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嗜细胞手术病人护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前一周内密切临测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容量的扩充,术后维持2条静脉通路,密切临测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有无气朐的情况,注意腹膜后乳胶管引出液体的量、颜色、性质,以及切口渗血情况,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手术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麻醉技术,术前术后密切临测血压,调节病人的心态和情绪,积极的配合,是嗜细胞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嗜细胞瘤 手术切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患者睾丸肾上腺残余(TART)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探讨可能与TART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7例男性21-OHD患者,并收集其临床和血生化资料。利用Sanger测序方法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明确CYP21A2基因突变,并根据21羟化酶残余活性将患者分为Null组(酶活性完全丧失,3例)、A组(酶活性存留0~<1%,9例)、B组(酶活性存留1%~5%,7例)、C组(酶活性存留20%~50%,2例)和D组(携带尚未报道对应酶活性的罕见突变,6例)。双侧阴囊超声检查患者是否出现TART及其形态特征。结果21-OHD男性患者27例,年龄(17.4±9.3)岁。其中15例(15/27,55.6%)出现TART病变,以青少年患者最为多见,最小的仅4岁。超声下多为双侧低回声病变。合并TART的患者17α-羟孕酮(17-OHP)及孕酮水平均高于未合并TART的患者[17-OHP:199.6(62.1,232.7)nmol/L比7.4(3.2,105.0)nmol/L,P=0.003;孕酮:97.1(42.0,126.8)nmol/L比5.4(0.7,20.0)nmol/L,P=0.004]。TART的发生与基因型分组存在相关性,严重影响酶活性的Null组和A组患者,其出现TART的可能性高于轻微影响酶活性的B和C组(8/12比4/9,P=0.021)。结论TART在21-OHD患者中较为常见,其与17-OHP等激素水平及CYP21A2基因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多发生于病情控制不佳的21-OHD患者。21-OHD患者TART病变的早期筛查可能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上腺增生,先天性 21羟化酶缺陷症 睾丸肾上腺残余瘤 基因型 17α-羟孕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搜集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49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49例中,皮质腺瘤19例,肿瘤直径1.0~4.0cm,有包膜,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皮质腺癌4例,表现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匀、环状强化的肿块。嗜络细胞14例,单侧,良性,体大,平扫不均匀,实质强化明显,低密度区无强化。髓质脂肪4例,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区是其特征CT表现。转移5例,均为肺癌转移,多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较明显。畸胎3例,CT可见脂肪密度或钙化。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做出诊断是有可能的。对于体积较大的肾上腺肿瘤,还需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道岔是铁路线路联结和分歧的重要设备,因此对道岔的使用状态有更高的要求。由于道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偶发故障,文章关注了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只有做好了这部分的工作,才能够保证铁路线路的良好运行,做好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不仅能够提高铁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铁路事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展开分析,希望带来借鉴。

  • 标签: 铁路道岔 故障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肾上腺危象是在原发或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基础上发生的威胁生命的危急重症,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常常被误诊为急腹症、急性胃肠炎、休克、低血糖发作等疾病,导致治疗不及时。

  • 标签: 肾上腺危象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可课堂教学偶发事件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始料不及的、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任课老师如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好偶发事件,既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不影响当堂的教学工作。

  • 标签: 课堂 教学 有效 调控
  • 简介:摘要确诊为醛固酮及单侧肾上腺增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切除肾上腺醛固酮高分泌组织,改善预后。目前研究显示,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与肾上腺全切术治疗PA均可获得临床治愈,但术式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不同术式治疗不同PA亚型的疗效与安全性、术后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术后复发以及手术技术等情况,以寻找不同PA亚型的最佳手术方式,使患者获益最大。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肾上腺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观察组采用较后腹腔镜手术。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后引流管留置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肾上腺肿瘤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管留置以及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手术 开放式手术 肾上腺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阴蒂增大、阴毛增长的女性婴儿,睾酮和17α-羟孕酮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曾考虑21羟化酶缺陷症。就诊初始氢化可的松治疗睾酮部分下降,但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示睾酮未被抑制,21羟化酶缺陷症基因检测阴性,肾上腺B超及CT显示右侧肾上腺占位。后行手术切除肾上腺占位,睾酮降至正常。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雄激素分泌腺瘤。此后规律随诊8年,睾酮一直稳定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希望通过本例加强临床医师对肾上腺雄激素分泌腺瘤的认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雄激素增多症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 21羟化酶缺陷症
  • 简介:摘要患者为18岁女性,主因"原发性闭经,发现肾上腺占位1个月"入院。患者11岁出现乳房发育,13岁出现阴毛及腋毛生长,但无月经来潮,外院曾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无效;16岁时自觉脸变圆,毛发增多。辅助检查提示血孕酮、硫酸脱氢表雄酮、睾酮、皮质醇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低,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肾上腺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肾上腺区占位。考虑肾上腺多功能内分泌腺瘤可能性大,于全麻下行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肾上腺皮质腺瘤。术后患者食欲减退、皮肤蜕皮,术后1个月出现月经初潮,复查血孕酮、硫酸脱氢表雄酮、睾酮、皮质醇水平下降。

  • 标签: 原发性闭经 肾上腺皮质腺瘤
  • 简介:摘要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LAA)是一种基于腹腔镜经腹肾上腺切除术的术式,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小体积病变。本文回顾性分析接受LAA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现影像学复发征象。LAA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术中解剖层次清晰,空间操作性好,术后并发症低,为小体积肾上腺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微创 肾上腺切除术 解剖学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患者男,33岁,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意外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并行手术切除。随后再次意外发现左侧肾上腺2个占位,手术切除较大占位。随访过程中发现左肾上腺未切除占位增长快速。仔细追问病史,患者生长速度加快时间早,14岁后身高无增加,终身高偏矮(165 cm),提示存在性早熟可能性大,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可能。患者病程中血压不高,完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17α羟孕酮、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基因检测等检查最终明确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的诊断。在肾上腺意外患者中,需警惕不典型CAH的可能。对于CAH相关肾上腺占位,无需手术,予糖皮质激素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肿瘤生长。此外,男性CAH患者易合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需评估患者性腺轴功能及阴囊B超,以便及时干预。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肾上腺疾病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47例肾上腺疾病患者,对其治疗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4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上腺疾病患者中,单纯切除肾上腺肿瘤者22例,肾上腺部分切除17例,全部切除6例,转开放手术2例。手术时间(1~3)h,平均2h,术中出血约(60~100)ml,平均80ml左右,未见输血病例。47例患者中,切口处脂肪液化局部感染导致伤口延迟愈合者3例,局部皮下气肿者5例,局部皮下瘀斑者4例。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其中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1年后原位复发,需再次手术;1例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后1年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肾上腺疾病不仅微创,而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上腺手术 腹腔镜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AVS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检查并行双侧AVS。其中46例在双侧AVS前由专业工程师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30例未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在位率、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76例患者中,男、女各38例,平均年龄45(25~57)岁。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右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率(78%比43%)和AVS成功率(83%比53%)均较高,术中造影剂用量[M(Q1,Q3)为28(16,51)比78(59,89) ml]较低,采血所用时间[M(Q1,Q3)为44(22,61)比70(66,88) min]较短(均P<0.05)。与非三维可视化组相比,三维可视化组左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导管在位率由97%提高至98%,AVS成功率由97%升至98%,采血时间及造影剂用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中,仅非三维可视化组有1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结论AVS前将肾上腺薄层增强CT的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可提高右侧AVS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并缩短AVS的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三维可视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本组6例实施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皮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后腹腔镜 上腺肿瘤 围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自行研发"目标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式(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INR-17010896),选择性应用于102例患者。男54例,女48例。年龄24~72岁,平均45.6岁。肾上腺皮质腺瘤76例,嗜铬细胞12例,囊肿6例,髓质脂肪4例,神经节细胞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左侧47例,右侧51例,双侧4例。肿瘤直径0.5~5.8 cm,平均2.8 cm。术中先用超声引导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肾上腺肿瘤或肾上极表面,并用美蓝标记穿刺径路。将一个12 mm套管针(Trocar)穿至后腹腔间隙,利用带操作孔的腹腔镜直视下沿人工标记分离形成一条"隧道"直达或接近目标器官,再沿目标器官分离形成空间,完成手术。术中根据目标器官的具体情况,可个性化设计操作间隙。结果10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49(31~1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8(0~260)ml。10例用一个穿刺孔完成手术,81例用2个穿刺孔完成手术,11例用3个穿刺孔完成手术,平均每例穿刺孔数为2.0个。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2~7 d,平均4.1 d。术后98例获随访1~38个月(平均16.5个月),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目标性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个性化设计术野,可以减少穿刺孔数,减少腹壁创伤;也可减少后腹腔内组织的分离损伤及并发症。并且可增加美容效果。

  • 标签: 肾上腺切除术 后腹腔镜手术 腹膜后腔 单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