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典型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我国要想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必须具备独立制造和发展高精尖科学仪器的能力。1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缺乏战略统筹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但从整体和长远看,我国科学仪器发展至今尚未彻底摆脱内忧外困的不利局面。I)内忧。目前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能有效带动和引领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明显不足;能源、材料、环境、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急需的、量大面广的科学仪器设备国产率不高。依靠进口科学仪器进行科学研究,已成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低于国际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科学仪器 创新型国家 国家战略 原始创新能力 仪器设备 新兴产业
  • 简介:在教学实验中如何“授之以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能在大学学习阶段得到更多锻炼和启迪,培养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是教育改革一直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教学实验 学生 科学思维 实验报告 生理学
  • 简介:200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5月19日在京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开幕式并强调,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

  • 标签: 创新型 民族 科技活动周 自主创新 开幕式 社会
  • 简介: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

  • 标签: 院士制度 奖励制度 杰出科学 认可机制
  • 简介:最近,美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一个委员会提出的一份建议美军用神经科学提高战斗力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根据这份名为《神经科学在未来军事应用中的机遇》报告,未来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其装备和信息化程度,而且与每个士兵的心理承受力、连续作战的抗疲劳能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专注度等密不可分,而这些大都受制于人的神经系统,而借用目前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可能改善士兵的这些能力。

  • 标签: 神经科学 科学院 士兵 美国 美军 作战部队
  • 简介:中国年度科普“盛宴”——主题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201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5月14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幕,科技活动周作为科普工作的标志性活动,已连续举办10年,成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科技节目。新时期科普工作要突出时代要求,大力普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知识;要提高科普能力,

  • 标签: 科技活动周 创新型国家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科普工作 生活 低碳
  • 简介:王晋辉博士,1960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神经生物和神经药理实验室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从师于我国生理学创始人著名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4

  • 标签: 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 生物 博士学位 先生
  • 简介:在全国上下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迎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20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投入约180亿元资金,择优资助了10万余个项目,其中的一些资助项目成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先导。在推进源头创新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绩,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自主创新 力量 源头 评论 计划项目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中医院校生理学专业委员会暨2010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学术研讨会,于6月18日至6月20日在龙城太原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德、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续超前、山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牛青山、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文渊、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陶功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孙忠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杨明、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国际交流合作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中医院校 中医药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2012年委员会议及“代谢性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0—22日在贵阳医学院召开。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筹)成立至今己近两年,围绕最初设立的工作目标,包括加强国内。肾脏研究学术交流;加强基础、临床和相关领域的结合;促进国内肾脏研究与国际的学术沟通与交流;关注肾脏病研究领域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成长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本次委员会议上,20多名与会委员就肾脏专业委员会前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近期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当前,代谢性核受体在糖脂代谢与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已成为多种重大疾病,包括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热点。就此前沿问题,肾脏专业委员会特地组织了“代谢性核受体与肾脏”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五位国内外在此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做专题报告。美国休斯敦大学核受体与信号转导中心主任、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Jan-AkeGustafsson教授就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和病生理发病机制做了专题报告,并对核受体与肾脏生理、病生理的关系及可能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其他专家及讲座内容分别是:肾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管又飞教授,内容为代谓扣I生核受体在肾脏病生理中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张爱华教授,内容为盐皮质激素受体与醛固酮引起的肾损伤;美国犹他州大学肾脏与高血压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杨天新教授,内容为PPARgamma在心血管昼夜节律调节中的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肾脏中心、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所阮雄中教授,内容为�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肾脏生理 核受体 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