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3

试论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方式

王晓洋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1132

摘要: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更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本文从现代书法教学的特点和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如何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现代书法教学中,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现代书法教学;思政课程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书法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而思想政治课程一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现代书法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究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1. 现代书法教学的特点

1.1. 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技巧训练

现代书法教学的特点显著地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技巧训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需求不断拓展,传统的书法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现代书法教学更应强调实践操作,使学生在临摹、创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实践不仅是掌握书法技法的有效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促进个人审美修养的重要途径。

此外,技巧训练也是现代书法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系统的技法指导和综合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包括笔法运用、布局构图等方面。在技巧训练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书法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可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这些都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有益补充,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创作和个性表达

另外,现代书法教学也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创作和个性表达。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仅限于传统的模仿和复制,更应该鼓励学生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个性表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通过书法创作可以使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个性特点,进而增强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书法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和鼓励,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成为有着独立见解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因此,在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的方式,既要重视实践操作和技巧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自主创作和个性表达。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领略书法之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真正有思想、有修养的现代公民。同时,也能够让现代书法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绚丽的艺术风采。

2. 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

2.1. 促进学生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在现代社会,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作为一种高度表现个人思想与情感的艺术形式,书法教学自然也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思政课程与书法教学相结合,可为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好的途径与手段。首先,在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书法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从而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其次,书法作为一种传承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魅力也为学生开拓了视野和丰富了内涵,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欲。此外,书法练习过程中需要高度专注的心态和细致入微的操作技巧,这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训练也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锤炼自我修养。

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书法教育与思政课程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涵盖文化精神、学术思考和道德品行等方面的全面人文培养模式,使其在思想意识、人文素养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提升和充实,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具备高度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感的优秀人才。

2.2. 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现代社会教育的需求和时代背景,融入思政课程于现代书法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也有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其次,融入思政课程于书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信。通过思政课程的渗透,学生在书法教学中将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在书法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最后,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探寻内心的美好和向往。传统书法注重“心灵书写”,通过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表达真情实感,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彰显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向往,不断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心灵。

在当代社会,融入思政课程于现代书法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也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希望未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子们能够在书法的世界里汲取智慧的养分,收获品格的陶冶,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3. 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现代书法教学中

3.1. 建立有关哲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的联系

在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不仅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还可以提高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如何将哲学思想与书法艺术进行联系,是当前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首先,我们可以结合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引入人生哲学思考。例如,议论文书写时强调论据须完备,才能构筑起严密的论证体系,而书法创作也需注重“构架”,即结构的安排。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是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环节,只有保持内心平静,才能写出美丽的字体。

其次,思政课程还可以为书法教育提供更严谨的精神指导。例如,课程中值得借鉴的“道德经”中提到“吾尝见其(大师)少成名于天下而功成不居者矣。”作为书法爱好者,不应该被眼前光彩所迷惑,而要始终谨记自己的初心,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的钻研书法技艺。最后,通过对传统书法作品的解析,可以引发关于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思考。中国书法这一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沉淀。如果不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样难以真正欣赏书法作品,更难以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社会现象相联系。因此,在书法教育中增加相关思想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书法及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总之,将思政课程融入到现代书法教学中,可以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提供新的渠道,同时也可以为书法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 引导学生进行书法表现时思想及情感的表达

在现代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书法表现时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现代书法不仅仅是字形的表现,更是对于思想、情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情感和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书写中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教师需要进行灵活的课程设置,让书法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贯通,实现深度融合。可以针对某些主题或事件开展书法教学,强调思想性和文化内涵,在作品中体现出个人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将相关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现代书法教学中。在具体操作上,老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演讲、座谈会等形式,启迪学生对于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的认识,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和价值观,并通过书写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更能通过书法,深入地传递思想、传播文化,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赏析和评议来促进学生对于思想性书法和文化性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借此机会,老师可以对于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和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的书法技能与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现代书法技艺的核心要领,体现出对于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将思政课程与现代书法教学无缝衔接,实现了真正的思想、情感、文化的融合,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书法水平,也给予他们更为深入的精神滋养。

4. 实践效果评估

4.1. 考核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在现代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首先,评估应注重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深度理解。通过设计综合性的考核方式,如论文撰写、项目报告或口头答辩,可以促使学生对思政课程中的核心理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此外,评估还应该注重学生对思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书法的过程,学生应该能够将思政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展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在考核中可以包括书法作品的创作与赏析,以及与思政课程相关的主题研究等内容,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最后,评估还应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政治品质。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参与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可以全面了解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并能够将其内化为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因此,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品质,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为现代书法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4.2. 维持现代书法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衔接的良好状态

在评估现代书法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衔接的良好状态时,我们首先需要审视其实践效果。现代书法教育中融入思政课程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两者并列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这种融合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评估实践效果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觉悟是否得到有效提升。通过书法作品的创作和赏析,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其次,要观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是否有所增强。书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在融入思政课程后,学生是否能够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态度。

另外,评估的过程还需考虑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的有效性。教师在实施现代书法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是否能够为这种融合教育提供有效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维持现代书法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衔接的良好状态,既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评估总结,才能真正实现现代书法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引导。

结语:现代书法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书法技能,又可以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优秀的道德情操。我们期望现代书法教育将成为未来更强有力的思政课程,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 田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7)

[2]探索书法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融合[J]. 陈文龙,刘严文俊.  书法教育. 2019(06)

[3]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意蕴[J]. 陈一收,王凯全.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