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程恬

福建省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35000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探讨了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职酒店管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人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酒店业作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酒店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因此,研究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就业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深化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酒店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1]

(二)提升酒店业整体素质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酒店业整体素质。随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不断培养和加入,他们将为酒店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酒店业的发展挑战,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推动酒店业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通过与企业共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三、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酒店业作为一个综合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包括酒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运营管理知识可以帮助从业人员了解酒店的运营流程,掌握酒店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技巧。市场营销知识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职业素养则可以帮助他们与客人建立良好关系、是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同时,酒店业也是一个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这些服务技能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服务技术技巧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从业人员与客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客人的需求,提供满意的服务[4]。团队协作能力则可以帮助他们在工作中与同事进行良好的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服务技能水平的高低,则决定了酒店能否为客人提供一份良好的消费体验。

(二)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

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酒店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创新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提出新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酒店业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适应性与灵活性

酒店业的工作环境多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快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的能力。这包括适应不同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工作内容。此外,由于酒店业的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经常变化,从业人员还需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不确定性和变化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对新情况和要求的快速学习能力。

(四)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酒店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在高压环境下进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酒店业的工作常常涉及人际交往,从业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课程设置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首先,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涵盖酒店管理的基本概念、市场营销策略、职业素养等,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专业核心课程应聚焦于酒店运营管理、服务技能等方面,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训,使学生掌握酒店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最后,实践环节则是课程设置的重要补充,通过实习和实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分析具体酒店的运营案例,让学生了解酒店业的实际情况;情景模拟则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酒店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提升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实地考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酒店的运营流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育领域,尤其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优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酒店管理专业人士,以及鼓励现有教师通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1. 引进酒店管理专业人士

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专业人士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他们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这些专业人士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行业联系,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鼓励现有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校应当提供定期的专业培训,使教师能够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技能。

  1.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从而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通过引进专业人士和提升现有教师的能力,学校可以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同时,这支教师队伍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酒店业的发展动态,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总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当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参与酒店的日常工作,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将企业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和研究,促进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结论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深化校企合作,为我国酒店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伟妮,曾秀玲.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的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旅游,2023,(01):97-99.

[2]程江云.企业需求视角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4):173-176.

[3]林萍萍.企业需求视角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