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理论的康得新财务舞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基于三角理论的康得新财务舞弊研究

张佳慧  刘畅儿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公司违规行为日益严重,许多公司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和舞弊治理对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康得新公司的案例,结合舞弊三角理论,分析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动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舞弊 舞弊三角理论

一、舞弊三角理论

舞弊三角理论是当前对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进行研究的一个典型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财务舞弊的产生包括压力、机会和借口等因素,三者缺一不可。舞弊三角理论中,压力因素是直接诱因,机会因素可以使舞弊动机的实现成为可能,借口因素结合了公司管理层的性格特点、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要想有效防范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发生,机会因素、压力因素和借口因素至少有一个要被控制。

二、康得新公司简介及财务舞弊手段

(一)康得新公司简介及舞弊的发生

康得新复合材料经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以来,康得新以内外协同发展策略迅速崛起,被视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然而,2019年因财务造假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揭露了其在2015-2018年期间涉及巨额财务不端行为。此后,康得新因连续4年亏损遭到监管部门警示,最终受到罚款和市场禁入等处罚。

(二)康得新财务舞弊的手段

1货币资金

康得新存在典型的“存贷双高”问题。2014年康得新的年报中显示货币资金共计41.93亿元,有息负债(短息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则是42.37亿元,两者的规模差不多,并未显示公司有钱却无法偿还的现象。然而2015年以来,公司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比例逐渐攀升,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一半。然而,2019年暴雷事件后,货币资金相对总资产比例急剧下降,引发对虚增行为的质疑。

2操纵资产减值

表1 资产减值损失明细(单位:亿元)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坏账准备

7539.73

6766.56

15382.51

-954.24

93827.02

0

0

存货跌价损失

351.60

376.43

757.76

1008.56

47151.24

6926.54

4593.1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0

0

308.54

1721.05

40.06

0

0

商誉减值损失

0

0

0

1220.27

4155.58

532.74

0

2014-2015年,康得新的资产减值损失平稳,2016年略有增加,但2017年下降。表1显示,2016年资产减值增加主要因坏账损失,而2017年坏账损失为负数。2018年资产减值急剧增加1.4亿元,主要来自坏账、存货跌价和商誉减值。公司或许为掩盖困境和亏损,减少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财务舞弊。2019-2020年,资产减值损失下降,但存货跌价损失仍高,暗示潜在不当操作。

3.利用关联方虚构业务

利用关联方关系及交易进行虚增收入与利润是康得新公司财务舞弊主要手段。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采取利用隐匿关联方关系,虚构客户来虚增销售收入,同时根据销售收入增加相应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来虚增成本费用,达到虚增利润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会计师应用常规分析性复核比较难发现其财务舞弊的痕迹,与其他上市公司虚增手段相比更具欺诈性。

三、康得新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一)压力因素分析

1债务和退市的压力

康得新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虚增利润的背后,实际上是公司无法弥补的巨额亏损所带来的压力。2019年初公告显示,公司现金流因业务回款速度缓慢和贷款问题而受到影响。知名评级机构将其信用评级下调至CC级,同时面临退市警告,这给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新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关键时期,维持公司形象和吸引外部资本成为重要压力,也成为康得新财务舞弊的动因之一。

2新领域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康得新在2014年底开始涉足光学膜和碳纤维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本。然而,国内技术有限,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市场竞争激烈,外资企业争抢市场份额,带来巨大压力。公司转型面临未知收益和不确定性,盲目开拓领域导致虚构销售收入等财务数据的动因。

(二)机会因素分析

1股权和治理结构不合理

康得新2019年1月公告显示,大股东非法占用货币资金,严重损害中小股东权益。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钟玉控股比例过高,缺乏制衡,为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非法占用资金提供机会。据2015-2018年年报,独立董事比例符合法规,参与董事会会议。然而,对财务舞弊和资金占用未提出疑问,专业能力存疑。股权和治理结构不合理,助长康得新财务不端。

2审计机构未勤勉负责

2015年开始,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康得新的审计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事实上,康得新的财报中有明显的异常情况,如出现存贷双高、资产项目异常、毛利率异常等现象。这些情况都充分表明其财务数据存在虚增和造假的嫌疑,暴露了康得新的合同交易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审计机构未能勤勉负责,对异常情况未予关注。

(三)借口因素分析

康得新实际控制人钟玉盲目开拓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导致现金流断裂,引发财务舞弊。管理层性格特点、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也影响了公司的决策和行为,成为实施财务舞弊的借口因素之一。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防范措施

财务舞弊对于企业声誉和该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危害社会经济发展,还丧失了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恶劣的舞弊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一)优化公司内部治理,

内部审计独立是避免财务舞弊的关键。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股独大”和“管理交叉”等问题,应优化内部治理结构,避免过度集中的经营和决策权。同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能力,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为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公司需改革内部制度,减少与审计机构的私下交易可能性,如委托审计权利应由独立董事团队负责,以确保审计公正性。

(二)提高公司舞弊成本

建立健全监督体制是加大处罚力度的必然选择。对财务舞弊公司和包庇行为的审计机构应实施严厉处罚,将罚金与造假金额挂钩,以提高舞弊成本。监管部门应加强审计机构审计质量考核,规范市场秩序,对违规行为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处罚和曝光,推动业务质量评级和分类,以实现有效社会约束。监管机构可通过失信信息联动机制,将多次审计失败和违规行为的审计机构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有效打击其违法行为。

五、总结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严重,损害公司未来和市场经济稳定。本文从舞弊三角理论出发,分析动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应规范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监督,树立榜样,承担社会责任。外部监管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曝光审计失败的会计师事务所。未来,上市公司需面对压力,探索有效措施,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恭睿.康得新财务舞弊案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4):35-36.

[2]靳利军,张东萌,汤小莉.康得新、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行为特征与风险防范[J].商业会计,2020(24):51-53.

[3]林兢,郭君航.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财务舞弊[J].财会通讯,2020(20):37-41.

[4]胡明霞,马茜群,乔茜.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康得新舞弊案探析[J].财务与会计,2020(6):58-61.

[5]牛溪溪,裴潇.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研究——以康得新为例[J].财务管理研究,2021(0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