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亟待走向通识课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融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亟待走向通识课教育

王宏斌

临沧融媒体新闻社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摘要:媒介素养是人们生活在媒介社会必不可少的素养,是一项基本技能,如同人的识文断字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良好的媒介素养,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与外界进行交互,在社会中发展自我。通识教育是在学术分科过于细化背景下,为避免知识割裂而引起学生知识不完整、发展不全面,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而通识课程的教授是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在学校教育中的实现,也是提升人全面素质最直接、最快捷、最为系统的方式。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从属于学校的通识教育。

关键词:融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融媒体是新时代的媒介产物,它通过融合新旧媒体中各有优势的媒介特质,有效地整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从而达到内容兼融、宣传互融、资源共享、利益互通的效果,形成一种新的媒体形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类型的媒介以优势最大化的形态结合在一起,也叫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大众集体沉溺于“媒介狂欢”之际,媒介素养必须成为旁观的清醒者,时刻提醒公众媒介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的现实环境之界限。欲使媒介素养内化为大众个体的修养,必须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一、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价值

1、提升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媒介素养的增强可提升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充斥大量信息的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智判断,有利于大学生适应新时期网络环境。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与思辨能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媒介成为人们接收信息内容的主要渠道,但在网络环境中充斥着海量信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与阅历较少,易被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所迷惑,从而削弱对于信息的判断与解读能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一方面可使大学生理智对待网络信息,对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内容产生理性思考,增强对信息的筛选与辨别能力,不再成为信息的附庸者与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可在理性思考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网络环境中的公共事务中,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理性思辨能力。

2、助推大学生掌握媒介技能。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可使其掌握多种媒介技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媒介基础,助推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增强其对信息的筛选、鉴别与反应能力,还包括加强大学生对媒介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大学生对新兴媒介技能有所掌握,从而为之后迈入社会做好铺垫。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中,而媒介技能的掌握则成为大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提升媒介素养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可通过系统学习对媒介理论知识、媒介运营机制等有所了解,并将媒介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利用实际训练提升媒介使用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技能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

二、融媒体媒介素养通识课教育

1、建立具有和谐人格的人为通识课教学目标。明确通识课教学目标是通识教育改革的起点。大学的通识课程教学目标非常宽泛,同时兼顾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社会参与等各个领域。某大学通识课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对价值认知的能力的“完人”。大学通识课改革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的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朝着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明确了通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公民参与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思维和价值观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建设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辨别伦理是非的能力。我国的通识课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目标,要通过成体系的通识课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具有欣赏文学和艺术的能力,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爱因斯坦说:“青年学子在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应该永远作为学校的目标。”科学发展在由专业化驱动的同时,也导致教育的进一步专业化,但大学教育不应沦为职业技能培训,大学教育首先要培养“人”,其次才是培养“职业人”。大学教师科研的目的不是发表高水平论文、评职称、拿到高级别项目,而是如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通识性知识,进而深入浅出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2、设置具有多元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通识课教学内容

通识课程设置面临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既然通识课程的目标涉及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就不能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经典阅读,停留在狭隘的人文主义教育阶段。大学一直将拓宽知识面、避免狭隘、通过跨学科获取不同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视为通识课程设置的核心。通识课的内容全面而多元化,具有宽泛的世界背景,能弥补学生因为专业课的学习带来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改革的通识课程分为人文、自然、社会等三大类。在改革的通识课程涵盖文学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外国语与文化、道德推理等。通识课程涵盖美学的阐释与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的推理、伦理的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等,大学实施分布式选修课,但内容上延续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当然,在兼顾多元化内容的选择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的特殊性,我国的通识课程还应特别强化书写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各专业的教师普遍反映当代大学生书写表达能力匮乏。“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有能力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大学通识课中“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思考和写作源自阅读,大学的各类通识课都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完成课前的预习作业。阅读可以实现知识积累,认识自我,更新自我必须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这类通识课。

3、各门通识课程之间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大学顶层于20世纪对通识课进行了几次重构,在不同知识和领域之间构建关联关系,优化课程模块,细化课程子模块,精心设计出一套有内在关联关系的通识课程体系。国内有些高校也模仿大学设置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但有些学校仅流于形式的模仿,甚至以教师的职称区别所授课程的类别,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大。在课程选修形式上,大学的通识课程逐渐由选修向必修过渡,避免学生因为随意选修带来的知识的零碎。新生入校的时候就清楚这些课程的内在联系,知道自己要选什么以及怎么选,而不是仅仅为了混满学分。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探索通识教育改革的时候借鉴。

4、避免单一性的通识课教学及考核方式。我国通识课教学方法还多数停留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上。多数学生反映通识课教师讲授的比重太大。这种满堂灌的讲授方法显然不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动辄一百多人的班级人数也很难因材施教。通识课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极易被上成知识普及课。人数过多还会直接导致教师无法熟悉学生,不得不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很难实现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大学重视课前准备,学生不得不课前大量阅读,相对而言,我国的通识课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或课程论文,形式单一。

媒介素养“并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素养,而是社会发展以及变革所要求的能力的某种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媒介素养教育,其实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关涉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灵,卢锋.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7):81-88.

[2]侯诗辰.信息时代“娱乐至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3):154-155.

[3]赵思婷.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与提升策略探析[J].记者观察,2019(3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