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在深入分析新、旧地形分幅及编号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地形编号算法模型、新地形幅范围解算模型以及新、旧地形编号转换算法模型。解决了地形编号的快速检索与幅范围解算等问题。

  • 标签: 地形图 地形图编号 地图分幅
  • 简介:高光谱影像包含有丰富的地物类别信息,但由于受分类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信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组合分类器由于可以实现各分类结果信息的互补,因而总有着较各单分类器效果更好的分类性能.将组合分类方法引入到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实践,并对组合的关键问题一组合规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混合组合规则的概念.实验表明,利用该组合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良好的处理结果.

  • 标签: 高光谱 分类 分类器 组合
  • 简介:《补天》是鲁迅依据“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和“海上神仙岛”的神话“新编”而成,但是如果将这些神话的“本事”与《补天》的文本进行对照性阅读,可以发现,鲁迅将“本事”的内陆空间改动成了海洋空间,添加了许多“海洋元素”,重构了神话故事。它涉及到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文明与内陆明的关系、海洋社会“先民”的来源等等信息。“海洋”因素是《补天》阐释鲁迅所言“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

  • 标签: 鲁迅 《补天》 海洋元素 "人和文学的缘起"
  • 简介:从中国福建沿海某一污染滩涂的沉积物筛选到一株具有较强拮抗水产病原菌的生防细菌LHB02。采用通用引物,对LHB02的16SrRNA片段进行扩增,获得1511bp的DNA系列,基于该DNA系列,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鉴定LHB02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对LHB02进行了抗菌试验、抗菌谱检测和发酵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LHB02对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等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其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KB培养基(蛋白胨20g,丙三醇10mL,K2HPO41.5g,MgSO4.7H2O1.5g,H2O1000mL);温度28°C,pH值7.0,培养时间36h,接种量1.5%。

  • 标签: 筛选 鉴定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活性 优化
  • 简介: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对Landsat8OLI多光谱影像进行基于光谱信息的土地利用监督分类;然后,对多波段进行主成分变换,提取第一主成分的主要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一起进行融合光谱和纹理信息的SVM和ANN影像监督分类.对比分析发现:对中原地区,SVM是Landsat8多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较优方法,尤其适用于农业用地信息提取;光谱分类即可达到较高精度,纹理信息对提高分类精度的作用十分有限.

  • 标签: 多光谱遥感 影像分类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纹理
  • 简介:“亚特兰特”海洋调查船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船之一。除在法国管辖海域进行海洋调查活动以外,还在世界各海区与有关国家合作,进行海洋科技调查。该船1996年4月22日至5月20日与我国国家海洋局一所、二所合

  • 标签: 海洋调查船 接收器 INMARSAT 兰特 海洋科技 工作水深
  • 简介:宁波至迟到汉代已为我国重要的海港城市,勇于探索海洋的宁波人千百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形成了数量可观且极具样本意义的海洋类文献.文章运用文献学研究法,调查存量,稽考源流,分类考述,为宁波、浙江乃至全国的海洋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丰厚的基础史料线索.

  • 标签: 宁波 古代 海洋文献
  • 简介:首先给出了GPS伪距单点定位的几种主要误差的改正模型: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地球自转改正、相对论效应改正等,然后采用双频伪距改正电离层延迟影响并利用IGS精密星历,通过算例来分析双频P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

  • 标签: 单点定位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精密星历
  • 简介:针对海底采样点较少时,监督学习训练分类模型困难的问题,研究无监督学习的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在多波束海底底质分类的应用。在探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构建海底底质分类器,针对分类器需预先输入分类结果种类(K值)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底质采样点和分类效果连续性为原则的K值确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的海底底质分类器能较好的实现海底底质类型的自动划分,适用于海量多波束底质特征参数的分类

  • 标签: 多波束测量 海底底质分类 特征参数 K-均值算法 聚类分析
  • 简介:国际海道测量组织是海道测量领域全球唯一的国际性、政府间、技术咨询组织,长期主导着标准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先后发布了多种出版物.研究了IHO出版物的分类、出版物主要内容,分析了IHO出版物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工作建议.

  • 标签: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出版物 出版物分类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小波高频特征系数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亚像素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将光谱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高频特征信号,然后借助接收操作特性曲线(ROC)和马氏距离投影寻踪求取一维最佳识别特征,最后通过高斯最大似然决策函数求解亚像素目标的存在概率.通过38种小波函数的高光谱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亚像素目标的识别效果较好.

  • 标签: 多尺度小波特征 接收操作特性曲线 投影寻踪 高斯最大似然决策函数
  • 简介:管线信息二维自动生成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巡检管理和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对管线点和管线段二维存储内容分别进行了设计,剖析了数据编码、纠错编码和最终序列构造3个二维生成的核心技术,重点讨论了数字模式下QR码数据码字的自动生成方法,并在ArcMap平台上编程实现了所选管线数据的批量二维自动生成,为满足地下管线日常巡检业务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地下管线 QR码 二维码 ARCMAP
  • 简介:基于相关矩阵特征向量的目标分解将地物回波复杂的散射过程分解成相互独立的三种单一散射分量:单向散射、双向散射和交叉散射,分别对应各自的目标相关矩阵.目标分解技术降低了散射回波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分析地物散射机理,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对荷兰Flevoland地区全极化数据进行分解,经过试验和相关性分析,选用7种数据形成多参数数据组合,对其进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同时进行常规三种极化加相位差的分类和基于复W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分类,逐像元计算混淆矩阵,分析对比三种分类结果的精度,试验表明:相对于常规数据组合分类,基于复Wishart分布的监督分类可以小幅度提高分类精度,而利用目标分解得到多参数组合数据进行分类则有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 全极化 目标分解 分类 精度
  • 简介:新版渔业用在数学基础的确定、表示的主要内容和生产方式上都发生了一定变化,针对新版渔业用的设计特点,介绍了其表示的主要内容、数据结构设计以及版面设计方法.

  • 标签: 渔业用图 数学基础 分幅 表示内容 数据结构 版面
  • 简介:侧扫纳最终的扫测结果是以声的形式呈现在使用者面前,而声与平时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照片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只能用灰度来反映物体的强与弱,所以在实际应用,大家感到最困难的是声的判读,特别是对刚接触侧扫声纳的使用人员来说,声判读更是一件棘手的事.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我们只要了解声图形成、结构和特点,掌握声判别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大家都可以成为一个判的高手.

  • 标签: 侧扫 图判别 声纳图
  • 简介:通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初始权值的方法,将GA算法与BP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应用于海底底质分类。基于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对海底基岩、砾石、砂、细砂和泥等底质类型的快速、准确识别。通过实验比较,GA-BP神经网络分类精度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底质分类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多波束测深系统 反向散射强度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的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的数据存在的较长的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的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的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本刊对论文的关键词和文后参考文献提出如下要求,请作者在投稿时参照标注,以避免增加编者与作者的修改补充事务,延误稿件发表的时间。

  • 标签: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著录 作者 论文 投稿
  • 简介: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9月11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确定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将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并投入运行,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务。

  • 标签: 定位服务 高精度 卫星定位 北斗 系统工程 研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