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专家陈东琪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有“走廊现象”。经济增长走廊:GDP增长率为7%-10%,中值为8.5%左右;物价走廊:物价上涨率为1%-5%,中值为5%左右;货币走廊: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率为12%-20%,中值为15%左右。如果我国经济处在“走廊”内靠近中值运行,经济形势就比较好。

  • 标签: 中国 经济决策 经济增长率 经济结构
  • 简介: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央政府拿出4万亿元的投资大单后,各地政府迅速行动,纷纷跟进,各自绘出了发展经济的蓝图。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各级政府计划投入的资金总和,已经超过20万亿元。

  • 标签: 民主决策 中国经济增长 中央政府 全球金融 政府计划
  • 简介:学者在公共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呈上升趋势,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中,学者分别扮演议程设置的塑造者、政策方案的设计者、政策采纳的“决策者”、政策执行的协助者和政策评估的“评议者”角色。学者参与决策过程必须基于自身的专业化,系统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及科学逻辑的研究方法,才能在政策和社会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决策过程 学者 政策研究
  • 简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即政协协商是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政协协商有利于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提供科学的政策方案,实现全过程的民主监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适应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需要在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程序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推进我国的民主决策

  • 标签: 民主决策 政协协商 制度建设
  • 简介: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有关外交决策认知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心理学理论中的“受害者心理”,并以1959—1962年中印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阐释外交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在“受害者心理”支配下的信息解读、形势评估以及方案选择。当中印领土争端凸显后,印度决策者的信息解读无视中国方面的善意信号与和解姿态,甚至一味夸大其敌意和威胁;与此同时,印度决策者高估己方立场和主张的合理性,并据此选择行动方案。印度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的重大偏差,是“受害者心理”影响外交决策的消极后果,是中印边界纠纷升级为边境战争的症结所在。

  • 标签: “受害者心理” 外交决策 中印领土争端 印度对华决策
  • 简介:1958年炮击金门尽管有一定的政治含义,但首先是一场军事行动,这项军事计划形成的重要动力和首要目的是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基本安全。它是解放军1954年制定的夺取东南沿海蒋占岛屿之军事计划的一个部分,是1954年春季即逐步展开的军事行动在特殊国内外环境下的继续。这项军事计划从形成、调整到贯彻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当然,毛泽东本人的个性和有关的认知、1958年中国对外政策激进化等其他因素对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中国政治与外交 两岸关系 中美关系 炮击金门 决策
  • 简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开启了积极的改革议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公民社会组织纳入决策,这标志着东盟早期封闭式地区治理方式的转变。本文着重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决策发展及其政治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的东盟合法性危机以及改革议程;其次,本文就本地区寻求参与地区决策的团体做了描述;第三,本文分析了东盟纳入公民社会组织的局限,指出尽管东盟宣扬“以人为本”,然而,事实上,东盟拉拢与其改革议程一致的团体,排挤不一致的团体。

  • 标签: 地区主义 东盟 公民社会组织 决策参与
  • 简介:关于科技决策与科技管理的几点思考张永谦,田雨会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而要使高技术的产业化卓有成效,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笔者在从事决策案例研究时,注意到发达国家在关于重大技术工程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引发了一...

  • 标签: 科技管理 科技决策 高技术产业 科学家 技术思想 政治家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末,王缉思教授曾就中国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评论道:“研究客体即中国外交,尤其是其决策过程及运作过程,原始资料匮乏,难以对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这与对西方国家外交政策进行研究不可同日而语。”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很难说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前苏联以及中国和美国外交档案的解密工作都有所进展,为类似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最近十年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内“百花齐放”,译介、学习、论说、反思的重要时期。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决策 冷战时期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决策过程 90年代
  • 简介:2004年11月27日,"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宇宙"饭店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党的组织和政治发展;修改党章,"统一俄罗斯"党议会党团2004年工作总结;研究党关于加强俄罗斯社会的统一和团结的纲领;讨论党在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的任务.普京总统给大会发了贺信,对"统一俄罗斯"党的活动作了高度评价.

  • 标签: “统一俄罗斯”党 党的组织 地方选举 普京总统 党章 政治发展
  • 简介:警校毕业后,我先是被分到派出所,走访群众,调解纠纷;接着又调到刑警大队,侦破案件,调查讯问;再到交警大队,指挥交通,查处违章;最后又至看守所,管理在押人员。一路走来三十几年,我也算精通了十八般武艺,而其中最让我看重的技能,却是口语表达能力。我觉得,无论是在哪个单位,你都要与人打交道。只要你能说会道,无论哪项工作,都会干得得心应手。因此,优

  • 标签: 口语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重要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演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去年以来,国际社会的各种多边或双边活动,如达沃斯论坛、G8+5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外领导人会晤等,都把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能力 达沃斯论坛 经济领域 国际政治 双边活动
  • 简介: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父母的职业相关行为对这一中介作用有影响。基于23所高校的292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父母职业支持度越高,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越大;(2)父母职业干预程度越强,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更小;(3)父母职业冷淡程度越强,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越小。

  • 标签: 主动性人格 职业自我效能感 职业决策困难 父母职业相关行为
  • 简介:市场、政府与社会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处理好三者的平衡,防止某一特定部分的优势扭曲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保证市场经济体系乃至国家制度良性运转的前提,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

  • 标签: 治理能力 国家制度 “镀金时代” 市场经济体系 转型期 美国
  • 简介:国家能力在民主巩固进程中的角色是双向的。国家能力保障了引导人们行为的规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从而提供了民主巩固所必需的秩序。有效的国家能力保证了公民的意志和要求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改变,从而保证了民主政体本身的回应性。但是,以强制力为前提的国家能力所具有的扩张性,方便了国家代理人攫取个人私利和操纵政治过程,从而引发了民主倒退。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增加了国家负担,降低了国家行为的有效性,这种依附关系也破坏了民主巩固的社会基础,对民主巩固产生了负面作用。

  • 标签: 民主巩固 国家能力 秩序与回应 扩张与依附
  • 简介:在我国今年初发生的罕见冰雪灾害中,郴州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抗灾胜利后,对灾害的反思也在全市各个层面展开。基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和郴州独特的地理特征,极端性气候事件可能经常“光顾”,防灾抗灾救灾将成为我们常备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灾害的研究和防范,从根本上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 标签: 防灾能力 抗灾救灾 地理特征 全球变暖 抗灾能力 灾害
  • 简介:人民法院的纪检监察部门是实行监察工作的专门机构,是党和国家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司法公正、司法高效的有效保障,是人民法院正确审判和执行要案的'金色盾牌'。机关纪委监察工作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重点在于为人民服务、为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而努力。要做到这一点,机关纪检必须立足于教育,加强防范意识,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对法院内部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调查处理,发挥其监视制约、惩办防范、支持维护等职能,实现维护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本文从机关纪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机关纪检工作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提高 机关纪检 工作能力
  • 简介:2017年,加拿大皇家骑警警官米歇尔·富尼切利与康克迪尔大学教授让·罗奇·劳伦斯共同发表论文,就预审员人格特质和能力进行了研究。现将部分内容摘译如下。讯问犯罪嫌疑人是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时,这是执法人员唯一可以利用的调查渠道,以解决物证缺乏、物证已消灭或已被毁坏的案件。1972年,安大略省最高法院的法官埃德森·海恩斯说:"这类案件并不少见。在许多情况下。

  • 标签: 能力分析 人格特质 预审 犯罪嫌疑人 发表论文 大学教授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书法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书法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开设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所遇到的问题和如何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三方面介绍在书法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书法技巧,同时还能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 标签: 书法教育 创新能力 文化艺术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