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之火激活贸易提质新动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4

以“新质生产力”之火激活贸易提质新动能

张福海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350108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形态,它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技术与数智化机器、劳动者、数字基础设施等新型要素紧密结合,旨在推动科技水平的质变和产业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加强新动能与新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我们需要构建创新体系和制度环境,升级基础设施,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培育数据市场和产权体系,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大人才培养,优化金融服务,增强算力基础,并推动绿色技术发展。这种生产力对提升贸易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增长与多样化,同时助力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模式转型。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技术转型;先进制造;贸易提质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重要性,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也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引。总书记的论述着重强调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这些产业是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贸易新动能的关键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继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论断,为我们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期,诸如数字化转型与零碳转型,纷纷带来技术变革,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力和战略主动,必须聚焦科技创新,这是实现贸易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具体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它不仅是对现有生产力结构和动能转换的一种深刻反思,也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瞻性把握。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路线。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探讨其对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中落实这一理论,促进我国经济的技术转型升级和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对经济学理论的拓展,也是对我国经济实践的重大贡献。

一、新质生产力是Z世代初升的朝阳,当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一)新质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生产力从来都是与使用价值挂钩的,即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16]。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有其独特渊源。有了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不必沾沾自喜,而应庆幸技术普惠或许会带给人民“产品进万家”的满足感,增进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其本质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而使用价值量却是不同的。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了的总量的价值量[16]。理解新质生产力可以溯源到新质战斗力的提出和实践的发展。2016年,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加强体系建设,必须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发展真正顶用管用的东西。”[3]张方洲对新质战斗力作出如下界定:新质战斗力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集综合感知、实时指控、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保障于一体的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6]

新质生产力作为Z世代面临的经济新晓,是一道革新的晨光照进现代化的窗口。这种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新技术的运用与创新,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它们已经成为驱动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力。Z世代,或称为“互联网原住民”,该群体从小生活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他们的成长、学习和工作方式与以往的世代截然不同,这使得他们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驱者和最佳实践者。

(二)新质生产力在Z世代的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经济领域,Z世代通过实践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真实潜力。例如,在新兴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中,Z世代既是主要的消费者,也是推动者和创新者。他们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营销、远程工作、在线教育等活动,不仅为自己创造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上,Z世代倾向于支持和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他们的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正在影响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市场的培育。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育体系与时俱进,加强青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创业资金和税收优惠,激励Z世代参与到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中。同时,市场应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实践场域,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Z世代提供展示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才华的平台。

总之,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新技术的结晶,更是Z世代与时代共振的产物。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我们把握时代脉搏,结合Z世代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以此审视供给,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不断检验和深化其内涵与价值。

二、以“新质生产力”星星之火,激起全行业科技创新燎原之势

(一)构建经济发展新面貌

"新质生产力"如同星星之火,有潜力激发全行业的科技创新,形成燎原之势。这一新兴的生产力形态,以其新要素和新动能,正逐渐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技术和效率的飞跃。

在实际操作中,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使得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更为迅速和精准,促使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实现智能化转型。例如,制造业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系统,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而服务业则通过数字化转型,为顾客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例如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和算力共同参与生产过程。通过数智化劳动者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得以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成为能够为社会、政府和企业带来实际价值和效益的重要资源。由此观之,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实际上代表了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升级和扩展。

(二)新质生产力表现形式的发展现状

新质生产力是以前沿技术为主要驱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载体,以数据和算力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隐含力,该生产形态不像工业革命初始阶段的机器大生产,机器设备不仅逐日损坏和贬值,而且随着技术不断更迭,它的现有数量中的大部分不断变得陈旧起来,新机器很快成了旧机器的替代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据可谓如同海洋,而算力与算法为“海水变金水”提供了可能。以大型语言模型如ChatGPT为例,依赖强大的算力,从互联网上收集大量数据和知识,经过分析和处理,生成新的知识成果,从而颠覆了我们对数据和算力作为生产要素的理解。在数字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传统的资源和能源占有量上,还体现在人均数据和算力的拥有量上。近年来,中国在数据存储和使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Global DataSphere 2023报告显示,中国的数据量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23.88ZB增长到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6.3%,居全球首位。同时,自动驾驶、智慧工厂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端计算等多种计算方式的兴起,使得算力不再局限于固定场所,而是更加“流动化”,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1]

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带动了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能源和材料的替代,推动了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就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典型案例。

要使新质生产力的星星之火燎原全行业,关键在于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协同合作,需要共同打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科研机构则要着眼于前沿科技的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总而言之,新质生产力的崛起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科技创新时代的来临。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使这股力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能,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产质变与量变并行,以先进制造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制造

生产的质变与量变并行是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加速了产业升级,也重塑了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

质变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产品性能和环境影响的革新上。实际应用中,先进制造如智能自动化、精密加工、3D打印等技术,使得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实现了高效率和高精度,这对于航空、汽车、电子等行业尤为明显。同时,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例如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为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同时也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这些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对绿色环保的要求,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量变则体现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上。通过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生产数据得以实时监控和分析,生产流程更加精简高效,大幅度提高了产出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例如,汽车行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车辆的快速装配和个性化定制,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

(二)审视国际先进制造行动方略

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体现了这些国家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视。美国致力于制造业回流,通过《提升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和生产力》报告,扩充“制造业扩展伙伴关系计划”,并重点发展早期科研的本土化。《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和“区域技术和创新中心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半导体、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和产业发展。德国通过《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和“工业4.0”战略,注重汽车、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同时加大对气候、能源、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国家工业战略2030》进一步明确了德国在云计算、数字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日本的“超智能社会5.0”计划,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6》等计划,展示了其在氢能源、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积极布局。通过《产业竞争力强化法》和“新资本主义”构想,日本加强了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重点扶持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这些战略举措,不仅强化了各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促进了贸易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主要创新国家能够制定相关方案,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这些战略还促进了国际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有助于形成更加均衡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总之,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先进制造业方案,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我国与上述其他国家相比,先进制造技术起步较晚,但也有后发优势不断创新,逐步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实事求是,促使我国产品在先进制造技术赋能的基础上向着高端市场的迈进。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正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高铁、电子支付、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成为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新名片。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促进了贸易结构的优化。

因此,以先进制造为手段赋能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还需结合实际国内外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产业策略和贸易政策,以确保我国在全球贸易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四、淬炼并传递新质生产力的新生火种

(一)改变腐朽生产观,稳守经济可持续

人降于世,繁衍生息,别出机杼,万象更新。内陆与海岛的可持续发展,黎民大抵离不开生态、能源、文明及经济的立体化,其内涵是居民在山河湖田林草沙的庇佑下,拥有吃穿住行养教医的最本分权利。他们并不希望战争,不希望失去温馨的家园,不希望蜂窝式挤兑稀缺资源,更不希望失去与自然的平衡呼应。而是期待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在人性的淬炼中,进化掉其劣根性基因片段,那将是新一代的文明。然而,现实并非天遂人愿。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构想出能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坦途,以期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当属供给,而供给归属于生产,生产又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这一切的实现在于突破式创新,打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个性定制生产,从而提升民生福祉,维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赓续新质生产力,擢升贸易新业态

新质生产力的新生火种,代表着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它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产物,更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先进制造业生产运营中,淬炼并传递这一新生火种,不断推进高质量进出口,涉及多个层面的努力和探索。

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例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这些技术也推动了新业态的产生,如共享经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这些新模式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全球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零碳金融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成为金融领域的新赛道。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提供绿色贷款等方式,为低碳技术和环保项目提供资金,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建设,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确保资金有效流向绿色项目。此外,金融机构增强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考量,不仅有助于识别投资风险,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在推动零碳金融的国际化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综上,零碳金融的发展不仅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金融支持,也是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及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淬炼与传递需要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加强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都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措施。例如,中国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同时也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坚守人才储备,坚持“干中学”与“传帮带”机制,不断为国际贸易专业领域输送新生活力,秉承人才与创新两把利剑,跨越“卡夫丁峡谷”,迈过“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

再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政府应通过制定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政策,如税收减免、研发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潜力。例如,中国政府在近年来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举措,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同时,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助于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加速。此外,国际合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跨国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可以加快新技术的全球推广和应用,推动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这依赖于政府间彼此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注重国家信用,莫要陷入“塔西佗陷阱”。总的来说,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国际合作的深化,对于新质生产力作用于贸易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新质生产力的传递还需要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技术合作、产业链整合和全球市场开拓等,都是提升新质生产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加快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顾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减少在贸易谈判中碰壁,不断推陈出新,制造符合贸易伙伴国文化的高质量产品。

综上所述,淬炼并传递新质生产力的新生火种,需要我们在技术革新、零碳金融、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共同努力,以推动贸易经济社会向更加高效、智能、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OL].财经问题研究,1-10[2023-12-14]

[2]王琴梅,杨军鸽.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J/OL].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2[2023-12-14]

[3]《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 年版)》摘登[N].人民日报,2016-05-24(4).

[4]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OL].重庆高教研究,1-11[2023-12-14]

[5]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6]张方洲.新质战斗力(国防知识)[N].人民日报,2015-11-29(6).

[7]政武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民要论)[N].人民日报,2023-11-09(13).

[8]张占斌,殷德生,刘志阳.新质生产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EB/OL].(2023-11-12)[2023-11-21].05719.

[9]江小涓,靳景.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率:服务分工、产业协同和数字孪生[J].管理世界,2022,38(12):9-26.

[10]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1):110-112.

[11]何星亮.创新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J].思想战线,2023(5):1-10.

[12]童楠楠,窦悦,刘钊因.中国特色数据要素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研究[J].电子政务,2022(2):12-20.

[13]石建勋,朱婧池.全球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趋势和中国应对[J].经济纵横,2022(11):55-63.

[1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0页

作者简介:张福海 1997年7月26日 男 山东菏泽 汉族 硕士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研究 国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