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研究

余荣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旧口镇罗集中心幼儿园  431928   

内容摘要:本文章围绕农村留守幼儿的卫生习惯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并通过园内观察、家庭走访、日常教育以及家园沟通等方面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键词:农村 留守幼儿 卫生习惯 养成

在我国,有部分农村地区经济仍旧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从而导致很多生活设施如,现代饮水、现代化卫浴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等相对匮乏,而这些恰恰影响着人们的卫生观念与习惯,在表现上以老年人更为显著。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由于精力和能力有限,大部分人选择将年幼的孩子留给家中老年人看顾,导致农村留守幼儿的比例逐年增大。而幼儿因年龄普遍偏小,独立能力差,且身体抵抗力较弱,特别是他们正处于爱模仿的年龄阶段,很容易受老人以及周围环境影响养成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体、心理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有着很大的危害。

一、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出现问题的原因

1.农村基础生活设施匮乏。

如今,有部分农村基础生活设施仍然未能实现现代化。如本次研究对象所处的罗集村及周边,有的家庭还在使用土厕所、简易水龙头甚至井水,卫生条件堪忧,与城市的现代化卫浴及供水存在天壤之别,特别是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的家庭,卫生条件更是难以保障,垃圾随手乱扔,饭前便后没有洗手习惯,没有固定餐桌等。在老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幼儿很难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更别说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了。

    2.农村老人卫生观念匮乏。

大部分老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从上一代就延续下来的卫生习惯很难改变。这就导致了部分留守幼儿个人卫生状况不佳,如衣物脏污严重、洗澡不勤、身上有异味、脸上有鼻涕等。这不仅仅是影响到了幼儿的外表形象,更是会因为不讲卫生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一系列的影响,甚至会因为幼儿的不佳的外表形象而影响到幼儿的人际交往,从而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

二、幼儿卫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有效预防疾病。众所周知,病从口入,如果幼儿能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就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此外,勤换衣物、勤剪指甲、保持生活环境卫生也能够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和疾病传播的可能,还有助于强化幼儿的免疫系统,从而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幼儿的健康。

2.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交形象。古往今来,大家对于一个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表,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一个整洁的外表、干净的脸庞,清香整齐的衣物,都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带来更多的朋友,从而为幼儿带来良好的社交体验。

3.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小养成的习惯往往能让人受益终身,卫生习惯也不例外。如果幼儿能够从小养成勤洗手、勤刷牙、勤剪指甲、勤洗澡换洗衣物等卫生习惯,那么这些好的卫生习惯必将伴随他一生并让他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

4.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一个讲卫生并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社会责任感必不会差。通过教育幼儿养成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之外还能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形成好的社会影响。

三、农村留守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

1.幼儿园方面

(1)为幼儿建立完善的个人卫生制度,如督促幼儿勤洗头洗澡、勤换衣、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垃圾不要随手乱扔等等;完善幼儿园的卫生设施,如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厕所、洗手池、垃圾桶等;最后,学校还需要定期开展检查和评比活动,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建立奖励机制,增加幼儿参与的兴趣。

(2)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在园内,给予留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如时刻提醒幼儿如厕后及时冲厕所,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及时帮助幼儿修剪指甲,提醒幼儿洗头、洗澡更换衣物等,还可在班级内评比卫生小标兵,为其他幼儿树立好的榜样;离园后,积极与留守幼儿家长沟通必要时进行家访,对个别卫生观念特别淡薄的家长重点沟通,向他说明不好的卫生习惯所带来的弊端并抓准契机向他们灌输养成卫生好习惯的理念与益处,从而形成家园共育的有利循环,在根源处解决留守幼儿卫生习惯问题。

(3)在一日生活中,尽量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幼儿主动养成卫生好习惯。如,通过故事情境或者卡通人物的展现,来讲述卫生知识,这样幼儿更易于理解并主动接受;还可以通过编儿歌的方式,旋律优美的儿歌朗朗上口,幼儿更易于记住卫生知识,并潜移默化的形成好习惯。

2.教师方面

  农村留守幼儿之所以卫生习惯相对不好,大部分是因为幼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卫生习惯,更别说怎么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了。作为教师,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要求,来为幼儿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观:

(1)提醒幼儿勤洗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出游戏后要洗手、打喷嚏捂住口鼻后要洗手等。

   (2)教育幼儿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物、勤剪指甲、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等。

   (3)注意饮水及饮食卫生。教育幼儿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多吃蔬菜,不暴饮暴食等。

   (4)保持环境卫生。教育幼儿做到垃圾不随手乱扔,大班幼儿能够及时整理自己的物品,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等。

3.家庭方面

首先,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从自己做起,保证家里的卫生并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从而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其次,监护人在家中时刻注意幼儿的卫生行为,及时制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尽量为幼儿提供卫生养成的有利环境,如家中备有干净毛巾、指甲剪、垃圾桶等物品,督促并重视幼儿的卫生习惯,在幼儿做出正确举动的时候,及时强化并肯定,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家园合作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顾名思义,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通力合作,家园间加强联系,了解家长的卫生习惯,并向家长灌输良好卫生的习惯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那么幼儿在结束园内教育之后回到家里会有一个正面的强化,从而并完善本园的家园共育制度。具体途径如下:

(1)家长会。教师可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不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会危害到幼儿的身体健康,引发很多疾病,而且卫生习惯不好的孩子在幼儿园很可能会让其他幼儿疏远他甚至嘲笑他,从而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此外,强调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孩子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2)家园互通信息。幼儿园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家长也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包括最近幼儿在哪些卫生习惯方面有所进步,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家园双方及时了解和沟通,才能抓准契机,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进一步的强化。

(3)家庭走访。对于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或没有通讯工具的家庭,教师要通过家访及时做到家园互通。家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家庭环境和状况,更近距离地了解幼儿不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助和引导家长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以及如何正确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平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平生受其累。”良好的卫生习惯,奠定了幼儿一生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留守幼儿更多的是倚靠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卫生意识观,引导幼儿家长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树立正确的卫生榜样,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从而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