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探索

邹振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单位省市:吉林省长春市

单位邮编:130000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负责着国家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科研财务管理是这些单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科研财务管理在效率、透明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资金使用和监管过程中的复杂性、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不畅、预算管理的难度和科研人员对财务知识的不足等方面。科研财务助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岗位,其职责主要包括资金预算编制、支出管理、合同审查、财务报表汇总和分析等。然而,当前对科研财务助理的制度设计和职责定义尚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深入研究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探索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可以提高科研财务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监管,促进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1.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职责与作用

1.1资金预算编制

科研财务助理负责参与编制科研项目的资金预算。在项目启动阶段,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和财务指标,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1.2支出管理

科研财务助理负责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他们与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配合,核实和审核科研项目相关的费用申请、报销和支付等程序。同时,他们还负责与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资金结算和协调,确保支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1.3合同审查

科研财务助理负责对科研项目中的合同进行审查。他们对科研项目中所涉及的合同与协议进行细致的审查与解读,确保合同内容合规、风险可控,并与法务部门协同工作,确保合同的签署和履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1.4财务报表汇总与分析

科研财务助理负责汇总和分析科研项目的财务报表。他们根据项目的进展和财务数据,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分析与解读。这有助于科研机构对项目经济状况的了解,提供决策支持,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掌控。

1.5财务信息与沟通

科研财务助理作为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联络人,负责与科研项目团队、相关各方之间的财务信息传递与沟通。他们承担着对科研人员进行财务政策培训与指导,解答项目经费使用的疑问,提供财务决策的咨询服务等任务,提高科研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与参与度。

1.6风险管理

科研财务助理负责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他们在支出审批和支付过程中,始终关注项目的资金风险,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合规性。

  1.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1解决财务管理复杂性

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众多、经费来源多样,财务管理过程复杂。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和标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职责和权限,解决项目财务管理的复杂性,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2.2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科研经费是公共资金,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和使用,确保资金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科研财务助理可以通过严格的审核和支出管理,有效控制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时间,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2.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通过规范的财务制度与流程,科研财务助理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经费支出情况,为决策提供支持和依据。同时,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可以促使财务准确性、透明度和合规性得到提升,减少财务风险。

2.4提高科研人员工作效率

科研财务助理的制度化存在可以减轻科研人员的财务管理负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科研人员可以专注于科研工作,而将财务事务交由专业的财务助理团队进行处理。科研财务助理可以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和咨询支持,协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科研经费,提升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途径

3.1制定明确的政策与规范

首先,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与规范,明确科研财务助理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制度的执行机制和考核机制。这可以为科研财务助理的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流程。

3.2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团队

科研事业单位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科研财务助理团队,人员配备要兼具财务管理和科研背景的人员。这个团队可以负责制定具体操作流程、负责预算编制、审核支付申请、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等工作,并提供财务咨询服务。

3.3科研财务助理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坚持原则。

(2)了解科技财务政策规章,熟悉科研团队运行情况。

(3)一般应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熟练应用日常办公软件。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处理各部门间的业务沟通。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自觉维护任职单位利益。

(7)一般应具有科研背景或会计背景。

3.4加强科研财务助理培训与政策宣贯

科研事业单位应加大对科研财务助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财务知识普及,增强他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提高科研人员与财务助理的沟通和协作效果。此外,还应加强科研财务助理对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宣传和贯彻执行,尤其是科研相关的财经制度。

3.5落实科研财务助理薪酬保障渠道

科研财务助理可以以项目聘用的方式聘任,工资可从相关科研项目的劳务费中解决;也可以由科研人员兼任,工资应从科研项目间接经费或横向科研项目等经费中解决,且经费支出要符合财政相关规定。科研财务助理薪酬水平一般应由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统一的科研财务助理薪酬体系。

3.6建立科研财务助理考核机制

每年要对科研财务助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由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具体聘任部门建立考核小组,对所有科研财务助理进行统一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科研财务助理人员单位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科研财务助理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3.7建立科研财务助理晋升晋升

科研财务助理一般为项目聘用人员,为鼓励科研财务助理提高会计专业知识,考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科研财务助理晋升机制,给予科研财务助理岗位晋升空间。

3.8引入信息化技术支持

(1)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科研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这个系统,财务助理可以快速查询和分析财务数据,减少繁琐的手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电子审批流程:引入电子审批流程,替代传统的纸质审批流程,加快审批进度和减少人为错误。财务助理可以通过电子审批系统对费用报销、支付申请等进行审批和管理,实现审批流程的快速、便捷和追踪。

(3)数据自动化处理:利用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和报告生成。财务助理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快速提取并分析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4)科研经费管理平台: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平台,将项目的预算、支出、结算等信息集中管理。财务助理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提醒项目负责人及时报销和合理使用经费。

3.9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风险评估与监测: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财务流程和相关环节进行定期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同时,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定期对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

(2)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职责和权限,规范财务流程和操作,确保合规性和准确性。例如,建立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费用预算制度等,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审批权限和责任。

(3)分离职责与权限: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确保职责与权限的分离,避免出现职责不明、权限滥用等问题。财务助理和科研人员之间的职责与权限明确划分,相互配合合作,避免权责不清导致的财务风险。

3.10加强监督与评估

(1)监督机制建立: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工作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责任的分工和流程。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要定期进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包括对财务流程、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的检查,以及对财务助理执行情况的评估。通过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工作的内部审计制度,对财务流程、账务记录等进行审查和核实。此外,引入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定期对财务助理的工作进行独立审计,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

(4)反馈与改进:在监督与评估的过程中,及时向财务助理和相关人员反馈评估结果,强调制度执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和完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提高其实施的效能。

结 语:

综上所述,科研财务助理在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作用。应持续深入探讨制度化管理,让科研财务助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提升科研财务管理水平,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科学研究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普云飞,杨清,查荣丽.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执行之现状及改进建议[J].财会学习,2019(28):24-25.

[2]唐严,陈姝彦,林琛,等.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9,41(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