全连在一起了,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意见?

生2:我觉得她感到自己喝的春酒和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香甜是一样的。

师:哦,花蜜的香甜跟春酒的香甜是一样的,好丰富的联想啊。还有一位同学?

生3:我觉得皮球是静的,而蜜蜂和作者一样,是动的。所以“蜜蜂”更恰当更生动。

师:可见,做文章时,要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确定一个字一个词,其中往往也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在其中。

在日后的学习中,无论是课内文章还是课外阅读的文章遇到好的词语典范,我都让同学们在积累本中做摘抄,并尽量用“我认为写的好它表现了。”的方式来赏析词语。

2.用学生用错词语的例子来分析

一次作文中某学生写到:在东莞申请文明城市之时,学校明令晚自修不可以穿拖鞋。我们班长始作俑者,第一个把拖鞋扔到了垃圾桶里。我拿出这个句子给全班修改,在同学的激烈讨论下,得出“始作俑者”这个词是个贬义词不适合用在这里。那个用错词的同学害羞地低下了头,在我的鼓励下他加入大家的再次讨论,决定用“以身作则”来替换这个词。读着这个新句子,全班同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的同时注意语境及词语的感情色彩,才能学以致用,不至于闹出笑话。

3.修改学生习作变平淡成生动

有些同学写文章信笔涂鸦,很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很多句子只要稍加修整,就可化平庸为神奇。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

②阳光温柔的照耀着花草树木,也照耀着老人的皱纹。

③雨后,松针上有水珠,荷叶上有水珠,小草上有水珠。

④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这几段文字的表达平淡,但我们稍稍雕琢一下,就可点石成金。

①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在苦恼中失望。(换顺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

②阳光温柔地翻晒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运用拟人化手法,使整个句子生动活泼。)

③雨后,松针穿着一串串雨珠,小草捧着三两颗水珠,荷叶盛着几颗水珠滴溜溜的滚着。(“穿、捧、盛”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情态。)

④……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换了几个动词,魅力大增)

4.用填空的方式炼字。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句子:他的脸被太阳出了小麦色,请大家来填空,起初同学

们异口同声的喊出“晒”,我侧歪下头不语,大家开始自言自语“不好不好”。我引导他们集合所知道的动词,也是复习下积累的动词。让同学们找出更适合的更生动的更形象的那个词。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的脸被太阳刷出了小麦色”,随即一阵热情的掌声,我们都为那炼出的“刷”字而欢呼。经过这些不断的训练,学生的用词造句定会有质的飞跃。

锤炼语言 ,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因素。具体方法,就是要在文章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但是锤炼语言不是要求作者刻意的去雕琢,圆润自然的语言同样可以达到“惊人”的目的。

五、训练仿写,再次提炼。

一位哲人说过:“一切伟大的创造源于学习和模仿。”语文训练也是如此。仿写是语言综合性的训练,它往往涉及到结构语法、修辞运用、表达方式、风格谐调等方面。它对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及理解能力、表达运用能力都做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学生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续写等,须做到语言准确、流畅,句式统一,修辞相同。例如:人生是一条坎坷的路,困难是绊脚石,诱惑是陷阱,机遇是跳板。人生是是 , ,,。这句仿写,必须从三个方面分析:(1)“人生”是这个仿写句子给定的具体语境,我们必须要针对这具体语境进行思考。(2)例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很明显,要求所仿写的句子也必须运用比喻的修辞。⑶所仿写的句子必须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填上:“人生是一艘远航的船,挫折是大风浪,欺骗是暗礁,智慧是船舵。”等。

正如于漪老师在谈及语文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时所说:“语文教学要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形式主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积累是非常必须的:字词的积累、名言名篇的积累、生活言语的积累等。许多人抱怨现在学生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尤其是作文,语言乏味,令人生厌者甚多。其根本原因就是词汇积累不够。词语积累看起来简单,但绝不是教师通过教拼音、教书写就能轻易解决的。我们要把积累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创新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我们教师则一定要教给学生寻找米源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的米缸中满满实实,做到有米方可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萍.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年第3期.

[3]唐晓云.基础教育是树,语文是根——访问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J].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

[4]刘丽.基于学生语感培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学习.2018.

[5]李江涛.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导向创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基础教育课程,2020,(Z1):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