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践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武进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践与体会

郑莉

常州市武进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苏 213159

摘要:出生医学证明作为“人生第一证”,是法定医学证明,具有法律依据。本文对武进区出生证的签发管理中存在的证件填写不规范、宣传发动不到位、身份识别问题、档案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开展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出生医学证明;实践;体会

我国《出生医学证明》(以下简称出生证)自1996年1月1日开始制发启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由依法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新生儿法定的医学证明,是人生的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医学证明,应用于新生儿落户、入托入学、出境等方面,已成为陪伴公民终身的医学法律文书。[1]出生证签发包括首次签发、换发、补发及机构外分娩的签发。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现对我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实践探索。

  1. 存在的问题
    1. 出生证填写不规范。由于签发人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很多新上岗人员未经系统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出生证填写不规范,证件中的分娩孕周、出生时间等与病历、分娩登记本不相符。出生证存根联上父母和签发人员未能规范签字。
    2. 身份识别存在的问题。我区自2022年起全面开展孕产妇实名分娩认证,对产科孕妇、入院产妇、出生证办理当事人进行人脸识别身份信息核实。但是仍存在些问题一是有少数签发机构硬件配备不到位,使用率未达到100%。二是持证人容貌相差较大,人脸识别不通过,签发人员也无法辨别,导致投诉时有发生。三是护照、港澳居民通行证、台胞证缺乏相关读取设备,人员身份和证件真伪均无法判定。
    3. 宣传告知不到位。医疗机构宣传告示不醒目,宣传形式单一、内容不全面、表述不严谨,不符合国家和省文件规定,对出生证重要性的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出生证重视度不高,出现因信息核对不仔细而致废证发生。因私自拆切、塑封、遗失等引起的换发、补发证相对较多。
    4.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出生证签发环节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比如父母离异,一方申请补办出生证另一方不配合,我们难以处理;产妇分娩时身份信息未核实,现新生儿母亲提出要求变更信息等。这些情况均迫切需要及时修改完善相关签发规定,明确规则,让签发人员有章可循。
    5. 档案管理不规范。由于各签发机构没有专门的出生证档案管理部门,签发档案存放于签发办公室或产房,档案存放有一定风险。尤其是2014年以前各级医院对出生证档案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再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的撤并较多,导致出生证签发档案遗失或者人为保管不善的情况时有发生。
  2. 管理实践

2.1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武进区加强对出生证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对签发人员等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2]按时参加省市有关的《出生医学证明》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养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各单位出生证工作人员尽量固定,减少流动,所有从业人员在入职前签订终身责任制承诺书,强化其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4]。签发过程中签发人员与领证人要对签发信息与分娩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签字,盖章人员对打印出来的纸制出生证进行再次核对无误后盖章,降低因工作人员自身原因导致的出生证废证和换证。

2.2 做好身份信息核实。全区自2022年起全面推行孕产妇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所有提供孕产妇首次建卡、住院分娩和出生证办理等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配备必要的摄像头、身份证读卡器等设备,对所有孕产妇、出生证领取人员通过身份证读卡器和人脸识别摄像头刷脸比对。如发现孕产妇无法通过身份核验、拒不提供个人真实信息等,暂停出生证发放。发现疑似拐卖妇女儿童或代孕等情形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公安部门报案或举报。

2.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施全程的宣传教育。医院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出生证重要性及相关作用的宣传,加强人们对出生证的了解度,告知其出生证不可涂改、撕毁、塑封,注意保管,使其加强对出生证的重视[3]。对产检的孕妇发放宣传册,告知出生证办理的流程、婴儿取名的注意事项。对住院分娩孕妇进行一对一的宣教,告知其具体办理的材料要求和时限,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措施让孕产妇及其家属认识到人生第一证的重要性,切实降低出生证的当年首签率、换发率、补发率。

2.4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自1996年全国统一使用依法制发的出生证以来,国家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出台了一系统文件来规范出生证的发放,为解决各种管理问题提供了依据。各签发机构均制定健全了本单位的管理制度,规范证件发放和管理。卫健局与公安、出入境、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根据出生证办理中遇到的群众实际问题建立协商机制,及时完善管理细则,所有出生证签发均能做到有规可依。

2.5 规范出生证档案管理。出生证档案是需要永久保存的,为保障出生证档案的真实、完整和安全有效利用,2021年区卫健局与区档案局联合发文出台了出生证档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出生证档案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完善档案分类整理、组卷归档、调取查阅、定期移交等工作制度并落实,定期按照规范化档案管理要求对出生证档案进行整理、修复、扫描、录入,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出生证档案进行数字化备份,构建完整的出生证档案网格化系统,所有资料定期移交综合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跨区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5]。

3.体会

3.1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是医院资源调节、分配的主导者。出生证管理涉及的硬件设施改造、设备添置、人员配备、培训学习、制度考核等,都必须得到医院领导的支持方能落实。由于出生证管理工作看不到经济效益,因此,部分单位的领导往往在人、财、物方面不重视不予投资,很多医院对出生证办理的房屋设置和设备配备不符合规范。因此,院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出生证管理的关键。武进区通过各类会议、检查、通报、培训等,强化医院领导对出生证这一法律证件的重视,从而将出生证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2队伍建设是核心。医院出生证管理人员涉及分管领导、签发人员、印章管理人员等。要求相应工作人员均需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业务能力、较强的责任心。武进区卫健局要求各助产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定期组织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人员考核等措施,逐渐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的出生证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在为保障全区出生证规范管理起到了核心作用。

3.3长效管理是保障出生证管理工作的关键不仅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流程,更重要的应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武进区通过完善全区出生证管理组织网络、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健全管理相关制度、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全方位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蔡新宇,熊永强,汪桂艳等 《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探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 31(2): 186-188.

[2] 郑丽平 综合干预措施在改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中的价值[J]  名医,2020(3):291.

  [3] 杨国凤,鞠昀翰,周玲玲. 改进管理措施对《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影响 [J]  医学信息,2020,33(7): 190-192.

  [4] 沈一展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4) 39-41+44.

[5] 张颖. 加强《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探析 [J]. 兰台内外, 2021, (12): 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