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领域的实施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领域的实施途径

张静

周口市实验幼儿园,466000

摘要:在大班艺术教育中进行木版年画的教育,既需要让幼儿了解传统木版年画绘制方法,又需要掌握其中的文化元素,让幼儿自主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课程中的教育,以其独具特色的美术形式、扎实的文化底蕴,可以为儿童艺术学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从中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韵味,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幼儿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自主探索兴趣,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中华文化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基于此,文章从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领域的实施必要性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木版年画;大班艺术;艺术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大班艺术课堂上开展木版年画教学,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教育方法。让小朋友自己动手做,既能体会到艺术的美,又能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在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有趣、互动的课程,例如让幼儿自己设计年画图样,雕刻木版,调色印刷等,使幼儿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各种知识与技巧。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幼儿的实践技能及团体协作意识[1]

一、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领域的实施必要性

首先,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将木版年画应用到大班艺术课堂中,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并体会到传统文化韵味,树立起中华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透过对木版年画画的研究与鉴赏,让幼儿感受到传统美术的精华,体会到历史与民间风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其次,木版年画教学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木版年画因其特殊的构成、色彩、线条等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幼儿在木版年画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观察力、想象力的有效锻炼,个人的绘图技巧也会得到全方位改善,审美水平将会得到持续性提升。

最后,在大班艺术教育中进行木版年画的教学,对于促进幼儿的个体全方位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木版年画的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可以达到培养幼儿专注力的目标。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探索活动,也可以对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改善其交流技巧,形成创新精神,优化其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其他艺术活动的组织也可以奠定基础。

二、木版年画在大班艺术领域的实施途径

(一)以木版年画激发幼儿艺术兴趣

在大班艺术教育中进行木版年画教学,可以引入精彩的木版年画作为课堂导入,培养幼儿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木版年画的选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其色彩鲜明、图案较为生动形象。幼儿可以通过细致的观赏,感受其中传递出来的文化韵味。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入与木版年画相关的传统故事、民间故事等,让幼儿既可以理解木版年画的内容,又可以汲取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木版年画创作,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木材和工具,在确保幼儿动手安全操作的情况下,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行创作。在创作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不可过度干预,只需为他们提供协助即可。让幼儿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活动,感受其中传递出来的艺术魅力。

(二)丰富木版年画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木版年画中融入多种艺术因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音乐课上,可以选择一些与年画有关的乐曲,使幼儿既能享受乐曲,又能体会到年画的艺术气氛;在舞蹈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几个与传统年画有关的舞蹈,让幼儿用跳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也可以把木版年画和其它艺术,如剪纸、泥塑等相结合,让幼儿在创造的同时,运用各种艺术素材与技法,训练幼儿的跨学科思维与创造力[2]

(三)使用体验游戏化教学模式

玩是幼儿的本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与知识。美育是大班艺术审美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其显著特征是“寓教于乐”。所谓沉浸式体验游戏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与教师设置的固定教学情景融合在一起,用游戏的方式来实现指定教育任务,让幼儿在玩耍中获得知识和技巧。例如,朱仙镇最具代表性的《秦琼和尉迟恭》木版年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同时也要让幼儿了解秦琼、尉迟恭的故事,在对两个人物的生平概况有大致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进行情境体验,让他们按照教师所说的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感受到人物的个性。这一方面,幼儿根据年画人物形态,对其动作和表情进行了模仿,为接下来的临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在不自觉中被感染,认识到了木版年画中的人物优秀品格,与美育中“潜移默化”的特征相吻合。

(四)数字化手段助力木版年画教学

在数字时代,大班艺术教育要运用现代化技术,把传统木版年画这种艺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幼儿面前。首先,通过制作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花纹设计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等内容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关注,并使其对木版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借助数字化绘图工具,教师指导幼儿在计算机上完成传统木版年画年画制作。这些软件可在保持原有木版年画要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技术。利用本软体提供的笔刷工具,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构图方式。这种数字化创意经验的积累,可增进幼儿的创造力及艺术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教学素材库,将好的教学案例、作品展示、教学材料等进行共享,既能充实教材,又能加强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和协作,从而使木版年画画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3]

(五)家园共育推动木版年画传承

家园合作是大班艺术教育的主要环节,依托于家园有效合作,可以保障木版年画教学的更为科学及高效。首先,家长和教师之间需要保持定期交流。幼儿园需要向家长说明木版年画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内容和环节,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去。在这一方面,家长可以和幼儿在家中对木版年画进行欣赏,家长负责上网搜集相关故事,为幼儿进行讲解,在家庭形成更好的艺术教学氛围。其次是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到木版年画的制作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了解雕刻、印刷的具体工艺,发挥家庭合力,制作出精美的年画。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对木版年画这类艺术也会形成更为全面且深刻的认知。另外,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去,让家长自由发表对木版年画教学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目标,又可以让家长对艺术教育形成正确认知,提高其参与度和认同感。

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大班艺术教育中需要以木版年画为载体,实现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运用。通过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等,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变得更为丰富。也可以引入传统音乐、民间故事和舞蹈元素等,实现不同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改善幼儿的人文素质,培养幼儿的良好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文浩.传统木版年画引入大班美育教育研究[J].大众文艺,2024,(05):177-179.

[2]刘彦孜.杨柳青木版年画在大班美术课堂的教育实践研究[J].艺术大观,2023,(34):118-120.

[3]罗先云.美术课堂“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以“木版年画”的教学为例[J].大班教学研究,2023,(13):75-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