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行 PICC 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肿瘤患者行 PICC 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价值研究

第一作者:解珍,第二作者:王海晓

中部战区空军医院(山西大同)   037000

通讯作者:白玉梅(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行 PICC 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21年 1 月~2023年 1月接收的 72 例肿瘤患者进行本次 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PICC 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 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安全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PICC 护理对 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肿瘤患者; PICC 护理;依从性;安全性

PICC 指的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常用于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通过 PICC 可以尽量避免患者由传统反复行静脉穿刺  造成的肢体局部肿胀、静脉炎等的发生 [1] 。肿瘤临床比较常见,又称癌,如乳腺癌、肠癌、胃癌等,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常应用 PICC 置管治疗,为提 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  床加强了对 PICC 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本文也对此进行了探究,选取  了 72 例肿瘤患者进行 PICC 护理的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1年 1 月~2023年1月接收的 72 例肿瘤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男 19 例,女 17 例,平均年龄  ( 58.97±5.84)岁; 观察组男 20 例,女 16 例,平均年龄(58.19±5.72)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晓并在同  意书上签字。将精神病、凝血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传染病或伴有心肾重度损伤等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PICC 护理模式护理,方法: ① PICC护理小组的建立。成立 PICC 护理小组,入选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为丰富的 PICC 穿刺经验,还需要为人亲和。组长由护士长担任,进  行 PICC 护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技术并经考核后进入工作。② PICC 护理流程的建立。小组护理人员在 PICC 护理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记  录问题,然后将问题通过小组会议形式提出,分析后得出最终合理方案,对已有流程进行适时改良,并把 PICC 护理安全性问题加入到 PICC 护理中,通过不断发现完善护理流程,让 PICC 护理提高安全性。③ PICC 全面护理。对于肿瘤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倍关心,由于长期受病情折磨, 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或抵触后续治疗等,加之患者对 PICC 置管不了解,存在  一定的抵触心理。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患者的反应给予对应性疏导,安  慰其心理并告知 PICC 置管的优点,促进患者的依从性。④ PICC 置管护理。护理人员在置管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血感染等问题进  行及早准备和处理。PICC 置管穿刺前护理人员采取热敷的方式对患者  肢体进行热敷 [2],不仅可降低炎症的发生,也可以让患者心理感到舒服, 配合操作。PICC 置管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置管是否有阻塞、脱落等情况发生,由于患者活动,脱落比较常见,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活动幅度小一点。再者要观察置管是否折弯等,影响静脉输液; 为防止感染的发生,定时更换输液接头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擦拭等,尽最大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分 为 3 类,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患者在治疗中完全配合医师和护 理人员工作的为完全依从;患者在治疗中偶尔有不完全配合医师或护理 人员工作的为部分依从;患者在治疗中完全不配合医师或护理人员工作 的为不依从 [3] 。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则反应出治疗安全性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 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x¯±S”计量,使用t 检 验,百分数采用%表示,两组差异采用 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 72.22%,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 97.22%,观察组 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例/%)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率

对照组(n=36)

观察组(n=36)

t

p

14

23

12

12

10

1

72.22(26/36)

97.22(35/36)

13.217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 照组 发 生 不良 反 应 10 例,不良 反 应 发生 率 为 27.78%;观 察组 发生不良反应 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5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安全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

组别

导管阻塞

机械性静脉炎

肢体肿胀

导管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n=36)

观察组(n=36)

t

p

4

1

1

0

2

1

3

0

27.78(10/36)

5.56(2/36)

11.734

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进行静脉注射,但常规反复穿刺会造成穿刺部位损伤,对患者身心都造成影响。而 PICC 的应用可有效避免  这种情况的发生。PICC 置管适用于长期需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为观察 PICC 护理效果,本文进行了探讨,效果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 PICC 护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 不仅让患者心理上感到信任、放松, 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丰富的护理经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尽最大能力的保护患者身心,促进其依从性,进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因此,采用PICC 护理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民,游美,安明超 . 肿瘤患者行 PICC 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和安全

性的价值研究 [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21,42(2): 138-139.

[2]  马友文,刘丽英, 陈婕 .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 PICC 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 2257-2259.

[3]  王金,姜玉慧 .PICC 护理门诊的组建及规范化管理方式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 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