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血管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NOX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AD组)及多器官捐献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各12例。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结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对标本组织中NOX1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组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和排列不规则、破碎、丢失,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X1阳性表达见于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胞质中,AD组与对照组比较,NOX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blot蛋白印迹示AD组NOX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X1在AD主动脉中膜中表达上调,可能在AD发生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NADPH氧化酶-1 弹性纤维 病因
  • 简介:目的:对客观记录脑电图数据进行仅波功率谱分布特性研究,为正确划分正常人α波主要分布范围提供基础实验依据和理论根据,并为以此为依据而进行其他研究做基础分析。方法:对α波显著出现后头部及枕部电极得到脑电图数据进行相关运算、功率转换和曲线拟合,得出脑电图数据功率和频率之间二维关系图以及α波不同相关系数下拟合图形,通过这些研究得出α波主要分布范围。结果:相关系数在(1,0.45]内时仅波显著出现,在(0.1,0.45]内时不能确定是否出现,而小于0.1时判定为不出现。结论:自相关系数越高,α波出现就越显著并且分布集中,随着自相关系数降低直至为零,α波出现也越见减少并且松散。逐渐至不出现状态。

  • 标签: 脑电图 Α波 自相关系数 最小二乘法
  • 简介:目的:探讨深低温(-80℃)保存异体肌腱最佳时间段。方法:体重250-300g雌雄不分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2只。Ⅰ组为供腱组,提供144条供移植用肌腱。Ⅱ组又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8只,分别接受由Ⅰ组提供经深低温保存1天、10天、1个月、3个月肌腱。术后3天时、10天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3只,近端自肌肉肌腱移行处,远端自跟腱附着处切断(包括近、远端吻合口),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术后4W、8W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6只,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最大载荷测定。结果:保存10天以上三个时间段肌腱移植后和保存1比较,保存10天以上肌腱术后粘连较轻,肌腱抗拉力强度降低。保存10天以上三个时间段肌腱移植后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最大载荷测定,结果: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在深低温(-80℃)环境中长时间保存后,用于功能修复,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别。

  • 标签: 同种异体肌腱 不同时段 深低温 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阿霉素级(adriamycin,ADM)、阿霉素+氧化苦参碱组(oxymatrine,OMT),氧化苦参碱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ADM组中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ADM+OMT组也有相似改变,但较ADM组有显著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OMT组无变化。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ADM组与ADM+OMT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损伤,但ADM+OMT组较ADM组损伤明显减轻。OMT组动物未观察到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心肌损伤 氧化苦参碱 Ⅲ型胶原
  • 简介:近日,来自中科院生化所和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cell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LKB1基因能够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LKB1,研究发现该激酶可以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抑制生长增殖和维持细胞极性,而这些都是该基因抑制肿瘤重要机制。虽然LKB1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和能量代谢,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KB1失活如何协调肿瘤进展与代谢之间关系仍未可知。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KrasG12D;Lkb1lox/lox小鼠模型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在肺部恶性腺瘤和鳞状细胞癌中,活性氧(ROS)水平存在差异。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CELL 华人科学家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氧化还原 国际学术期刊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受体c—Met在鼻咽癌(NPC)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NPC,15例慢性鼻咽炎症中HGF/c—Met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HGF、C—Met在慢性鼻咽粘膜炎症中,主要表达于柱状上皮细胞胞膜或细胞浆;在NPC中HGF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癌细胞有少量表达;c-Met表达于癌细胞,间质不袁达。HGF、C—Met蛋白在NP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39/55)、70.9%(50/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GF,c-Met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型无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GF/c—Met过度表达可能在鼻咽癌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起调节作用,c-Met基因异常表达与NPC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Met对于判断NPC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 c—Met癌基因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研究曲格列酮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影响。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经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具有时间依赖性增加,从0h1.82%上升到24h7.61%。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ABCA1也均随着曲格列酮作用时间增加而表达上调。结论:曲格列酮能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ABCAl PPARΓ AS
  • 简介:目的:在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过程中,我们发现Ringfingerprotein13(RNF13)具有促进细胞凋亡功能。我们拟研究沉默RNF13后细胞对Tunicamycin等引起细胞凋亡影响,以及RNF13对活性形式caspase3,XBP1(X-boxbindingprotein1剪切以及IRE1(Endoplasmicreticulumtonucleussignaling1)磷酸化影响以有助于了解RNF13促进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研究。方法:基因沉默RNF13,利用MTT方法研究RNF13沉默后对细胞增殖影响,RNF13基因沉默后对XBP1剪切影响,免疫印迹观察RNF13对IRE1磷酸化影响。结果:RNF13基因沉默效率在80%以上。RNF13基因沉默后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敲低RNF13细胞可抵抗衣霉素以及毒胡萝卜素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3是细胞凋亡关键蛋白。敲低RNF13后caspase-3活性形式明显降低(降低70%,P〈0.001)。在加入衣霉素引起内质网应激情况下,敲除RNF13细胞XBP1切割活性明显降低。敲除RNF13细胞中IREl磷酸化明显降低(降低90%,P〈0.001)。结论:RNF13通过IRE1-XBP1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RNF13 IRE1 XBP1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手托法对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处理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34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手托法组、常规组。手托法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法进行处理,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以及轻度窒息发生率。结果:手托法组1680例中无一例发生GER-A,常规组1780例中有6例发生GER-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托法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2.86%,常规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4.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法进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预防GER-A发生,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是有效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一种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 标签: 手托法 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已经在多种组织中发现,它能将O2-催化生成H2O2及O2。迄今为止,已经从哺乳动物体内分离出三种SOD:CuZnSOD(SOD1)、MnSOD(SOD2)及EC-S0D(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各自具有不同生化及分子特性。CuZnSOD(SOD1),是一类含有Cu及Zn原子二聚体,存在于特定细胞基质内,约占SOD总量90%。在胞质及周质中,SO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而在线粒体及质外,则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在保护脑、肺及其它组织氧化应激中,CuZnSOD被认为起着保护作用。运动神经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据称也与同源二聚体CuZnSOD错误折叠有关,已经报导,有多个CuZnSOD基因位点突变与ALS有关。本文将从基因结构、表达、调节及蛋白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对CuZnSOD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 REVIEW
  • 简介:目的:探讨佛波酯(PMA)与乏氧诱导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影响,构建适合RNA干扰(RNAi)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细胞分泌VEGF量,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细胞胞吞及细胞形态。结果:1MPMA处理细胞2h能明显上调B16-F10细胞中VEGF蛋白合成及分泌,与常规培养相比,细胞可增加50%VEGF水平。再经乏氧诱导48h,稳定释放到培养液里VEGF浓度大幅提高200%,范围在55-65pg/mL/h。结论:经PMA和乏氧诱导后,B16-F10细胞稳定VEGF分泌量与一定时间内分泌稳定性均表明适合作为RNAi体外细胞模型。初步RNAi结果表明,TKO/siRNA纳米粒与壳聚糖/siRNA纳米粒对于VEGF沉默效率达40%。

  • 标签: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MA诱导 乏氧诱导 RNAi模型
  • 简介:自然感染流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减轻或与针对特定流感病毒、并在感染发生前便存在CD8+T免疫细胞有关。在10月《自然-医学》上报告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以增强T细胞反应为目标而研发流感疫苗思路。

  • 标签: 流感病毒 自然感染 免疫细胞 医学 治疗 T细胞反应
  • 简介:食用含有极高浓度三聚氰胺饲料鸡所产蛋含有的这种有潜在毒性污染物浓度仍然没有超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规定上限。这是首个检查了三聚氰胺污染饲料对产蛋母鸡影响研究得出结论。它发表在了美国化学会《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双周刊上。

  • 标签: 产蛋母鸡 污染饲料 三聚氰胺 食品化学 杂志 农业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与正常HUVEC中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lncRNA芯片检测ox-LDL诱导损伤HUVEC与正常HUVEC中lncRNA及mRNA表达差异,筛选出HUVEC损伤相关lncRNA。结果:相对于正常HUVEC,在ox-LDL诱导损伤HUVEC中表达上调和下调超过2倍lncRNAs和mRNAs分别有139种和113种,上调和下调超过4倍lncRNAs和mRNAs分别有35种和28种。结论:与正常HUVEC比较,ox-LDL诱导损伤HUVEC中lncRNA表达谱显著变化,lncRNA可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芯片
  • 简介: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比如,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针对真皮层治疗药物,作为近年来新兴治疗药物,在有些治疗领域有着透皮给药需求。由于具有靶向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逐渐成为新研究热点。微针作为一种新型给药技术,不仅具有无痛、给药方便等优点,而且运用物理手段可大幅提高大分子甚至纳米药物透皮吸收及皮层靶向,能够避过胃肠道消化作用以及肝脏首过效用。将微针技术与生物大分子药物相结合,能够同时发挥两者优势,实现高靶向生物药物无痛给药。本文简述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以及生物大分子给药研究进展,对微针技术用于生物大分子及纳米药物透皮给药尝试研究做了介绍和总结,对存在技术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微针 生物大分子药物 纳米药物 透皮给药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在冠心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临床症状收集经冠脉造影显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50例,其中临床症状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中包含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0例)。同期收集对照组200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正常。ELISA方法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CD4^+CD28~-CX3CR1+T细胞表达含量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趋化因子CX3CL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相比较,不稳定型冠心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组(P〈0.05);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X3CL1表达水平高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血清中CX3CL1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血清中表达含量。冠心病患者CD4^+CD28~-CX3CR1+T细胞受体表达含量明显增高,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表达最高(P〈0.05)。结论:趋化因子CX3CL1可能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并且可能成为外周血中预测不稳定型斑块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冠心病 CX3CL1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Insulinsecretorygranules(ISGs),agroupofdistinguishingorganellesinpancreaticβcells,areresponsibleforthestorageandsecretionofinsulintomaintainbloodglucosehomeostasis.ThemolecularmechanismsofISGbiogenesis,maturation,transportation,andexocytosisarestilllargelyunknownbecausetheproteinsinvolvedinthesedistinctstepshavenotbeenfullyidentified.Subcellularfractionationby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hasbeensuccessfullyemployedtoanalyzetheproteomesofnumerousorganelles.However,useofthismethodtoelucidatetheISGproteomeislimitedbyco-fractionatedcontaminantsbecause1SGsareverydynamicandhaveabundantexchangesorcontactswithotherorganelles,suchastheGolgiapparatus,lysosomes,andendosomes.Inthisstudy,wedevelopedanewstrategyforidentifyingISGproteinsbyproteincorrelationprofiling(PCP)-basedproteomics,whichincludedISGpurificationbyOptiPrep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label-freequantitativeproteome,andidentificationofISGproteinsbycorrelatingfractionationprofilesbetweencandidatesandknownISGmarkers.Usingthisapproach,wewereabletoidentify81ISGproteins.Amongthem,TM9SF3,anine-transmembraneprotein,wasconsideredahighconfidenceISGcandidateproteinhighlightedinthePCPnetwork.FurtherbiochemicalandimmunofluorescenceassaysindicatedthatTMgSF3localizedinISGs,suggestingthatitisapotentialnewISGmarker.

  • 标签: INSULIN SECRETORY GRANULES (ISGs) PROTEOME LABEL-FREE
  • 简介: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对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150例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并结合低盐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患者睡眠障碍、高血压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障碍以及高血压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降低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松龄血脉康 1级高血压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在乳腺癌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及相应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例,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NMBC)83例,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MBC)107例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例中NDRG1表达,分析NDRG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间(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中NDRG1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表达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