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孙玉花 张维晓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锦东新区济南市工业学校  山东济南  250400

摘要:价值观是主导人们思想、行为的航标,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而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中学思政教育定位确立,则势必对学生健全人格重塑、完备意识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且会使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延展性、丰富性得以切实保证。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诸多思政教育元素,又会为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建立,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而提供支持,这又是拓宽思政教育外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落实中学思政教育有效策略、科学途径探究时,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关键,通过对多领域、开放式、形象化思政元素的开发、借助、整合、运用,为学生近距离、深层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涵、实质而奠基,以此来确保思政教育实效,且使其更好作用于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满足与综合素养培植。

关键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学生;思政教育;重要性

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中学阶段的很多学生,普遍在人生发展定位、是非甄别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惑、迷茫,且不善于选用正确的方式、科学的手段调控、约束自身行为与表现。而通过思政教育的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为中学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积极人生态度、良好思想认识、健全完善人格的培植而奠基,则既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凸显思政教育之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同时,学生在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其自会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去审视自身行为表现、思想认识等现状,这又会为思政教育向着纵深领域、多维时空推进而拓宽渠道。因此,教师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焦点与关键,在明确构建思政教育目标、深入剖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各环节、全过程而搭建平台。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洗礼、熏陶下,客观审视自身各方面表现,积极探寻有效改进途径,不断完善自身思想认识与行为表现,逐步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在针对性引导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外沿十分宽泛,其不仅具有完善理论体系,且对中学思政教育有着极强的实践引领作用。因此,教师在中学思政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切入,结合预设思政教育目标、具体思政教育内容,在灵活选用一些针对性思想理论、实践要求的基础上,指引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实质、内涵外沿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整体性学习。让学生深度探究、主动思考、分析判别中审视自身思想认识领域的缺憾与不足,迷茫与困惑,以切实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价值、功能。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友善”等内容时,可采用分层次呈现、分维度剖析的途径,让学生在对照自身行为表现中,从不同角度探寻其内涵与实质,学会辩证性把握其内涵,且注重运用其化解思想认识层面的消极态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而提供支持。

二、在浸润式渗透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植

中学阶段的很多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其不仅个性特性极为显著,且对于行为表现、价值定位等,难以科学调控、适度把握。而浸润式思政教育途径的选择,则势必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而注入鲜活血液。因此,教师在开展中学思政教育时,应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对其中所蕴含的诸多鲜活案例、经典素材、丰富资源等开发,选用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深度帮扶。让学生在尝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些关键思想、重要理论去解释各类生活现象、现实问题中,逐步获得认知蜕变,来增强学生的是非甄别、问题处理能力,为其综合素养培植而助力。尤其在诸如爱国教育、劳动教育等过程中,更应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式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式熏染与感染下,将理论所学升华至全新高度,且逐步获得认知体系的完善、综合素养的发展,使中学思政教育的延展性得以全方位凸显,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而拓宽渠道。

三、在互动式体验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学生的健全人格重塑

受学生思维水平、理解能力等制约,以致在面对一些内涵较丰富、思想性较强思政教育内容时,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理解不深、把握不准、认识不足而陷入困惑与迷茫,这势必不利于预期思政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互动式教育活动的构建,则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创设条件,也更利于学生对一些抽象思政教育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思想实质的内化与吸纳。因此,教师在中学思政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多加强对一些互动式活动、项目、任务等构建,以及体验式、探究式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无限鲜活、丰富、和谐、欢悦的认知生态内,通过做游戏、讲故事、演讲赛、座谈会等方式,分享自己对思政教育中所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育深度契合、无缝衔接而助力。让学生在踊跃参与、深度实践中获得正确价值观念、积极人生态度、良好道德品质的培植,来重塑其健全完善人格。

四、结论

总之,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就中学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策略、手段等进行适度拓展、迁移、革新,则势必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引领、深度驱动下,学生对思政教育中所需注意的要点、所应把握的关键,也会获得更为深入、系统、精准的内化,且将思政所学外化为日常行为表现。这更加说明了在中学思政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对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开展模式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因此,教师在探索中学思政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认识、价值定位、发展倾向、身心状态等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需要,灵活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要求等,对学生提供指引与帮扶,进行启发与诱导。以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使中学思政教育被推向全新高度与纵深领域。

参考文献:

[1]高雅贤.浅析中学思政课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24(06):99-102.                                     

[2]胡常海.中学思政课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以《爱岗敬业  立足岗位成才》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0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