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术后采取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直肠癌 护理 老年患者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胃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2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RTF)、CD3~+、CD4~+、CD8~+细胞水平,并于术前、术后2周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以及对照组术后2周RBP、PA、ALB、RTF、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CD8~+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d、术后2周观察组RBP、PA、ALB、RTF、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EORTCQLQ-C30功能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症状量表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免疫功能 营养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对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和自尊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真实、可靠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最终提高隆胸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接受假体法隆胸术患者共60例,在手术之前、术后6个月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状况和自尊状况测量评估,并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术前SF-36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SV)和精神健康(MH)两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术后6个月量表中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两项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Rosenberg自尊量袁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自尊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假体法隆胸手术能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隆胸手术患者自尊水平有积极显著影响。

  • 标签: 生命质量 自尊 隆胸术 SF-36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
  • 简介: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和饮食控制去卵巢肥胖大鼠心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和GSK-3β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将48只3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和去卵巢控食组.去卵巢运动组大鼠在去卵巢手术后第3周开始进行为期8周跑台运动训练,去卵巢控食组在去卵巢后第三周开始进行为期8周控食干预.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电子天平秤量大鼠心肌重量,用Westemblot方法检测心肌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和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去卵巢组大鼠体重、心肌重量显著增加,而心肌重量指数、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去卵巢组大鼠比较,去卵巢运动组大鼠在最后两周时体重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β-catenin、p-GSK-3β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去卵巢控食组大鼠体重、心肌重量、心肌重量指数和GSK-3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肌组织β-catenin、p-GSK-3β和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跑台运动和控食干均预均能激活去卵巢大鼠心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标签: 去卵巢大鼠 跑台运动 心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天然低密度脂蛋白(LDL)经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天然LDL核心脂肪酸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约占LDL总脂肪酸含量35-70%,所以容易发生自身氧化。oxLDL具有一系列生物学毒性作用,氧化修饰后LDL不能经LDL受体代谢,由清道夫受体识别、结合、内吞饮入细胞并逃逸正常胆固醇代谢途径,引起细胞内脂质沉积,泡沫样变。oxLDL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之一就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此细胞损伤机制进一步阐明将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 标签: OXLDL 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机制
  • 简介:最近报道称某些肉类蛋白质对你来说并不好,德州农工大学生态农业研究学院科学家发现,食用充足优质蛋白质对人类生长、发育和健康是至关重要

  • 标签: 优质蛋白 FOOD 生长 人类 健康 发育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肠淤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探讨淤血再灌注肠神经组织损伤机制,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采用阻断门静脉1h后开放方法建立大鼠小肠淤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只进行同样腹部手术操作但不夹闭门静脉,正常组不手术。6小时后取各组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然后处死动物,取距回盲部15厘米处肠管1厘米,采用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肠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小肠壁肠神经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组、对照组为正常肠道管壁结构,实验组肠壁各层有比较明显淤血、出血,小肠绒毛固有层水肿,黏膜上皮有脱落、坏死;实验组MAP-2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肠淤血再灌注可能导致肠道神经元数量减少,其机制可能与肠淤血再灌注造成自由基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肠淤血再灌注 MAP-2 SOD MDA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及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嗅鞘细胞.实验组采用嗅鞘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采用共培养液培养;对照组采用神经干细胞单独培养。观察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结果:共培养液培养4d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化情况没有差异。7d后,对照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GFAP阳性细胞绝对数和百分比明显高于4d时(P〈0.05):实验组GFAP和CNPase阳性细胞绝对数以及CNPase百分比较4d时显著增加(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培养液培养促进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嗅鞘细胞 共培养液培养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orexin-A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大鼠6只,观察MCAO前和MCAO后2h、24h生理学参数,界定后续指标参考时间。另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MCAO组、vehicle组、orexin.A50p,g/kg组和orexin.A100μg/kg组(n=5),于缺血再灌注24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脑梗死容积。再取60只大鼠同样分成4组,(各组n=15),每组在术前、手术后6h、24h(各时间点n=5)取脑组织匀浆离心,检测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e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大鼠MCAO术前、术后2h、24h生理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脑保护参考指标在MCAO后24h内不受影响。②与MCAO组、vehicle组相比,orexin—A50和100Ixg/kg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0.05)且梗死容积缩小(P〈0.05);术前、术后6h和术后24h,脑匀浆中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降低脑内自由基水平,控制脂质过氧化物酶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 标签: OREXIN-A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 简介:目的:随着人参药用和保健价值不断发掘,人参皂苷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关注,但有关人参皂苷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仍为空白领域,本实验旨在探明人参皂苷小鼠肠道菌群影响,以期为人参皂苷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有机溶剂法提取人参皂苷,将正常BALB/c小鼠按2mg/0.1kg人参皂苷进行连续灌胃饲养,分别在灌胃第10d和第13d无菌收集小鼠粪便,提取肠道细菌基因组总DNA,应用PCR-DGGE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菌群结构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并将感兴趣优势条带进行切胶、测序分析,获得序列在Gene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灌胃人参皂苷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荧光假单胞菌和丁酸梭菌数量明显增加。结论:人参皂苷使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天然的人参皂苷口服很难被直接吸收利用,因此推测人参皂苷可能以肠道菌群作为发挥生物学作用靶点,进而行使提高健康水平等保健功能。

  • 标签: 人参皂苷 肠道菌群 PCR-DGGE
  • 简介:目的:探讨昆布(海带)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中降血脂作用和机制。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应用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海带粉饲料喂养干预治疗。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经海带干预治疗后,动物血清TG、TC和LD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和肝组织MDA和NO水平显著低于、而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海带可能影响TG、TC、LDL和HDL等组分代谢,通过增强抗氧化SOD和GSH-PX活性,降低体内MDA和NO水平,发挥调节血脂水平作用。

  • 标签: 昆布(海带) 高脂血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receptor,AhR)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中表达变化情况及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2O2(100μM,200μM,300μM)处理HUVECs诱导内皮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blot检测HUVECs中AhR蛋白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不同浓度H2O2处理后,HUVECs均出现细胞衰老表现,Ah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HIF-1α以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以300μMH2O2处理组最为显著。结论:在过氧化氢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Ah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HIF-1α和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明显减少。

  • 标签: 芳香烃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衰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诊断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92例心理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初始沙盘特征进行编码,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估其社会功能程度,使用差异检验探讨不同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之间差异。结果:292例患者,在空白领域是否过大,沙盘是否存在分裂,是否存在无功能桥、船等其他工具以及是否具有隔离空间栅栏等维度上,社会功能缺陷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初始沙盘特征能够反映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 标签: 初始沙盘 社会功能 差异检验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ofventricularmyocardium,NVM)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疑似NVM患者进行多切面扫查。结果:9例患者均为左室受累。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左室内多发杂乱肌小梁和深陷小梁间隙(即隐窝)交织成"海绵"样网状结构,其中小梁间隙与心室腔相通,深陷隐窝内血流与心室腔相交通。非致密化心肌层与致密化心肌层厚度之比大于2。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重要手段,在无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可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本文介绍了医学生理信号特点,根据其特点设计出了针对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电路。该电路设计实现了基于16位高精度A/D转换芯片ADS8332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以基于Cortex-M3内核32位微控制器STM32F103RD作为采集控制芯片,该系统电路可以实现最多16个通道模拟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此电路设计充分利用了ADS8332高精度、低功耗、高采样速率特点以及片上集成功能,并配合了信号调理电路和相应抗干扰措施,因此保证了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 标签: ADS8332 生理信号采集 STM32 16位A D
  • 简介:目的:肿瘤多药耐药现象会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本研究通过制备抗肿瘤多药耐药靶向给药系统来逆转肿瘤耐药性以提升细胞药物敏感性,从而降低该现象癌症治疗阻碍。方法:本文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含姜黄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载体、以紫杉醇和磁性粒为核心抗肿瘤多药耐药纳米粒,使用透射电镜和动态粒径散射仪等纳米粒进行表征和磁响应性测试后,使用MTT法测定纳米粒肿瘤耐药细胞MCF-7/ADR抑制率以探究给药系统耐药逆转性能。结果:制备抗肿瘤多耐药纳米粒粒径为105nm左右,磁响应性良好。所制得载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为74.74%,载药率为12.40%。纳米粒可以通过磁场和生物素受体介导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粒子内化,以增加抗癌药物蓄积。与游离紫杉醇相比,逆转细胞耐药指数达8.5。结论:纳米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性同时,能够凭借协同作用和靶向作用较大程度提升药物耐药肿瘤细胞杀伤效果。

  • 标签: 纳米粒 抗肿瘤 靶向性 逆转耐药
  • 简介:目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粪便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样品,为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等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本研究试图建立高效、简便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在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粪便样品保存方法基础上,分别使用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保存川金丝猴粪便样品,比较了不同保存方法DNA提取效果,以及mtDNA控制区片段PCR扩增成功率和微卫星基因PCR扩增效率。结果: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一冷冻法三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粪便1周时间后,提取粪便DNA样本扩增mtDNA片段成功率均为92%,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9%、78%、80%;保存2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0%、76%和80%,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65%、61%、67%;保存6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56%、52%和64%,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40%、34%、46%。因此,随着保存时间增长,三种方法保存效率都将明显降低,但干燥.冷冻法得到DNA样本扩增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粪便样品能够为川金丝猴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干燥一冷冻法保存能够更为有效保证DNA提取和基因扩增效率。

  • 标签: 非损伤性技术 粪便样本 保存方法 线粒体DNA 微卫星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常用抗G^+致病菌抗生素种类效价情况,为抗G^+致病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2978个样本中分离到953株G^+致病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菌种鉴定及16种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953株G^+致病菌经鉴定属于11大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属是五类主要G^+致病菌,依次分别占总分离量30.3%、1713%、15.1%、9.8%和6.8%;在检测16种抗生素排在前五位G.致病菌平均效价最低五类抗生素是:青霉素(24.22%)、红霉素(26.22%)、头孢唑林(28.06%)、与链霉素(30.52%)和庆大霉素(31.06%)。而抗口致病菌整体效果最好是:螯合新泰林(93.72%)、万古霉素(82.62%)和四环素(78.68%)。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抗生素抗临床常见G^+致病菌效价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 标签: 抗生素 药物监测 耐药性 G^+致病菌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胆固醇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影响。方法:用常规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CHOL);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前后位正位总体(L1—4)、左侧髋部总体、股骨大转子区、股骨颈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结果:胆固醇与绝经前女性L1—4和Ward’s区骨密度呈负相关,与绝经后女性BMD无关,校正年龄和BMI后CHOL与绝经前、后女性BMD均无关。结论:胆固醇绝经前后女性骨密度可能无影响。

  • 标签: 胆固醇 绝经 女性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讨激活处理人未受精卵子和早期胚胎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影响。方法:收集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体外受精(IVF)以及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时未受精卵子(包括GV期、MⅠ期、MⅡ期卵母细胞),以及早期胚胎(2-cell、4-cell胚胎),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在未处理和进行激活处理后ATP含量。结果:1未处理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ATP含量分别为1.14±0.15、1.41±0.14、1.45±0.12、1.61±0.25、2.05±0.23pmol,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ATP含量分别为1.60±0.17、1.86±0.25、2.06±0.38、2.26±0.53、2.55±0.46pmol;2激活处理后GV期、MⅠ期卵子ATP含量显著性高于未处理组(P〈0.05)。结论:人GV期、MⅠ期、MⅡ期卵子和2-cell、4-cell期胚胎中ATP含量逐渐增加;经激活处理后,仅GV期、MⅠ期卵子ATP含量有显著性变化。

  • 标签: 未受精卵子 早期胚胎 卵子激活 ATP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