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法国殖民者便宣告完全侵占了越南,越南全国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然而,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仍然此起彼伏。在南部,爆发了张定领导的抗法运动;在中部,潘廷逢高举抗法斗争的义旗;在北部,有黄廷京、刘奇、阮光璧、提南等人领导的起义崛起。继提南之后,黄花探领导的抗法斗争持续达25

  • 标签: 法军 安世 谅山 殖民当局 潘佩珠 开发进程
  • 简介:苏联'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对国家政权体制和机构进行了全面'改建'。他解散内阁,成立了由苏联总统和各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组成的苏联国务委员会作为联盟最高行政机构;规定国防、外交、内务、安全等重要部门由总统和国务委员会领导;成立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以协调国民经济管理、经济改革和社会政策。与此同时,对各部门的领导人进行了大换班,新任命的领导人多系'激进派'人物,是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的亲信或在'8·19'事件中'有功'的人。现将跨共和国经济委员会和国防、外交、内务、安全等部门的新任重要领导人介绍如下:

  • 标签: 国务委员会 国民经济管理 部长会议主席 经济改革 苏共中央 军事学院
  • 简介:引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的华人组织机构激增。在菲律宾,1981年116个华人宗亲团体中有72个是1945年以后建立的;1976年172个同乡会中有138个是战后组成的。造成组织机构激增的某些因素是海外华人社会的日益繁荣和文化危机意识。虽然繁荣为建立和维持组织提供了财力,但这些组织也被看成是凝聚和文化灌输的工具。菲律宾的情况正是如此。但不同的是在这类组织的激增中依然存在着拥有全社会网络的“护侨组织”。1954年以来这些组织中最主要,最有权威的是非华商联合会总会(“商总”),它不仅是个工商业社团的联合组织,而且被认为是菲律宾华人利益和经济权力最集中的代表。商总拥有的团体会员包括全菲从东北部的吕宋到西南隅的棉兰老的55个商会和85个分会,它的存在赋予菲律宾华人社会一种具有凝聚

  • 标签: 华人社会 组织机构 商总 菲华社会 团体会员 文化危机
  • 简介:本文所指的领导者,概括而言,称为"事业系统"的领导者,泛指各种事业和层次的领导者,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领导者.

  • 标签: 形势 领导者 人才观 事业系统
  • 简介:普京上台后迅速制定了,强调俄对外政策基础是"务实、经济效益、国家利益",俄外交最迫切的任务是为国家经济振兴服务.根据这一构想,俄对阿以冲突政策的基本点为:1.确保稳定的南部边界;2.拥有政治上的发言权;3.继续谋求广泛的经济利益,施加有力的经济影响.普京执政以来,俄对阿以冲突政策表现出延续性、实用性、无奈性、隐蔽性、协调性的特点.

  • 标签: 阿以冲突 俄罗斯 外交政策 经济利益 普京
  • 简介:在1987年自民党第21届总裁选举中,竹下登、安倍晋太郎和宫泽喜一三名候选人曾展开一番激烈争夺。由于胜负难分,三人同意无条件地听从中曾根的指定。10月20日中曾根正式指定竹下登为下届总裁。11月6日竹下登当选为日本第74届内阁总理大臣,并组成竹下登新内阁。自民党总裁选举之后,自民党三位领导人即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也进行了调整。现将竹下登内阁成员及调整后的自民党三位领导人简历介绍如下:内阁总理大臣:竹下登,1924年2月26日生。岛根县人。1947年早稻田大学商科毕业。曾任教员,岛根县青年团团长。1951年后,两次当选县议员,并曾任自民党青年局局长、通产省政务次官、内

  • 标签: 内阁成员 安倍晋太郎 自民党总裁 政务次官 内阁总理大臣 内阁官房
  • 简介:时间1997年11月25日地点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参加成员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川·立派、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香港行政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中国台北代表辜振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金融危机 亚洲价值观 亚太地区
  • 简介:随着德国统一步伐的不断加快,美、欧国家领导人和报刊纷纷发表讲话和文章,评论德国统一的前景及其影响。现将有关德国统一对欧洲格局和欧共体影响的言论摘编如下:一、对欧洲格局的影响两德统一将打破欧洲的'平衡'与'均势',意味着欧洲战后秩序的'崩溃',欧洲的政治格局将出现'根本性'变化。随着苏美相继撤军,两个联盟的'消除',欧洲将逐渐从'大西洋体系'过渡到'欧陆式体系'。德国将变成一个'超级大国',在这个'大欧洲'中占有'中心位置',从而使欧洲变成一个'德国化的欧洲'。(一)两德统一将打破欧洲的'平衡'与'均势'。

  • 标签: 德国人 国家领导人 两德统一 论德国 外长会议 撒切尔夫人
  • 简介:时间:1998年17至18日。地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会议内容:加强国际合作,制止东亚金融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恢复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自由化 国际金融体制 经济增长 贸易投资自由化
  • 简介:货币危机以后,亚洲经济陷入了极度的萧条,至1999年才出现了复苏的兆头。但是,如果更具体地看近来的恢复情况,便可知道并没有达到个人消费及设备投资等民用主导的经济恢复。为了巩固目前的经济恢复成果,也有必要尽早谋求民用需求的恢复。

  • 标签: 亚洲各国 经济发展 货币危机 结构改革 不良债权问题 金融政策
  • 简介:序言菲律宾经济目前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为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从1994年1月开始逐步降低关税。这样,东盟区域内的关税在十五年、早则十年之内便可降低至5%以下,东盟将成为自由贸易区。六十年代,菲律宾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实行了工业化,但到了九十年代,昔日的雄姿已

  • 标签: 菲律宾经济 制造业 马科斯政权 东盟自由贸易区 利益结构 八十年代
  • 简介:<正>工业部门结构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个国家而言,工业部门结构的状况,反映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方向;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是工业高速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就整个地区而言,工业部门结构的状况,反映该地区各工业部门之间可能的经济技术联系;合理的地区工业部门结构是发展各国之间工业合作、促进各国工业协调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对南亚国家和整个地区的工业部门结构作一探讨,有利于了解南亚同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有利于认识南亚地区工业合作的潜力和前景。

  • 标签: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制造业 工业部门结构 斯里兰卡 产品加工
  • 简介:就经济状况而言,印尼1971—1985年期间由两个不同阶段组成。第一阶段1971—1980年以快速的经济增长为特征,而1980—1985年则是一个经济增长相对缓慢时期。在第一阶段,农业产量特别是水稻生产按国际标准说增长快速,教育获得很大优先权。与总发展开支年增长率19%相比较,实际教育发展经费每年约增长24%。在第二阶段,实际发展开支增长率降至9%,这主要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影响政府对各经济部门的投资。

  • 标签: 就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世界石油价格 劳动力比重 农业部门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近来欧元汇率大幅回升,人们十分关注影响欧元汇率稳定的因素。本文认为欧元的稳定性存在汇率稳定和结构稳定两个方面,其中结构稳定尤为重要,决定着欧元能否长期存在。且影响汇率的稳定。本文构建动态评价体系,评估了欧元问世以来的结构稳定状况,并得出2003年之前欧元结构稳定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 标签: 欧元 结构稳定性 评估
  • 简介:论未来世界格局的网状结构邓昌雄冷战结束后,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转型时期。所谓世界格局的转型实质上就是世界权力结构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本文试从分析世界格局的结构状态这一视角,就未来世界格局的网状结...

  • 标签: 世界格局 网状结构 国家利益 权力结构体系 国际社会 发展趋势
  • 简介:<正>去年以来,随着日本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盈余的再度上升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不景气,美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复趋紧张。布什总统今年初的亚洲之行不但没有缓解这种紧张,反而使日本的“嫌美”情绪由小心翼翼变得公开表露,高层人物屡屡失言;美国的反日情绪也高涨起来,一些地方发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对日政策成为大选年的争论焦点之一。美日经济摩擦由来已久,不断深化,成为影响两国间经济甚至政治合作关系的一大症结。本文试图对美日两国经济摩擦的结构性原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一、美日企业体制的重大差别日本的系列企业体制正日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象征而受到欧美国家的指责。所谓系列企业即企业集团,包括综合型(或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前者指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多以银行为主体,拥有较大的贸易公司,主要有六大集团:源于战前旧财阀的三井、三菱、住友集团和新兴的芙蓉、第一劝业、三和集团,也有人称之为金融系列。垂直型系列以39家重要的制造业公司为主,每一家下面都有若干从属公司,自成体系,如日本钢铁、日立、丰田等系列,也有人将这样的系列称之为生产系列。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企业集团,但家族色彩更浓。系列企业共同的特征是:交叉持股、长期联系,广泛的内部商业往来。与美国的企业集团相比,日本系列企业有三大特点:

  • 标签: 企业集团 经济摩擦 结构性原因 日本企业 国际收支 贸易收支
  • 简介:长期以来,外贸在远东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辅助作用,同国外市场的贸易联系仅仅补充了地区之间的交流,同时远东的出口额已超过了其他一些大经济区,远东的个别出口品种在国家创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0年代后期,原木出口占全苏木材出口的40%左右,鱼占26.5%,鱼罐头占22.3%,但外贸对远东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直至90年代初期,远东经济的出口定向仍保持在以对本地区原材料部门的粗放性发展集中投资为基础,这有利于出口的稳定增长.

  • 标签: 俄罗斯远东 外贸易 滨海边疆区 外资企业 哈巴罗夫斯克 远东地区
  • 简介: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基本上沿袭了明中叶以来海澄月港请给商引贩贸东西二洋的传统,因而在海外贸易的结构上,仍可以东、西二洋来划分。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海内外形势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易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就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市场结构,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来探讨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易结构的发展演变进程。

  • 标签: 海外贸易 商品结构 市场结构 英国东印度公司 商引 明中叶
  • 简介:1994年11月9~22日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前后,江泽民主席相继访问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这是江主席对上述4国的首次访问,访问期间同4同领导人分别举行了会谈,并与越南签署了联合公报及双边合作文件。4国政府和人民非常重视和热烈欢迎江主席的访问。现将该4国领导人及其新闻舆论界对此次访问的重大意义和成果等有关言论摘编如下:

  • 标签: 江泽民主席 双边合作 两国关系 新闻媒介 国际问题 世界事务