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探究

邵金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中心幼儿园

摘要:通过在幼儿园里的工作,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的身体、精神、社会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并且为幼儿的未来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但是,部分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未能进行课程融合、专业师资能力有待提高、家长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将对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进行具体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幼儿;劳动观念

劳动是一种技能,日常生活就是由多种不同的劳动组合而成的,推动社会发展最关键的也在于劳动。为了促进幼儿们的劳动能力发展,幼儿教师应该从学前教育开始,让劳动教育成为幼儿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劳动教育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们参与劳动的环境,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并培养幼儿的劳动素养。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劳动观念的意义

1.1培养劳动观念塑造优良人格

第一,在劳动实践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通过劳动活动,幼儿能够形成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价值观。第二,在劳动实践中,幼儿可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如何节约资源、如何保护环境,不断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进而培养其珍惜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第三,在劳动实践中,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其分享意识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最终形成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1.2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肌肉和协调能力。一方面,在劳动实践中,幼儿需要进行体力活动、运动协调,如搬运、挖掘等,这对于幼儿的肌肉发展、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发展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劳动实践中,幼儿面临着各种实际问题和挑战,需要幼儿灵活思考,并尝试用新的方法和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劳动活动也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提升幼儿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

1.3增强自我意识和运用情感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幼儿能够观察、探索、实验,进而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并拥有情感体验,如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认同,不断锻炼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在社会情感发展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会情感。在劳动实践中,幼儿需要与他人合作、分享任务、相互支持,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劳动活动也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社会的关怀,进而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另外,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成果,感受在劳动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增强幼儿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提升其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幼儿劳动观念的培养策略

2.1种植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种植活动既能渗透劳动教育,又能引导幼儿保护自然。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年龄及心理特征,融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劳动,享受劳动的乐趣,欣赏劳动带来的美好风景。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植物,如多肉植物、水培植物、时令鲜花等,并选用可爱的花盆从视觉的角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针对某类植物设置一些适合幼儿回答的问题,如植物的名称、生长周期、种植条件、特殊需求等,如果幼儿答对教师的问题,就表示幼儿对这类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优先选择种植这类植物;再次,在种植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幼儿为植物松土、施肥、浇水、驱虫,让幼儿学会种植植物的技巧;最后,幼儿可以积累一定的种植经验,自主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细心照料植物。开展种植活动的成果是肉眼可见的。教师要认真对待劳动教育,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浇灌"每一个幼儿。

2.2多维度整合确保劳动课程设置

教育发展要贯彻从幼儿园学段开始的劳动教育的一体化教育,需要明确资源保障、师资保障、专业保障和经费保障。核心素养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于本园资源,配备合适的幼儿劳动设备、劳动工具,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研学及劳动教育基地、敬老院资源,贯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园校联动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拓展劳动空间,协同保障幼儿园劳动教育顺利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师资保障应考虑校内外教师相结合,幼儿园与社会联动的建设思路。幼儿教师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工匠、非遗传承者、社会榜样,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教学小组,幼儿将传授幼儿的工匠经历、工匠技能以及工人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幼儿们的工匠热忱。通过合理分配幼儿园资金,幼儿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为了评估这些成果,幼儿教师可以将其纳入基础教育成果评选的范围。这样,幼儿教师就能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不断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并且可以通过举办展示和交流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

2.3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劳动作为创造世界、创造未来的根本,劳动教育更应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幼儿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生活化、游戏化。陈鹤琴认为,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技能培养,而且与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道德品质和审美观念的培养密不可分。从小班的幼儿开始,幼儿就会自行穿脱衣物,而到了中班,幼儿会在游戏活动结束后主动收拾玩具,而大班的幼儿更会在离园前有意识地帮助老师清理幼儿园里的垃圾等。通过一件件小事让幼儿逐步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从而渐渐地热爱劳动、热爱身边的人,尊重劳动人民。

三、结束语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理论价值与改善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理论的深入探讨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基于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促进身心发展,并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蓓芬.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2022(28):60-62.

[2]蔡巧贤.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J].亚太教育,2022(2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