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浅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

刘荣生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阅读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语言输入和积累的主要来源,也是培养学生听、说、写、译能力全面发展与提高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与其重要的教学地位并不匹配。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教学主要局限在句子层面上的分析, 阅读教学活动以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中心并进行大量的有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练习;阅读教学忽视对语篇结构的把握; 忽视语法和词汇衔接在语篇中的作用。此外,在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成效。最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忽略了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语言输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有效地阅读输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输出语言,内化语言为教学重点。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设计原则。首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符合认知发展原则。这也就是说,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了解语言运用,然后才能设计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产出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其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符合支架原则,阅读教学活动前,应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背景知识,阅读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遇到的语言知识等方面的问题,产出性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此外,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符合层次递进原则,阅读活动应该是由易到难,要求由低到高。从信息识别,到信息理解,最后进行语言运用。

综合以上分析,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阅读前的信息输入、阅读中信息加工和阅读后信息输出。下文就这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过程探究。

  1. 课文导入

课文导入的目的就是介绍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文导入在内容选取上就应该是概括性地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并由已知知识回顾过渡到未知知识地探索,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因此,课文导入内容就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较为充足的背景知识了解,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导入内容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文导入内容选择上要进行精选和概括,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呈现出主题的概貌。背景知识有助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头脑中的世界知识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

深度是让学生对未知知识有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需了解该主题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课文主要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主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之后的课文学习作铺垫。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能够使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探究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学习的深度也有所增加。

课文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传统的提问,图片讨论,音频材料等;教师还可以以话题调研,短视频,游戏等方式导入。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例如,为加强学生听力水平提升,教师应尽量选取一些音视频材料,以弥补学生听力训练上的不足;为提升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教师应尽量设置一些调研或游戏式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等等。

  1. 课文理解

课文所选取的文章都有一定的文章脉络,在课文教学前,教师需分析出文章脉络,根据文章脉络,进行课文理解问题设置,问题设置要求简洁明了,问题之间逐步推进,问题的推进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课文内容。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阅读理解过程是一个依据读者背景知识并跟随文章的内容不断地构建文章内在情景模型的复杂过程。

课文理解的过程,可以进行片段化处理,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每个学习片段,依照问题提出,课文内容阅读,答案定位,答案分析理解这几个步骤进行。

学生在此过程中会遇到答案定位不准确,或是答案内容不理解等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写作技巧或是阅读理解技巧的角度进行定位分析;从词汇,短语,句型,语法,长难句分析,逻辑推理,语言修辞,跨文化交际,翻译技巧,阅读理解技巧及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一些语言现象,并理解具体的语言内容。

对于难以理解的语言现象,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概括的语言知识点进行运用上的训练,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识记。

整个教学过程,自下而上,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该教学环节,语言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学生在课文理解时的主动探究。语言知识的分析理解是基于一定的上下文,有一定的语境。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学生不仅对语言知识有更加形象的记忆,也发展了他们对语言知识使用得体性的理解和意义分析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对阅读材料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理解模式的分析。图式理论认为,信息处理方式是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交互作用,同时加工。 这是人们在理解和学习语言过程中分析和处理语言的两种方法。因此,在自下而上的课文理解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上而下对课文结构进行分析,从宏观上对课文脉络进行分析,这同时也是从写作框架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框架的构建,进而对课文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1. 语言知识运用

课文理解之后,为巩固已学知识并进一步扩展学习范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缩写、改编和扩写。缩写、改编和扩写是基于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给出相关提示语,即,课文重要语言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缩写、改编和扩写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所给的提示语。以此复习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缩写、改编和扩写,这样,学生在缩写、改编和扩写的语言运用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些错误,教师可以借此契机,进一步讲解学生在语言知识点运用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弥补学习语言知识的不足。 其中,缩写适用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有限的学生,改写适用于有一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的学生,扩写适用于有较好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有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能根据课文主题自主补充扩展相应内容的学生。缩写、改编和扩写是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对这些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内化,形成学生已有的知识。

缩写,改编和扩写的形式可以是:讲故事、访谈、演讲、报道、情境表演等等,还可以是记叙文改为说明文、叙述改为对话、、第一人称叙述改为第三人称叙述、顺叙改为倒叙等等。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探究 [D] 赵正潮  四川师范大学2013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D]  王源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试论图式理论与阅读教学[J] 顾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8(03)

【4】思维品质目标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J] 胡明珠  教学与管理. 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