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释的几点思考

孙春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从社会意识出发,从社会主义性质、本质出发,从特殊性、个性出发,从先进性、真实性、人民性出发,这样更能体现其社会主义性质及本质,更能正确把握住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更能正确展现出科学内涵,为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战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释

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密切相关,价值追求高度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八荣八耻中体现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除此之外,还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出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从社会意识出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社会意识出发,不能与社会存在混淆。以富强为例,将来实现的共同富强的物质状态体现社会意识,但不是社会意识的本身。目前富强的研究正在进行时,在社会意识层面尚未统一认识,何来的将来实现的共同富强的物质状态。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495这里强调了共同的富裕、共同的强盛。我们首先要明确富强是共同富裕共同强盛,明确其科学内涵,然后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计划,最后才是进过努力实现的状态。只有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是一面精神方面的旗帜,才能在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下,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八荣八耻要求的科学的制度、计划、政策、法律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从社会主义性质、本质出发

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其价值观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232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亮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充分体现出其社会主义性质、本质。以富强为例,我国社会主义的富必然是共同富裕,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强必然是共同强盛。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入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3162-163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强指的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共同强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从特殊性、个性出发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4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既要体现共性、一般性,更要体现出其特殊性、个性。以公正为例,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除了公平共性的特征外,还要强调与资本主义社会公正显著区别的个性。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正----是兼顾结果的公正,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归根结底是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

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5115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除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救济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外,各个各项”“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根本利益的词语表达出与资本主义社会公正的显著区别,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属性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从先进性、真实性、人民性出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以其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彰显出独特而强大的价值观优势。6122  以人民性为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宗旨,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71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要充分展现出人民性。“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正----更是兼顾结果的公正,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项制度安排,归根结底是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8115这里对公正的解释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不仅仅公正需要体现人民性,其他的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体现人民性。

[1]毛泽东文集 (第6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5][6][7][8]《思想道德与法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孙春祥 65.4 出生,汉族,法学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