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8
/ 2

作者简介:徐伟,(1968-3),男,汉,山东昌邑市,本科,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统战理论。

基金项目: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创新实践

徐伟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11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发展

协商民主是指决策者通过协商形成决策并推动决策执行的国家政治活动,其核心是协商与共识,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有助于矫正自由民主的不足,也有助于不同层面的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实践。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结合,实现和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现代民主精神,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中国土壤生长出的新型政党制度。“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协商精神和“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新气象、新提高、新作为、新面貌”,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要求和实践方向。

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就是要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习近平同志一系列讲话,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吸收了禅让制、谏议制、朝会制中传承的和谐理念,是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管子•九守》中“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孟子•滕文公》中“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尤其是《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即“执两用中”的思想,都朴素地反映了古代君臣、臣臣、臣民、民民之间协商民主过程中求同存异、包容并蓄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批判性继承中国古代和合文化与兼容并蓄传统中的协商实践、制度和精神,早在建国初期就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党派、各阶层、各界别、各民族、各宗教政协委员都能够按照政治协商要求,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性

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不同,能够更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便于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它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全过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断探索的政治协商、多元治理、基层民主,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容与创新形式。

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级的。”

从历史观来看,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理论,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三大基石,共同彰显着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强调党的领导的凝聚作用,民主强调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二者共同构成了协商民主理论的现实来源。

协商民主在逻辑论上是方法论和本体论的综合。本体论回答了协商民主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回答了协商民主为什么产生的问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回应现实挑战时提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整体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思想、观念和系统思维,都是从党和国家建设全局出发,不断转型,整体推进,全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巨大优势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本体论层面是和谐观念、团结与民主、共和、自由、宪政等观念中适合于中国国情而非全部理论逻辑的融合。

民主、共和精神早已是党领导统一战线、协商建国的基本理念,自由、宪政的精神也逐渐成为新时期政协及其成员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和谐观与团结、民主主题一直就蕴藏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并彰显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目前,西方协商民主还处于学者研究的民主理想,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早已通过政协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在实施,并积极探索新的协商民主形式,如浙江温岭、河北邯郸的民主恳谈会等,以协商民主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政协政治协商,人大、政府公共政策听证会,村民议事会,民主理财会,居民议事制度,社区议事会及居民论坛、乡村论坛、互联网论坛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协商民主形式,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来看,充分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典型的制度优势,以潍坊民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例,“加速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基层三级疾控网现代化建设”被全国政协采用,“注意新型肺炎疫情防控中普遍消毒过度问题”被山东省政协、全国政协采用,“2020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危中之机”被山东省政协采用,“学生复学后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获潍坊市领导批示并被山东省政协采用,“全民抗疫倒逼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建议”、“新冠肺炎对实现全面脱贫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被潍坊市政协采用,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起了重要作用。

五、潍坊市协商民主的创新实践

潍坊市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渠道创新与实践模式,丰富了基层实践内容。

1.整体性制度设计

潍坊市陆续出台了多项文件,规范了民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机制和保障措施,促进了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2.渠道创新

市委书记、市长批示重点提案,政协联组会议,政协主席督办重点提案,重要专题协商会议,界别活动组与常任召集人制度,提案办理协商制度,促进了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建设,有效增强了协商民主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3.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政协委员常态化活动机制

政协委员工作室及委员值班制,政协委员界别小组、联席小组活动制度,政协委员联系制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室,都在不同层面、不同地域、不同专题充分发挥着协商民主的渠道作用。

4.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

政协提案线索的网络化公开征集,各民主党派及其基层组织、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的社区工作室及其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充分发挥了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实现了百姓、委员、党派、政府之间的零距离互动,拓宽了基层群众理性、合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让有根、有源、有生命力的协商民主持续彰显巨大优势和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